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论文摘要

目的:客观评价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在提高降压疗效、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疗效和优势。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将来自延庆县井庄镇地区符合纳入标准的13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组(西医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用药按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式)及美国JNC7高血压防治指南,结合老年高血压病特点,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药辨证治疗,中医辨证分为痰瘀阻络型、阴虚阳亢型和肾虚型,分别给予Ⅰ号方、Ⅱ号方和Ⅲ号方配方颗粒加减。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血压、病史、病程、症状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及生活质量等。结果:两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的ABPM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但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试验组在眩晕、腰痠、膝软、耳鸣、胸闷、口唇紫暗、口干、气短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在失眠、头重如裹、急躁易怒、健忘、乏力、夜尿频等方面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杜氏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经治疗后量表的11个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试验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在总分、睡眠状况、敌对、压抑、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P<0.05);在生理症状、躯体化症状、强迫状况等方面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案具有良好的降压疗效,在中医证候方面可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眩晕、腰疫、膝软、耳鸣、胸闷、口唇紫暗、口干、气短、失眠、头重如裹、急躁易怒、健忘、乏力、夜尿频等症状。亦明显降低杜氏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量表总积分和睡眠状况、敌对、压抑、人际关系敏感、生理症状、躯体化症状、强迫状况等维度积分。随访临床观察及统计学分级均充分证明了中西医结合方案在保证降压疗效、减少中医证候、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优势,为临床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规范化中西结合方案提供了依据。

论文目录

  •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研究
  • 1.1 高血压的中医病名及证候的认识研究
  • 1.2 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因探讨
  • 1.3 高血压病的中医病机探讨
  • 1.4 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
  • 2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研究
  • 2.1 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 2.2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 3 高血压病生活质量的研究状况
  • 3.1 QOL研究概况
  • 3.2 中医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认识和影响
  • 3.3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认识和影响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临床资料
  • 2.1 一般资料
  • 2.2 诊断与辨证标准
  • 2.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和脱落标准
  • 3 方法
  • 3.1 随机与分组
  • 3.2 试验用药
  • 3.3 观察指标
  • 3.4 疗效判定
  • 3.5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4.1 基线资料比较
  • 4.2 治疗结果
  • 4.3 两组安全性与不良反应比较
  • 讨论
  • 1 两组患者ABPM的比较情况
  • 2 两组患者症状的比较情况
  • 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情况
  • 3.1 生理症状和躯体症状
  • 3.2 睡眠状况
  • 3.3. 性功能状况
  • 3.4 心理、社会功能状况
  • 3.5 工作状态
  • 3.6 其他
  • 4 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关系
  • 5 期望与不足
  •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中医证候积分表
  • 附录二:杜氏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量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