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观浓(广东惠州市大亚湾区人民医院516081)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7-0194-01
【摘要】目的观察95%乙醇与50%硫酸镁湿敷用于产后痔疮的疗效。方法将60名产后痔疮的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名,治疗组采用95%乙醇湿敷治疗痔疮,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痔疮。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痔疮水肿、直径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痔疮水肿均比治疗前明显减轻,痔疮直径也较治疗前明显缩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痔疮直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5%乙醇湿敷产生痔疮能更有效地缓解产生痔疮的水肿程度。
【关键词】痔疮乙醇硫酸镁产后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产后痔疮的发病率及患病率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给产妇带来诸多不便。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采用95%乙醇治疗产后痔疮,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选择在本院产科住院,并有产后痔疮的患者60例,年龄(29.35+4.23)岁;分娩后测量痔疮直径(1.58+0.68)cm,局部红、肿、热、痛,入选患者孕前均无痔疮,孕期及产后发生痔疮。
1.2方法:将60名产妇分为两组,两组在年龄,痔疮水肿程度,痔疮直径、局部症状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将消毒纱布浸于95%乙醇中,令产妇平卧屈膝,两腿分开,臀下垫一次性治疗巾,将浸有95%乙醇的纱布块覆盖于外痔处,(对乙醇过敏或已化脓的创面禁用)纱布15分钟更换1次,每次湿敷30分钟,4次/d,连用4天。观察组将硫酸镁粉50g溶于100ml40℃温开水中,配制成50%的硫酸镁溶液,令产妇平卧屈膝,两腿分开,臀下垫一次性治疗巾,将浸有50%硫酸镁的纱布1块覆盖于外痔处,在肛门会阴处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保持硫酸镁的温度。纱布15分钟更换1次,每次湿敷30分钟,4次/d,连用4天。
1.3判断标准:
(1)痔疮水肿的4级评分法[1]:1分为无水肿发生,2分为轻度,嵌顿痔轻度水肿,可以手法还纳入肛门内;3分为中度,嵌顿痔明显水肿,疼痛;4分为严重,嵌顿痔明显水肿,疼痛,伴有内痔粘膜穈烂、坏死。
(2)痔疮直径测量:使用厘米尺测量外痔的最大直径,并记录。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查,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痔疮水肿比较(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痔疮水肿比较(x-±s)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组302.38+0.501.05+0.22
对照组302.23+0.481.18+0.23
t值1.452.03
P值>0.05<0.05
两组治疗后痔疮水肿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水肿程度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痔疮直径比较(cm,x-±s)(见表2)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组301.58+0.681.07+0.75
对照组301.63+0.831.10+0.76
P值0.340.26
t值>0.05>0.05
两组治疗后痔疮直径均数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痔疮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产后痔疮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1)妊娩晚期胀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及门静脉,使静脉压力升高,且妊娠静脉回流增加,使痔中、痔下及痔静脉丛回流受阻,毛细血管明显增加,促进了痔的发生。(2)第二产程时产妇屏气用力,腹肌收缩,腹压升高,阻碍了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的回流。(3)胎儿娩出时的压迫,使直肠腔内压力增高,损伤了痔的支持结构[2]。95%乙醇具有脱水和消炎作用,从而减轻和消除水肿,此处还有局部麻醉及止痛功能,用乙醇湿敷可扩张局部血管,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可使细胞间隙的液体快速脱水,以达到消炎、止痛、消肿的目的[3]。50%硫酸镁具有高渗性,局部热敷时可利用浓度差吸收组织中的水分[4]。也可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散。
本资料结果显示,95%的乙醇及50%硫酸镁湿敷治疗产后痔疮的效果相当,但使用50%硫酸镁溶液热敷过程中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往往在湿敷过程中因温度降低导致硫酸镁的晶体析出,影响疗效,而95%的乙醇湿敷操作方便、简单、安全,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阮向红.硫酸镁甘油湿敷在嵌顿痔水肿防治中的应用[J].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3):164-165.
[2]吴孟超,戚志勇,王国正,等.新编外科临床手册[M].北京:全盾出版社,1995:791.
[3]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2.
[4]孙堔.临床用药大全[M].上海: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