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电视曾报道过这样的事情,某市居住区单元式居民楼里,一居民不慎将钥匙锁人家中,准备橇门而人。对门邻居以为是小偷而报警。听起来是个笑话,而实际反映了现代都市生活邻里关系的冷漠与相互交往的缺乏。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礼仪之邦,邻里之间的交往在传统的居住环境中占有特殊的比重。邻里间没有等级观念,虽职业不同,文化不同,但相互尊重,一家有忧,不乏同情关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高层住宅建筑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居民的住房需求和私密性的保障,但在很大的程度上失去了邻里交往。正如古人云:“远亲不如近邻”,不是邻里之间无心去交往,而是在现代高层住宅建筑中缺少一种促进邻里间交往的空间。有鉴于次,本文在分析高层住区与低多层住区相区别的基础上,通过国内典型实际案例的调研和综合比较各种影响高层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因素,从而发现我国高层住区户外交往空间中存在的问题和背后产生的本质原因。然后借鉴建筑类型学和行为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分析传统居住模式与现代高层居住模式中的户外交往空间和人们的交往行为与心理的异同点,使传统交往空间与现代高层居住模式相结合,从高层住区自身特点提出适合其户外交往的空间设计策略,减弱各种因素的不利影响,为我国高层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改善和今后的建设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选题的缘由1.1.1 高层住区的发展背景1.1.2 居民对交往空间的追求1.1.3 高层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缺失1.2 课题研究的背景1.2.1 国外研究现状1.2.2 国内相关研究1.2.3 项目研究目标及内容1.2.4 论文研究方法1.2.5 论文研究主线和框架分析图1.3 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1.3.1 关于“高层住区”相关的概念界定1.3.2 关于“户外交往空间”的概念界定第二章 高层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发展过程2.1 传统居住模式与交往行为的发生2.1.1 传统居住模式中的交往空间2.1.2 传统居住模式中的交往内容2.2 现代居住模式与交往行为的发生2.2.1 现代居住模式中的交往空间2.2.2 现代居住模式中的交往内容2.3 现代居住模式在户外交往空间上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2.3.1 现代居住模式中对交往空间的继承2.3.2 现代居住模式中对交往内容的继承2.4 高层住区与低、多层住区在户外交往空间上的区别2.4.1 人口规模上2.4.2 交通方式上2.4.3 建筑形式上2.4.4 地下空间上2.4.5 视觉感受上2.5 高层住区户外交往行为的意义2.6 现有的理论背景—社区交往理论第三章 国内典型高层住区的户外交往空间模式的调研分析3.1 高层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实例调研评析3.1.1 成都新里.派克公馆二期的现状与评价分析3.1.2 成都中海国际社区—橙郡的现状与评价分析3.1.3 重庆阳光100国际新城的现状与评析3.1.4 北京华侨城的现状与评析3.1.5 北京天和人家的现状与评析3.2 对案例调研的综合比较分析3.2.1 气候因素对不同地区高层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影响3.2.2 经济因素对同一地区高层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影响3.2.3 功能形式对同一地区高层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影响3.2.4 地域文化对不同地区高层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影响3.3 我国高层住区户外交往空间存在的问题3.3.1 问题一:经济性的平面布局3.3.2 问题二:高密度的居住状态3.3.3 问题三:特殊的交通方式3.3.4 问题四:传统居住环境的丧失3.3.5 问题五:模式化设计的危害3.4 我国高层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现状的本质探讨3.4.1 高层住区户外空间构成的比较分析3.4.2 高层住区户外交往空间层次的缺失3.4.3 高层住区居民互动交往契机的不足第四章 高层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模式的理论借鉴4.1 建筑类型学在高层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模式中的借鉴4.1.1 建筑类型学的概念4.1.2 建筑类型学在高层住区户外交往空间中的设计方法4.2 建筑心理学在高层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模式中的借鉴4.2.1 建筑环境心理学的概念4.2.2 建筑环境心理学在高层住区户外交往空间中的理论借鉴4.3 行为场所理论在高层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模式中的借鉴4.3.1 行为场所理论的概念4.3.2 行为场所理论在高层住区户外交往空间中的理论借鉴第五章 高层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模式的策略探讨5.1 人口规模对高层户外交往空间形成的设计策略5.1.1 屋顶花园或露台5.1.2 隔数层设置空中庭院,过街楼等5.1.3 户型内的立体院落5.2 交通方式对高层户外交往空间形成的设计策略5.2.1 扩大单元入户门厅的交往空间5.2.2 扩大同层候梯平台的交往空间5.3 低层界面对高层户外交往空间形成的设计策略5.3.1 创造连续界面5.3.2 增强空间渗透性5.3.3 引入小型功能5.4 地下空间对高层户外交往空间形成的设计策略5.4.1 设置可赏可玩的水景交往空间5.4.2 设置可观可演的硬质主题场所空间5.4.3 设置贯通地下的下沉院落交往空间5.4.4 设置人工填土的中心绿地交往空间5.5 视觉感受对高层户外交往空间形成的设计策略5.5.1 尽量扩大高层住宅楼间距5.5.2 底层架空设置交往空间5.5.3 利用建筑小品营造户外交往空间5.6 防灾功能对高层户外交往空间形成的设计策略5.6.1 人在灾难中的心理与行为特点5.6.2 灾难中密集人群的步行特点5.6.3 高层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中的具体防灾策略第六章 实际案例—成都蓝山美树四期高层住区的设计研究6.1 传统院落空间分析6.2 传统院落在高层交往空间中的设计要点6.3 传统院落与现代居住方式结合的一次设计实践6.3.1 项目背景6.3.2 项目的方法探索6.3.3 项目结语结语致谢附录参考文献图片索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高层住区论文; 户外空间论文; 交往行为论文; 交往心理论文; 领域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