森林破碎化论文-朱若柠,沈文娟,张亚丽,李明诗

森林破碎化论文-朱若柠,沈文娟,张亚丽,李明诗

导读:本文包含了森林破碎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森林植被,森林破碎化,森林经营,生物多样性

森林破碎化论文文献综述

朱若柠,沈文娟,张亚丽,李明诗[1](2019)在《基于时间序列MODIS-VCF数据的云南省森林覆盖变化及破碎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云南省2000—2016年森林分布及森林破碎化模式,评估现行森林经营政策的有效性,总结有关森林经营政策执行的经验和教训。【方法】以250 m分辨率MODIS-VCF(vegetation continuous fields,植被连续场)产品及其衍生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利用单一像元位置上森林覆盖随时间的变化而拟合趋势线,通过对斜率、截距及该像元位置上森林覆盖率的方差进行阈值化操作,判定该像元上森林变化类型。在此基础上,利用3×3移动窗口分析技术提取窗口内森林面密度及森林连接度指数,并借助渗透理论将窗口中心森林像元归并为内部、孔洞、边缘、斑块、过渡或未确定等破碎化类型之一。最后,将典型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动态与森林破碎化成分进行了关联性分析。【结果】2000—2016年,云南省森林面积呈波动增加态势,其中森林持续覆盖增加的区域占云南省总面积的比例约为30.57%。高覆盖变化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南部,低覆盖变化分布在北部、东部和中部。分析研究期内森林破碎化成分的占比发现:内部森林所占面积比例由2000年的50.03%增长到2006年的57.32%,再略降到2011年的56.33%,最后升到2016年的63.32%;孔洞森林面积占比则由29.41%下降到2006年的27.81%,2011年小幅升至28.36%,再降到2016年的24.54%。边缘森林、斑块森林、过渡森林也与孔洞森林的变化趋势一致,基本上呈现逐渐下降的态势。【结论】在退耕还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政策推动下,云南省森林面积整体增加,森林破碎化程度降低。2006—2011年森林覆盖略微减少,热点地区森林破碎化程度增加,这同时影响到区域野生动物的数量下降和分布趋于紧缩。(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杨智奇,董金玮,徐新良,赵国松,陈炜[2](2018)在《黄土高原森林破碎化的基本特征与时空格局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价黄土高原森林破碎化程度和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效,本文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7期(1980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08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森林破碎化模型分析了黄土高原35年的森林面积和森林破碎化程度的基本特征和时空格局,并在区域尺度及县级尺度分析了森林破碎化的变化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的森林面积比例呈现"先减后增"的变化特点;森林破碎化程度总体随时间呈现"先加剧后减缓"的演化特征;在空间格局上,森林破碎化呈现"斑块森林为主导,内部森林分布集中"的特点;在区域尺度上,水土流失较轻、自然条件较好的土石山区和河谷平原区的森林破碎化程度和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更加明显;在县级尺度上,陕西和内蒙古的破碎化程度相对较大,山西的森林破碎化程度相对较低。总体来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后,黄土高原森林面积显着提高,森林破碎化程度有效缓解,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对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资源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魏莉莉,寇卫利,向兰兰,梁昌献[3](2018)在《西双版纳热带森林景观破碎化地形差异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西双版纳2015年Landsat 8 OLI和DEM为基础研究数据,采用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经试验对比分析筛选出了森林提取的最佳指数,运用多种景观指数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在海拔、坡向及坡度的破碎化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NDVI为指标,能够有效提取热带森林的空间分布(精度为95.66%);2015年西双版纳的森林盖度为77.8%,森林面积在海拔及坡度上呈现出正偏态分布,在坡向上分布较为均匀;森林景观在地形上的破碎化程度差异性较大。海拔低于500 m及平坡处的森林破碎化程度最为严重;随着海拔的上升及坡度的增加,PD值不断下降、AI值持续上升,森林破碎化程度逐渐降低。坡向上以北坡向的PD值最高、AI值最低,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坡向。(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龙贺兴,时卫平,刘金龙[4](2018)在《中国森林破碎化及其化解研究综述及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森林面积增长举世瞩目,但森林破碎化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化解森林破碎化问题尚未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充分关注,研究储备难以支撑中国森林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管理政策实践。文中在综述中国森林破碎化驱动力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发展、森林景观恢复、森林治理3个视角综述化解森林破碎化的相关措施,并基于奥斯特罗姆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提出森林破碎化化解框架,指出中国森林破碎化研究的基本路径和未来展望。现有社会经济发展、森林景观恢复、森林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在如何解决森林破碎化问题上渐趋融合,认识到单纯从生态系统或者社会系统出发的解决方案收效有限,需要将森林破碎化问题置于社会生态系统中进行考虑,探索化解森林破碎化的综合方法。森林破碎化化解框架为揭示森林破碎化的化解因素、作用机制和效果评估提供了分析工具,需要挖掘和整理中国在化解森林破碎化方面积累的实践经验,识别影响森林破碎化的关键因素,理清它们与森林破碎化之间的作用机制,明晰它们的综合作用如何影响了中国森林破碎化和森林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方向。(本文来源于《世界林业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李慧颖,李晓燕,于皓,王宗明,任春颖[5](2018)在《基于多源遥感信息的过去40年间吉林省长吉示范区森林面积损失与景观破碎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吉林省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中心,是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和吉林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区域。由于农业活动和城市化等的影响,长吉示范区的森林经历了大面积减少和剧烈的破碎化过程。本研究以多源遥感影像Landsat MSS/TM/ETM+、ZY-3为数据源,应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获取5期森林景观和其他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数据,分析了1976年~2015年期间长吉示范区森林景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过去的近40年里,长吉示范区森林面积减少了20875hm2(减少了22.9%);示范区各森林景观指数的变化表明该区森林景观优势度、聚集度急剧降低,景观破碎度持续加剧。过去的40年间,耕地开垦占用森林面积为26474hm2,占森林景观向其他景观类型转化总面积的92.1%;居住地、采矿场、交通用地和工业用地占用森林面积分别为1069hm2、423hm2、360hm2和180hm2。森林景观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表明,人为干扰是导致研究区森林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自然因素对森林景观变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森林景观动态和驱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文中提出了长吉示范区森林保护的建议,为区域生态保护与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借鉴。(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8年02期)

