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及权利研究

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及权利研究

论文摘要

欧洲有句著名的法谚:“有犯罪必有被害,有被害必有救济。”被害人的权利保护问题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不得不谈的话题。当今社会法制在强调被告人“客体主体化”的同时,被害人“主体客体化”的倾向使得被害人成为司法制度中被忽略、被遗忘的人(forgotten man),同时成为刑事诉讼中的“冰山一隅”,其权利保护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和歧视,在刑事诉讼制度运行过程中被告人人权保护的“光环”下,被害人却成为黯淡无光的“弃儿”,其在犯罪结构中的主体地位迁移到程序中变成了“会说话的工具”,刑事程序的价值目标——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出现了“真空地带”,同时也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副作用,由此衍生二次被害、甚至三次被害。被害人人权被害的窘境亟需获得改善。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催生了司法领域观念的革新,人权法治、民主法治、程序法治、宪法法治、经济法治等成为法治框架下的关键词。在此背景下,刑事诉讼制度的良性、民主、健康、科学运行不能没有被害人这个重要角色的充分而有效地参与。被害人的地位及权利保护引起理论、实务界的广泛和深切关注,这并不是舆论的“哗众取宠”,也不是政治革新的“孤芳自赏”,而是社会诉讼价值观念进步的必然结果。从上个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被害人运动的开展直到现在,在反思现行刑事司法制度仅仅偏重于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同时,被害人如何获得司法上的保护的呼声一直高涨,“被告人时代”开始过渡到“被害人时代”。与此同时,各国也相继开始了保护被害人权利的改革,它开启了一项宏大的司法改革工程,涉及到制度利益、刑事政策导向、人权观念的周延等等众多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课题。本文采用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试着从程序法律角度结合被害人运动的初衷和现行刑事司法制度关于被害人保护的现状来分析和剥离出被害人权利的有效保护策略,以期“抛砖引玉”,最终使得被害人权利保护在中国能够切实得到贯彻和完善。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被害人的含义剖析和历史嬗变,旨在对于被害人的来龙去脉作一个比较系统而深入的介绍。第二章是近现代的被害人保护运动,特别是有代表性的美国的被害人权利保护运动,使得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焦点充分暴露,便于我们进行有针对性地研究。第三章是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理念,其中涉及人权法治理念、诉讼正义理念、司法和谐理念、加害禁止理念、程序参与理念、认同政治理念等六大理念,分析被害人权利保护加强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第四章是被害人诉讼主体地位的正当化分析,分别从宪法精神、刑法实质、制度目的、诉讼构造等方面进行阐述。第五章是被害人现行诉讼地位和权利的立法例分析,用世界的眼光来审视被害人权利保护,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第六章是中国被害人权利保护现状及改革思路,分析问题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在中国的法治土壤中怎样让被害人的权利保护更加完善,此乃本文的落脚点,亦是本文的重心所在。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被害人的含义剖析和历史嬗变
  • 第一节 被害人的含义及特征
  • 一、合法权益遭受犯罪侵害性
  • 二、诉讼的当事性
  • 三、与诉讼结局的利害关系性
  • 第二节 被害人地位的历史嬗变
  • 一、被害人黄金时期:制裁者之地位—→犯罪起诉者之地位
  • 二、被害人衰退时期:证据客体
  • 三、被害人复活时期:程序实质参与者
  • 第二章 近现代的被害人保护运动
  • 第一节 世界范围内的被害人保护运动
  • 第二节 美国的被害人权利运动
  • 一、美国被害人权利运动概览
  • 二、美国被害人权利运动引起的两个制度模式
  • 三、美国被害人联邦宪法修正案之争
  • 第三章 被害人保护的理念
  • 第一节 人权法治理念
  • 第二节 诉讼正义理念
  • 第三节 司法和谐理念
  • 第四节 加害禁止理念
  • 第五节 程序参与理念
  • 一、全程性
  • 二、实质性
  • 三、充分性
  • 四、自主性
  • 五、及时性
  • 第六节 认同政治理念
  • 第四章 被害人诉讼主体地位的正当化分析
  • 第一节 宪法精神奠定了被害人主体地位的最高基础
  • 第二节 刑法实质传递了被害人主体地位的天然本性
  • 第三节 制度目的体现了被害人主体地位的内在需求
  • 第四节 诉讼构造缔造了被害人主体地位的生存环境
  • 一、控辩审三方结构的解读——结构的包容性和迁移性
  • 二、被害人当事人诉讼权利行使的受制约性
  • 三、赋予被告人与被害人当事人诉讼权利本原的非对立性
  • 第五章 被害人现行诉讼地位和权利的立法例分析
  • 第一节 国际上的被害人保护制度
  • 第二节 被害人处于当事人地位的代表性国家
  • 一、俄罗斯
  • 二、法国
  • 三、德国
  • 第三节 被害人处于证人地位的代表性国家
  • 一、英国
  • 二、美国
  • 三、日本
  • 第四节 总结
