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航天员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力封闭,运动物体,碰撞,抓持规则
航天员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邹俞,晁建刚,林万洪[1](2019)在《航天员虚拟训练中运动物体抓持规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航天员虚拟训练中运动物体抓持规律,为提升地面仿真训练中存在的航天员协同操作训练效果提供技术基础。方法在力封闭虚拟手抓持规则的基础上,以手为研究对象,建立指尖和物体组成的碰撞系统,采用弹塑性力学推导建立物体运动和抓持碰撞时最大接触力之间的关系;开展实验分别验证手姿、材质和物体速度对抓持的影响。结果手姿对是否符合抓持规则起着重要影响,主要取决于抓持接触点位置和法矢;物体密度主要影响最大抓持压力,摩擦系数影响是否满足力封闭原理,杨氏模量对抓持影响较小;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越难抓持。结论通过碰撞模型和力封闭原理实现了抓持判断,仿真手部抓持运动物体的场景,可以应用到航天员虚拟训练的虚拟手抓持场景,对航天员虚拟训练有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江一帆,乔兵,赵颖[2](2018)在《航天员低重力运动模拟训练方法与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主要应用于航天员模拟失重训练与低重力环境下的人体科学研究的低重力环境模拟方法,介绍了包括抛物线飞行、中性浮力水池、虚拟现实技术、悬吊式重力补偿系统以及新近出现的被动式外骨骼系统等在内的国内外模拟低重力环境主流方法的工作原理与利用这些方法开展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发现抛物线飞行的低重力模拟效果较好,但持续时间有限;中性浮力水池为低重力模拟训练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但液体阻力会影响训练的效果;虚拟现实技术无法提供对低重力的体感;气浮台与悬吊式重力补偿系统虽然能对航天员受到的重力进行补偿,但其结构对航天员的运动构成了一定的限制。提出研发低重力模拟功能完善、低重力模拟范围可调、多运动自由度、人机工效良好以及支持多人与人机协同训练的新一代低重力模拟系统,作为开展航天员低重力环境模拟训练和低重力人体运动生物力学实验研究的平台,以满足未来载人航天任务的需求。(本文来源于《载人航天》期刊2018年02期)
安明,刘玉庆,晁建刚[3](2017)在《虚拟航天员多层次运动仿真模型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虚拟现实训练中航天员模型实时交互控制和失重运动仿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层次运动仿真模型,在运动控制层实现运动跟踪,并构建标准化人体运动模型;物理控制层采用物理引擎建立人体多刚体动力学模型;规则控制层为不同的运动方式制定相应规则,显示层使用骨骼蒙皮技术提升显示效果。通过各层次组合的方式,共同实现了虚拟航天员的交互运动仿真。通过两个应用实例,证明了该层次化组合模型实现的虚拟航天员运动,可同时实现实时交互控制、失重运动仿真、交互操作仿真、太空行走仿真以及较好的显示效果,并适用于多种任务场景的航天员训练。(本文来源于《载人航天》期刊2017年06期)
刘世平,赫向阳,韩亮亮,李世其,付艳[4](2017)在《机器人航天员冗余机械臂自运动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增强机器人航天员的工作能力,机器人航天员的手臂采用七自由度仿人机械臂。根据S-R-S构型七自由度冗余手臂的结构特性,采用臂型角参数化的方法求解运动学。该方法将冗余机械臂的自运动用臂型角来描述,通过对臂型角的二次优化来限制机械臂的自运动。为了使仿人臂处于一种自然的构型和姿态,定义了"偏离中心度"的指标来表示关节偏离中心位置的程度,通过这个评价指标来描述仿人臂的最优位形,从而建立自运动优化函数。采用具有线性减小惯性权重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来寻找自运动优化函数的最优解。最后在机器人航天员平台进行验证,可以快速有效地完成冗余手臂自运动优化。(本文来源于《载人航天》期刊2017年02期)
陈龙,黄煜瑜[5](2014)在《空间仿真的“秘密武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戴着数据头盔,穿着一身黑色劲装的李涛缓缓伸出一只手,做出一个托举动作,伴随着动作,他身上的28个红色感应器不停闪动。此时,墙壁上的大屏幕显示着一个卡通人物正做着和李涛一样的动作。这种似曾相识的场景,仿佛科幻片中的人机交互。 李涛和同事李志海正在(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报》期刊2014-08-27)
马超,刘玉庆,朱秀庆,安明,周伯河[6](2014)在《模拟失重条件下航天员旋转运动方法实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航天员太空飞行中,需要改变自身位置与朝向以完成不同的作业任务,当其无法触碰到手脚限制器等借助物时,会涉及通过自身动作的转换产生人体旋转的问题。为此,首先基于Roberson-Wittenburg方法建立了人体动力学方程,据此提出能够使得人体转动的肢体操作方法,然后采用悬吊法模拟太空失重环境,对比不同控制方法产生的旋转作用效果,发现肢体旋转时与身体的夹角和肢体旋转速度是影响人体旋转完成时间和关节力矩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推荐动作与实验结果提出空间姿态变换运动的操作建议。结果表明本文推荐动作有一定的优越性,对航天员处于太空中的自旋转运动具有实用意义。(本文来源于《载人航天》期刊2014年04期)