陈立军,肖治术[6](2017)在《都江堰亚热带森林中不同生物类群对生境破碎化的响应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境破碎化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生境破碎化形成的斑块特征(包括面积、海拔、隔离度和演替时间)对不同生物类群的影响机制也不同。本研究以四川都江堰地区亚热带森林中鸟类,小型兽类和植物为研究对象,拟揭示人为引起的生境破碎化对不同生物类群的影响机制。2012—2017年期间,所有25个斑块共记录鸟类86种(繁殖鸟类49种),木本植物100种,小型兽类10种。斑块特征与丰富度的分(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0-27)

李瑶,肖向明,李香萍,马俊,陈帮乾[7](2017)在《中国森林破碎化多尺度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0年50 m空间分辨率森林分布图,我们利用森林破碎化模型制作了中国森林6个不同破碎化类型(内部森林、孔洞森林、边缘森林、斑块森林、过渡森林和未确定森林)的空间分布图。然后结合2010年中国行政区划图,对比分析了不同尺度行政区域的森林破碎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国家尺度上,斑块森林的比例最大(49.05%),内部森林的比例最小(3.40%);在区域尺度上,东北地区森林破碎化程度最低,西南地区森林破碎化程度次之,华北平原、华中地区、山东半岛、黄淮海平原的森林破碎化程度最高;在省级尺度上,上海市森林破碎化程度最高,天津市次之,云南省及黑龙江省森林破碎化程度较低;在县级尺度上,陕西省所属的县森林破碎化程度最低。由此可知,总体上我国森林破碎化情况较为严重,但不同森林破碎化类型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可为各级林业部门管理森林资源以及优化林业生产和森林空间格局中提供数据支持,提高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7年04期)