  • 一、政策立足点
  • 二、立法特色
  • 三、改革目标考量
  • 第六章 中国被害人权利保护现状及改革思路
  • 第一节 中国被害人的地位及诉讼权利保护现状
  • 一、立案阶段
  • 二、侦查及审查起诉阶段
  • 三、审判阶段
  • 第二节 中国被害人保护制度性缺陷及改革思路
  • 一、知情权
  • 二、参与权
  • 三、法律帮助权
  • 四、救济权
  • 五、精神损害赔偿权
  • 六、国家补偿权
  • 七、社会保障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刑事被害人保护的系统性建构[J]. 北外法学 2019(02)
    • [2].论以被害人保护为中心的修复性司法[J]. 财经政法资讯 2009(06)
    • [3].食品安全犯罪研究——以被害人保护与救济为视角[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8(09)
    • [4].浅析刑事被害人保护制度[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07)
    • [5].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被害人保护的实证考察及体系化构建[J]. 中国检察官 2020(15)
    • [6].域外老年被害人保护的比较与启示[J]. 理论视野 2018(11)
    • [7].论恢复性司法模式下被害人的诉讼参与[J]. 河北学刊 2011(03)
    • [8].权利平衡视野下的被害人保护[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 [9].论台湾地区犯罪被害人保护法对大陆立法的借鉴意义[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2)
    • [10].犯罪被害人保护立法初探[J]. 法制与经济 2016(04)
    • [11].中国被害人保护制度建立的展望——以恢复性司法为视角[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3)
    • [12].在正义与非正义之间徘徊——刑事被害人保护制度探析[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 [13].两岸比较视野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被害人保护[J]. 人民检察 2019(14)
    • [14].公诉案件被害人保护制度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29)
    • [15].浅谈刑事诉讼法中被害人保护法律规定的完善[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9(04)
    • [16].恢复性正义视角下的刑事被害人保护若干问题研究[J].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2008(10)
    • [17].刑事被害人保护的反思与进路[J]. 知与行 2016(04)
    • [18].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虚假陈述[J]. 法制博览 2015(16)
    • [19].被害人保护在德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的发展——永无止境的发展史[J].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2010(02)
    • [20].美国强奸案被害人保护规则发展及启示[J]. 人民法治 2017(03)
    • [21].恐怖主义犯罪中被害人的保护和救济[J]. 法制与社会 2015(25)
    • [22].刑事被害人保护问题解构[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2)
    • [23].人权保障理念下的刑事被害人保护[J].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7(02)
    • [24].我国大陆地区刑事被害人保护制度论纲[J]. 时代法学 2014(02)
    • [25].论拐卖犯罪中的儿童被害人保护制度的完善[J].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4(05)
    • [26].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以刑事被害人保护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 2009(09)
    • [27].我国刑事被害人保护不力之成因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08(10)
    • [28].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支持体系之回顾、反思与建构——基于服务集成的视角[J].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0(02)
    • [29].再论以检察院为中心刑事被害方救助机制之构建--以台湾地区被害人保护制度为启示[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 [30].论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虚假陈述[J]. 法制博览 2016(12)

    标签:;  ;  ;  ;  

    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及权利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