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古今中外,刑事错案一直是刑事司法活动中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刑事错案的发生,一方面牵连了无辜的受害者,酿成了一幕幕悲剧,令人扼腕叹息;另一方面,也向既有的诉讼程序和证据制度发出了质疑的声音和改革的要求。刑事错案发生的数量多寡和严重程度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司法文明的风向标。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减少乃至消除刑事错案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基于上述认识,本文选用以侦查为视角、以证据为中心的研究路径,对刑事错案的概念进行界定,总结古今中外刑事错案的概况,分析我国出现刑事错案的证据原因,提出防止刑事错案的证据理念和应确立的证据规则,以期改进侦查等刑事诉讼工作,规范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尽量避免刑事错案的发生。本文采用了比较研究方法和案例等实证研究方法。全文共五章,约16万字。第一章,“刑事错案界定”。在列举了中外学者对刑事错案概念的不同理解后,梳理出了引发刑事错案概念争议的几个基本问题,然后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中刑事错案的具体情况以及民众对错案约定俗成的固有认识,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释疑,并以此为基础在刑事再审的语境下划定了刑事错案的外延范围,提出了刑事错案的定义和基本特征。第二章,“刑事错案概况”。第一,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四个刑事错案,通过案情回放和错案分析的方式,归纳出了历史上引发错案的原因,并梳理出其中一些带有共性的东西,以求以史为鉴,警示后人,避免重蹈覆辙;第二,介绍当今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刑事错案的现状,指出任何诉讼制度发达、司法文明进步的国家都有刑事错案孳生和蔓延的空间,只有时刻警惕、汲取经验、总结教训,不断完善证据制度才能遏制刑事错案的发生和发展;第三,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影响较大的六起刑事错案,为后面章节的具体分析提供了鲜活的案例。第三章,“刑事错案证据原因分析”。根据证据裁判原则,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确实充分的证据是还原案件本来面目的基石。如果证据残缺不全或存在瑕疵,案件的最终认定就很可能与原案发生的实际情况不符,错案就在所难免。刑事错案中证据残缺不全或存在瑕疵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口供中心主义的流毒未能肃清,刑讯逼供屡禁不止;第二,目击证人证言失实和辨认错误;第三,现场勘查失误,证据的提取等操作规程不规范;第四,科技证据的错误。第四章,“防止刑事错案证据理念”。刑事错案的发生,往往是在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的环节上出现失误,导致在证据数量或质量上出了问题,铸成了刑事错案的发生。虽然我们在证据的流转环节上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证据理念存在偏差,必须改变重打击犯罪、轻保障人权,重实体、轻程序等观念,牢固树立保障人权、无罪推定、程序法定和正当程序的理念,并对刑事诉讼法作相应修改。第五章,“防止刑事错案证据规则构建”。明确了证据的基本理念,才能在此基础上建立正确的刑事证据规则。通过国内外的比较研究,只有旗帜鲜明地确立自白任意性规则、传闻证据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关联性规则,才能规范整个诉讼证明活动中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各个环节,在具体操作层面上防止刑事错案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