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yschromatosis symmetric hereditaria,DSH),亦称土肥肢端色素沉着症、肢端对称性色素异常,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常染色显性遗传性皮肤病,最先由日本学者Toyama于1910年描述,并于1929年正式提出命名。该病可见于各种族,目前以日本和中国等东亚国家报道居多,欧美国家也陆续有报道。DSH典型的临床表现是位于肢端尤其是手足背侧面的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的网状斑,婴儿期或儿童期发病。2003年,zhang等采用全基因组扫描对2个DSH家系进行分析,首次将本病致病基因定位在1q111q21区间内,遗传距离9.4cm。同年,日本Miyamura等对4个DSH家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将其致病基因精细定位于1q21.3约500kb关键区域内,使得克隆出该病的致病基因成为可能,他们在这四个家系中均发现双链RNA特异性腺苷脱氨基酶基因(DSRAD/ADAR1基因)的杂合突变,该变化在正常人群中不存在,证明这些碱基的改变是突变而不是多态,从而确定了该病的致病基因为DSRAD/ADAR1基因。DSRAD即ADAR1基因全长30kb,分子量为39Kda,包括15个外显子,编码1226个氨基酸,包括两个Z-DNA结合结构域,三个双链RNA结合结构域及酶催化结构域,分别位于外显子2、外显子2-7、外显子9-15。ADAR1基因编码双链RNA特异性腺苷脱氨基酶,该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其选择性的将Pre-mRNA上的腺嘌呤核苷(A)脱氨基转换成次黄嘌呤核苷(I),后者在碱基配对中相当于G和C配对,导致转录的mRNA所翻译的氨基酸序列与DNA所对应的有所不同,由此产生一系列生理效应。目前,文献报道该基因有70余种不同的突变位点,突变类型有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移码突变和剪接位点突变。本研究收集了10个家系及1个散发病例直接进行ADAR1基因的突变检测,以期发现新的突变,建立ADAR1基因的突变谱,为阐明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的发病机制、产前遗传咨询、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目的:(1)寻找11个先证者及其家族中病人的ADAR1基因突变位点。(2)鉴定其中2个家系患者的剪接位点突变,并确定其异常剪接方式。(3)对1个家系中临床可疑的患者进行基因诊断。方法: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后,抽取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外周全血,2%EDTA抗凝。提取基因组DNA,设计13对引物。PCR扩增出ADAR1基因的15个外显子。用直接测序的方法对其ADAR1基因的检测。其中2个家系在内含子区域检测到两个碱基替换后,我们又进一步提取了患者外周血RNA,反转录生成cDNA,然后行RT-PCR,反应产物直接测序后分析其异常剪接方式。正常对照取自复旦大学遗传所保存的80份正常人DNA样本。结果:我们在8个家系的患者和一个散发病例中共检测到9个不同的ADAR1基因突变位点,包括4个错义突变(c.K1105N,c.G1047A,c.F1095L,c.G1067R)、2个移码突变(p.Q779fs-792x, p.P441fs-463x)、1个无义突变(c.R1096fs),并且在其中两个家系患者内含子的剪接受体区域检测到2个非经典的剪接位点突变(c.2886-5T>C, c.3021-2G>A)。RT-PCR结果揭示这两个家系在剪接过程中都发生了外显子的遗漏,导致编码的氨基酸减少,产生截短型蛋白。80例正常对照中均不存在上述突变。结论:本研究发现的9个突变中8个为首次报道,另有两个家系未发现突变位点。另外,对一例临床可疑的患者,我们也进行了DAN测序,测序结果支持该病的诊断。这是首例由基因诊断的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的病例。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论文; 基因论文; 基因突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