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两个英译本评析:一种翻译规范论视角

《浮生六记》两个英译本评析:一种翻译规范论视角

论文摘要

传统翻译观认为,翻译主要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翻译被定义为“用一种语言中对等的文本材料来代替另一种语言中的文本材料”(Catford,1965,p.20),“包括把原语信息用接受语中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语传递出来”(Nida,2001,p.12),强调译文和原文的“对等”或“等值”的文本关系。然而,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翻译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行为,它必然受到各种社会文化规范的约束。近30年来,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过去的翻译研究主要以原著为中心(source-oriented),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问题。这种研究方式对翻译研究必不可少,但由于它忽视了翻译与文化的联系,不利于全面深入的解释翻译现象。20世纪70年代,埃文-佐哈尔提出了“多元系统论”(polysystem theory),开启了面向译语的(target-oriented)研究方法。此后,图里(Toury)、勒菲弗尔(Lefevere)以及切斯特曼(Chesterman)等人在多元系统论的启发下,发展出描述翻译学(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与传统规定性的(prescriptive)定义不同,图里提出了描写的(descriptive)定义:所有在译入语系统中以翻译形式呈现,或被认为是翻译的文本都是翻译。根据这一定义,扩展了翻译规范(translational norms)概念,区分了多种翻译规范,并指出了寻找这些规范的途径。译者总是处在某一时期的某一文化中进行翻译操作,其翻译行为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历史、社会和文化的烙印。因此,译者在翻译中的决策不仅仅取决于他/她的语言能力,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环境。正如巴斯奈特和勒弗菲尔(Bassentt&Levefere)(1990)所说,翻译反映了某种意识形态,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以特定的方式操纵着文学在该社会中所承担的功能。由此可见,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左右着文本的选择和翻译策略,影响着译者对具体的语言和文化问题的处理。本文以图里划分的三种规范类型及其描写性翻译研究作为理论工具,以清代古典名著《浮生六记》的两个英译本—林语堂版和布莱克版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分析。比较的目的及所采用的描写性翻译研究方法旨在对现有的翻译现象做较为客观详尽的描述。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引言。从本文研究的背景出发,指出研究的范围、目的、研究现状以及该研究的意义。第二章扼要介绍了描述翻译学及其范围内的翻译规范研究,重点阐述了本文所依据的相关研究理论。其中包括:(1)埃文-佐哈尔(Even-Zohar)的多元系统论,将文化视为动态的“多元系统”,翻译文学属于其中的一个系统,它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其他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些系统之间的地位并不静止,它们永无休止地相互争夺中心位置:(2)图里(Toury)的起始规范、预备规范以及操作规范,这三种规范类型是进行描述翻译研究的分析工具。(3)切斯特曼(Chesterman)划分的期望规范和专业规范,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对图里的规范理论进行补充。第三章对《浮生六记》及其两位译者林语堂和雪莉·布莱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根据上述的翻译及文化理论,运用图里的三个翻译规范,尝试揭示规范对源文本的选择和译本的接受的作用,并指出由于受到不同规范的制约和影响,译者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翻译规范的研究根据两种材料:一种是译文本身,另一种是文本外材料,包括译者序、读者评论和批评家的评论等等。第四章为案例分析,集中探讨了规范是如何在语言和文化层面影响翻译实践的。其中,语言层面的分析主要从句式和文学规范出发;文化层面则根据邢福义对文化的分类,从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两个译本的文化现象和翻译策略。最后一章结论部分,综述本文研究成果,进一步重申译本的面貌和译者做出的翻译策略是受到各种规范制约和影响的结果。反思本文研究的局限和不足,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论文目录

  • 中文部分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描述翻译学框架内的翻译规范
  • 2.2 伊塔玛·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论
  • 2.3 以目的语为导向的翻译研究
  • 2.4 翻译规范
  • 2.4.1 吉迪恩·图里:起始规范、预备规范和操作规范
  • 2.4.2 切特斯曼:专业规范和期待规范
  • 第三章 《浮生六记》两个英译本中的规范
  • 3.1 源语文本及其译者
  • 3.1.1 沈复和他的《浮生六记》
  • 3.1.2 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
  • 3.1.3 雪莉·布莱克英译《浮生六记》
  • 3.2 预备规范和译者对源语文本的选择
  • 3.2.1 赞助人力量
  • 3.2.2 文化、社会、历史
  • 3.3 《浮生六记》英译本的起始规范
  • 3.4 操作规范与译者的翻译策略
  • 3.4.1 翻译研究中的操作规范
  • 3.4.2 译者的翻译策略
  • 3.4.3 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
  • 3.4.3.1 归化
  • 3.4.3.2 异化
  • 3.4.4 两个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
  • 第四章 《浮生六记》两个英译本评析:一种翻译规范论
  • 4.1 语言层面
  • 4.2 文化层面
  • 4.2.1 物质文化
  • 4.2.1.1 食物
  • 4.2.1.2 乐器
  • 4.2.1.3 家具
  • 4.2.1.4 服饰
  • 4.2.2 制度文化
  • 4.2.2.1 时间
  • 4.2.2.2 度量衡
  • 4.2.2.3 地名
  • 4.2.2.4 亲属称谓语
  • 4.2.3 心理文化
  • 4.2.3.1 习语
  • 4.2.3.2 典故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英文部分
  • Acknowledg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 1.2 Purpose and Methodology of the Research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Translational Norm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DTS
  • 2.2 Itama Even-Zohar:constructing Poly-system Theory
  • 2.3 Target Orientation
  • 2.4 Translational Norms
  • 2.4.1 Gideon Toury:initial,preliminary and operational norms
  • 2.4.2 Andrew Chesterman:professional norm and expectancy norm
  • Chapter Three NORMS IN THE TWO VERSIONS OF FU SHENG LIU JI
  • 3.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and its Translators
  • 3.1.1 Fu Sheng Liu Ji by Shen Fu
  • 3.1.2 Introduction to Lin Yutang and his translation
  • 3.1.3 Introduction to Shirley.M.Black and her translation
  • 3.2 Preliminary Norms and the Translator's Choice of the Source Text
  • 3.2.1 The power of patronage
  • 3.2.2 Culture,society and history
  • 3.3 Initial Norms in the Translations of Fu Sheng Liu Ji
  • 3.4 Operational Norms and the Translator's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3.4.1 Operational norm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 3.4.2 The translator's choice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3.4.3 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 3.4.3.1 Domestication
  • 3.4.3.2 Foreignization
  • 3.4.4 Strategies adopted by two translators
  • Chapter Four A CRITIQUE OF TWO TRANSLATIONS OF FU SHENG LIU JI:A PERSPECTIVE FROM THE TRANSLATIONAL NORMS THEORY
  • 4.1 Linguistic Perspective
  • 4.2 Cultural Perspective
  • 4.2.1 Material culture
  • 4.2.1.1 Food
  • 4.2.1.2 Musical instrument
  • 4.2.1.3 Furniture
  • 4.2.1.4 Clothes
  • 4.2.2 Social culture
  • 4.2.2.1 Time
  • 4.2.2.2 Metrology
  • 4.2.2.3 Places
  • 4.2.2.4 Kinship terms
  • 4.2.3 Mental culture
  • 4.2.3.1 Idiomatic phrases
  • 4.2.3.2 Allus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浮生六记》两个英译本评析:一种翻译规范论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