杨沅志,薛冬冬,张浩,徐正春,唐光大[8](2016)在《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森林景观破碎化的动态演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综合分析城市森林景观破碎化的动态演变趋势,为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城市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森林城市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广东省惠州市1990、2000、2010年Landsat TM/ETM+卫星影像,采用景观格局数量分析和转移矩阵从中心区、近郊区和远郊区3个梯度分析城市森林景观破碎化动态特征及演变。【结果】惠州市城市中心区斑块密度由1990年的0.08个·hm~(-2)增加到2010年的0.25个·hm~(-2),平均斑块面积由11.81 hm~2下降到3.92 hm~2;近郊区的斑块密度和平均斑块面积也呈相似的变化趋势,但2000—2010年间的变化相对较小,说明破碎化斑块逐步缩小;在远郊区,景观破碎化趋势较为缓慢,斑块密度由0.18个·hm~(-2)增加到0.30个·hm~(-2),再降至0.11个·hm~(-2),平均斑块面积由9.12 hm~2减小至3.51 hm~2。在1990—2000年期间,城市无序和快速的扩张,城市绿地的斑块数量增多,面积减小;但在2000—2010年期间,通过城市公园、人工荒山绿化、生态修复等人工绿地的有序建设,城市绿地斑块面积逐渐增大,斑块整合逐渐加强,景观破碎化程度逐步降低,表现出典型的逆破碎化趋势。【结论】人为有序和有规划的生态修复和重建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森林景观状态,提高城市森林覆盖率。(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赵清建,顾海峰,严川,曹科,张知彬[9](2016)在《森林破碎化对鼠类—种子互作网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碎片化严重威胁生态系统的健康,导致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降低。鼠类和森林种子是一类重要的互作网络,在生物多样性维持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关森林斑块大小及演替阶段对鼠类—种子互作网络的影响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以都江堰地区亚热带森林鼠类—种子互作系统为例,选取15个不同大小和演替阶段的森林斑块,结合红外相机监测和种子标记,通过监测鼠类与种子的互作过程,分析了斑块大小和演替阶段对鼠类—种子互作关系的影响,并绘制了各斑块鼠类—种子互作网络图谱,发现:中斑块(2-4 hm~2)森林中鼠类的物种数最多,大斑块(9-30 hm~2)最少;演替后期(20-40 yrs)次生林的加权嵌套度(Weighted-Interaction Nestedness Estimator,WINE)显着地高于演替早期(10-20 yrs)次生林;原始林网络内相关植物的植株总数和胸径(DBH)总和都要显着大于次生林。我们的结果说明森林破碎化对鼠类—种子互作网络的加权嵌套度有一定影响,对其他网络参数影响不大,可能与其种间关系泛化度较大有关。该结果对进一步研究种间互作关系及生态网络结构与功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兽类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史京京,夏朝宗,严恩萍,党永峰[10](2015)在《基于多期遥感的云阳县域森林景观破碎化演变与驱动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县域森林破碎化评价是对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和森林植被发生变化的热点区域进行判读区划和测定分析。以云阳县为例,利用2002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结合2006,2011年两期SPOT 5影像开展判读区划,对比分析3期森林分布数据,运用Arc Gis 10.0和Fragstars 4.0软件,选取合适的景观格局指数,对云阳森林景观破碎化及其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县森林破碎化程度明显减轻,局部区域小片林及林带多,森林破碎化严重;工程造林与社会政策是驱动云阳县森林景观破碎化减轻的关键因素,其中退耕还林工程造林贡献最大;农业活动与城镇建设是制约云阳县森林景观破碎化逆转的主要因素,应进一步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减少森林流失,建设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本文来源于《林业资源管理》期刊2015年04期)

森林破碎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评价黄土高原森林破碎化程度和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效,本文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7期(1980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08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森林破碎化模型分析了黄土高原35年的森林面积和森林破碎化程度的基本特征和时空格局,并在区域尺度及县级尺度分析了森林破碎化的变化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的森林面积比例呈现"先减后增"的变化特点;森林破碎化程度总体随时间呈现"先加剧后减缓"的演化特征;在空间格局上,森林破碎化呈现"斑块森林为主导,内部森林分布集中"的特点;在区域尺度上,水土流失较轻、自然条件较好的土石山区和河谷平原区的森林破碎化程度和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更加明显;在县级尺度上,陕西和内蒙古的破碎化程度相对较大,山西的森林破碎化程度相对较低。总体来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后,黄土高原森林面积显着提高,森林破碎化程度有效缓解,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对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森林破碎化论文参考文献

[1].朱若柠,沈文娟,张亚丽,李明诗.基于时间序列MODIS-VCF数据的云南省森林覆盖变化及破碎化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杨智奇,董金玮,徐新良,赵国松,陈炜.黄土高原森林破碎化的基本特征与时空格局演变[J].资源科学.2018

[3].魏莉莉,寇卫利,向兰兰,梁昌献.西双版纳热带森林景观破碎化地形差异性分析[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

[4].龙贺兴,时卫平,刘金龙.中国森林破碎化及其化解研究综述及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2018

[5].李慧颖,李晓燕,于皓,王宗明,任春颖.基于多源遥感信息的过去40年间吉林省长吉示范区森林面积损失与景观破碎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

[6].陈立军,肖治术.都江堰亚热带森林中不同生物类群对生境破碎化的响应机制研究[C].第十叁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7].李瑶,肖向明,李香萍,马俊,陈帮乾.中国森林破碎化多尺度评价[J].生物多样性.2017

[8].杨沅志,薛冬冬,张浩,徐正春,唐光大.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森林景观破碎化的动态演变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

[9].赵清建,顾海峰,严川,曹科,张知彬.森林破碎化对鼠类—种子互作网络的影响[J].兽类学报.2016

[10].史京京,夏朝宗,严恩萍,党永峰.基于多期遥感的云阳县域森林景观破碎化演变与驱动力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5

标签:;  ;  ;  ;  

森林破碎化论文-朱若柠,沈文娟,张亚丽,李明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