林泰明,李东旭,陈浩[7](2010)在《航天员舱外相对航天器运动轨迹摄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轨道根数描述载人航天器运动,在其轨道坐标系(LVLH)中,建立了含地球J2项引力和大气阻力摄动加速度的航天员质心相对航天器的运动模型。在参考轨道存在小偏心率时,对基于圆参考轨道假设推导的航天器编队飞行的线性时变系统状态矩阵进行了修正。仿真结果表明:对偏心率为0.002的航天器轨道,修正后模型所得航天员相对轨迹摄动量在离舱300 s后达到0.8%,是修正前模型的5倍,但计算量增加不超过5%,更适于航天员舱外飞行和近距离编队飞行建模。(本文来源于《上海航天》期刊2010年05期)
天浪[8](2010)在《日本航天员若田光一的太空趣味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宇宙航空研发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筛选出了16项有趣的太空小实验,这些在地球上司空见惯或轻而易举的事情,到了太空中又将如何现身?或者,在地球上只能梦想的事情,如乘坐魔毯飞翔,到了太空是否能够梦想成真?让我们随着这些实验的太空实践者若田光一的身影,来观看这些变化吧。(本文来源于《航天员》期刊2010年04期)
林泰明,李东旭,陈浩[9](2010)在《基于约束运动理论的航天员舱外救生中的姿态运动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航天员舱外救生或作业时相对母体航天器经常要进行大角度姿态机动或姿态保持,利用欧拉四元数描述姿态无奇异性且冗余度小。然而航天员舱外调姿时通常含有一定的约束或是沿着某种预定轨迹,而且欧拉四元数在计算过程中可能发散。基于Udwadia和Kalaba提出的约束运动理论,分析了航天员和航天器的相对姿态的描述方法,直接用四元数对航天员的姿态进行动力学建模,将四元数2范数为1的约束加入到动力学方程里。利用该约束运动理论推导和仿真了航天员姿态欧拉角奇异时的姿态跟踪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对航天员肢体变化引起的转动惯量等参数的改变具有鲁棒性,能通过平衡解稳定参数的选取方便地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调节,且计算量小。(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赵琳琳[10](2009)在《航天员与“神七”同步绕地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人在太空迈出的第一步令人激动,而太空中的一切都是如此令人好奇。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焦维新教授说,要了解航天员如何进行太空行走,首先要弄清楚究(本文来源于《高中生》期刊2009年03期)
航天员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主要应用于航天员模拟失重训练与低重力环境下的人体科学研究的低重力环境模拟方法,介绍了包括抛物线飞行、中性浮力水池、虚拟现实技术、悬吊式重力补偿系统以及新近出现的被动式外骨骼系统等在内的国内外模拟低重力环境主流方法的工作原理与利用这些方法开展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发现抛物线飞行的低重力模拟效果较好,但持续时间有限;中性浮力水池为低重力模拟训练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但液体阻力会影响训练的效果;虚拟现实技术无法提供对低重力的体感;气浮台与悬吊式重力补偿系统虽然能对航天员受到的重力进行补偿,但其结构对航天员的运动构成了一定的限制。提出研发低重力模拟功能完善、低重力模拟范围可调、多运动自由度、人机工效良好以及支持多人与人机协同训练的新一代低重力模拟系统,作为开展航天员低重力环境模拟训练和低重力人体运动生物力学实验研究的平台,以满足未来载人航天任务的需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航天员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邹俞,晁建刚,林万洪.航天员虚拟训练中运动物体抓持规则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9
[2].江一帆,乔兵,赵颖.航天员低重力运动模拟训练方法与研究综述[J].载人航天.2018
[3].安明,刘玉庆,晁建刚.虚拟航天员多层次运动仿真模型研究与实现[J].载人航天.2017
[4].刘世平,赫向阳,韩亮亮,李世其,付艳.机器人航天员冗余机械臂自运动优化[J].载人航天.2017
[5].陈龙,黄煜瑜.空间仿真的“秘密武器”[N].中国航天报.2014
[6].马超,刘玉庆,朱秀庆,安明,周伯河.模拟失重条件下航天员旋转运动方法实验验证[J].载人航天.2014
[7].林泰明,李东旭,陈浩.航天员舱外相对航天器运动轨迹摄动研究[J].上海航天.2010
[8].天浪.日本航天员若田光一的太空趣味运动[J].航天员.2010
[9].林泰明,李东旭,陈浩.基于约束运动理论的航天员舱外救生中的姿态运动控制[J].宇航学报.2010
[10].赵琳琳.航天员与“神七”同步绕地运动[J].高中生.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