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超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39000
【摘要】目的:剖析早期气管切开用于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疗效。方法:采取数字抽签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于伤后12h内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对照组于伤后12h行气管切开术。观察两组疗效,比较病死率以及感染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控制率为85.0%、感染控制时间为(6.3±2.1)d,对照组依次为35.0%、(16.3±3.2)d。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10.0%,对照组为26.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型颅脑损伤者早期气管切开治疗,可提高感染控制率,预防病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效果;预后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类较为严重的脑内疾病,通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或者因素导致患者呼吸系统出现障碍,严重影响其呼吸功能[1]。观察发现,呼吸功能障碍既加重了患者病情,又提高了患者致残与致死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2]。故临床上需加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力度,以保证其正常呼吸,提高预后效果[3]。而笔者也将从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手,分组对其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相关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将本次研究的内容,作出如下陈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0例重型颅脑损伤者,收治时间: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利用数字抽签法,分组120例患者:双数为观察组,单数为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为13至74岁,平均(38.9±6.4)岁;跌伤者,13例;交通事故致伤者,21例;打击伤者,12例;坠落伤者,12例;其它伤者,2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为17至78岁,平均(39.2±6.7)岁;跌伤者,14例;交通事故致伤者,23例;打击伤者,10例;坠落伤者,11例;其它伤者,1例。两组在致伤类型以及性别等方面上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性,均不具备任何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早期气管切开治疗,具体为:在建立起人工气道后的4至5日内进行气管切开术。对照组接受晚期气管切开治疗,具体为:在建立人工气道后的9至10日内进行气管切开术。观察组和对照组都在建立起人工气道的当天、3天后、7天后以及14天后对患者的人工气道中的痰液进行培养和药敏,再根据患者的胸片、血气、血常规检查结果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评估出患者肺部感染的情况,随后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措施或方案。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也属于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肺部感染类型,其发病原理为:于气管插管的同时辅以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其在接受治疗后的48h,经胸部X线检查发现肺部的浸润性阴影不断的增大或者新增,在满足了以下4项诊断条件中的3项时,便可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判断的4项条件如下:(1)体温,患者直肠的温度低于35.5°或者超过38.0°;(2)患者的血白细胞数量超过了10×1010/L;(3)从气管中取得的分泌物经培养呈阳性;(4)气管吸出物的革兰染色酶在高倍镜下超过了10个WBC。观察组和对照组无论在手术步骤和流程,还是在抗生素治疗、药物治疗、气道湿化、吸痰护理、体位选择上等都无明显的差异。针对已经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症的患者,需及早接触隔离,并结合其药敏试验的结果,为其选择最适的抗生素。
1.3观察指标
本次试验主要针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对感染率控制、病死率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调查的所得数据均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病死者共6例,所占百分比为10.0%;对照组病死者16例,所占百分比为26.67%。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比为:10.0%vs.26.6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控制率为85.0%、感染控制时间为(6.3±2.1)d,对照组依次为35.0%、(16.3±3.2)d。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病几率越来越高,加上其发病迅速、病情险恶、并发症多、致残和致死率极高,使得我们对其研究显得具有重要作用[4]。重型颅脑损伤在治疗效果分析上,主要从其发生并发症、感染等情况进行研究,继发性的二次脑损伤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死亡。重型颅脑损伤后在2~10天内均可能发生感染,较为常见的感染时间为3~5d,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对患者严格观察,监测其临床生命体征以及加强感染预防[5]。
本研究,观察组的病死率、感染控制率以及感染控制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早期进行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有利于降低死亡率和提升感染控制效果。
综上所述,对重型颅脑损伤者实施早期的气管切开治疗,可有效控制其感染发生情况,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邓清军,向志国,谢富连.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25:3044-3045.
[2]熊志云,艾文兵,章熙娜,梅银芝.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04:973-975.
[3]王忠平.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效果与预后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5:1852-1853.
[4]张鸿,崔汝相,殷应勇,赵杨,黄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气管切开的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3,09:124-125.
[5]王光绿,潘明远.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30:7365-7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