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根据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形式中出现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等问题,中央银行从2006年开始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来控制银行信贷,缓解流动性过剩状况。从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这段期间,我国中央银行先后共计十八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八次提高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上调前的7.5 %大幅上涨至17.5%,调整幅度高达140%,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创下历史新高。无论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出台频率还是力度来看,这段时期中央银行采取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措施都是史无前例的,紧缩的力度也是空前的。本文就是研究这段时期(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中央银行实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价,接着从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作用机制和调控原理入手分析其政策效果甚微的原因。为了达到研究目的,作者将论文分为六个部分,逐层深入研究。第一部分:绪论。这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存款准备金政策理论概述。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机制、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优势和局限性、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运用回顾以及我国频繁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原因分析。第三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分析,这一部分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之一。首先对我国从2006年7月至2008年上半年这段时期中央银行采取的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及宏观经济背景进行了回顾,从上调的具体时间、上调的幅度和频率等方面对这段时期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进行了说明。然后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定性分析方面,首先界定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选取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银行信贷规模的变动情况来测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短期效果,通过M2具体的数值和增减幅度以及银行信贷规模的增减变化情况来测定短期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短期效果。在较长期,由于存在着货币政策时滞性,将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的测定指标。然后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的变动情况来考察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较长期效果。认为无论从短期还是较长期来看,这段时期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不明显,与中央银行的调控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定量分析方面,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通过选取物价指数( CPI)、法定存款准备金率(DRR)、汇率( ER)、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DR)以及广义货币供应量M2这五个变量(样本数据为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的月度数据),建立脉冲反应函数来分析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果及时间长短,从定量的角度对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进行评价。主要从研究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以及分析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采用物价指数CPI的高低来表示通货膨胀的大小)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效果。最后的定量分析结论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中长期可以减少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但是广义货币供应量的下降幅度并不明显,对缓解流动性过剩的效果也不显著。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于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幅度较小,但是持续时间较长。第四部分: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低效运行的成因分析。主要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制、基础货币的变化情况和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来分析成因。首先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制考察了这段时间我国货币乘数的变动情况,虽然这段时期我国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幅度和频率是空前的,但是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并不显著,货币乘数虽有所回落,但是回落的幅度相对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幅度而言并不明显。接着分析了货币乘数下降幅度不显著的原因,认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存在以及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导致了货币乘数下降幅度不显著。其次从基础货币的变化情况来考察法定存款准备金效果不佳的原因,认为外汇占款所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成为我国目前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外汇占款推动基础货币大规模被动投放使得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在这段时期居高不下,流动性过剩的状况没有得到有效缓解。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存在的问题如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法不科学以及没有按照存款流动性分类划分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问题也使得这次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控效果打折扣。第五部分是对提高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的政策建议。主要有改革我国存款准备金的付息制度、改革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以及建立和完善存款准备金缴存监督机制、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逐步增强利率等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和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第六部分是总结,对全文的写作内容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国内外对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文献很多,但是对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我国中央银行实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研究文献则相对较少,并且有关文献研究的不够深入,不太全面。本文对这段时期我国中央银行实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深入全面地进行了研究。二、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对这段时期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分析,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果及时间长短。三、本文主要从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作用机制和调控原理着手一步步来分析这段时期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低效运行的原因,与其他文献选取的角度不同。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制度功能[J]. 经济法论坛 2014(01)
- [2].欧美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经验及对制定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启示[J]. 黑龙江金融 2008(11)
- [3].欧美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大庆社会科学 2008(04)
- [4].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政策对我国宏观调控的影响[J]. 当代经济 2016(11)
- [5].基层农信联社欠缴法定存款准备金问题不容忽视[J]. 吉林金融研究 2008(10)
- [6].法定存款准备金日常监督监测分析系统的设计[J]. 中国金融电脑 2013(09)
- [7].央行法定存款准备金业务存在的问题应予关注[J]. 时代金融 2013(29)
- [8].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调整的原因及其政策效果剖析[J]. 商业时代 2011(19)
- [9].央行频繁调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分析[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07)
- [10].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有效性的实证研究:2008—2012[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5(01)
- [11].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效性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18)
- [12].基于PPI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有效性的分析[J]. 知识经济 2013(12)
- [13].再回首,看法定存款准备金[J]. 中外企业家 2009(04)
- [14].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实施效果评价[J]. 中国市场 2013(17)
- [15].农村信用社法定存款准备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08(01)
- [16].近年我国频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经济学分析——兼析西方国家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何以趋于弱化[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8(11)
- [17].法定准备金政策实施现状分析[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8(06)
- [18].西方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变迁及对我国的启示[J]. 黑龙江金融 2012(11)
- [19].漫谈货币政策手段的配合运用[J]. 金融博览 2011(08)
- [20].完善农村信用社法定存款准备金管理的对策[J].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09(10)
- [21].基层人行缴存款核算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建议[J]. 时代金融 2010(10)
- [22].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有效性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 2013(07)
- [23].法定存款准备金调整对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效应分析——基于我国2001—2011年数据的实证检验[J]. 金融发展研究 2012(03)
- [24].我国近期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分析[J]. 求是学刊 2012(04)
- [25].浅析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J]. 商场现代化 2016(25)
- [26].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现状及效果分析[J]. 时代金融 2008(06)
- [27].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市场利率的传导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1(19)
- [28].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J]. 对外经贸 2017(09)
- [29].央行应该关照谁?[J]. 东方企业家 2014(08)
- [30].基于PPI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有效性的分析[J]. 中国经贸导刊 2013(17)
标签: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论文; 基础货币论文; 货币乘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