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上海浦东200120
摘要:通过对防水相关图集、规范和现场实际施工工序的了解,综合现有的管桩桩头防水做法,对桩头防水的施工工序进行了改进,主要体现在卷材防水附加层做法、取消卷材上翻、桩头与底板结合处密封。但改进后的方法并没有完全避免桩头防水做法的复杂性,更适合于做防水样板的展示。
关键字:桩头防水;防水样板;防水附加层;卷材接缝密封;JS涂料包桩头
正文:
首先,《地下建筑防水构造》10J301中关于桩头防水只给出了做法却并没有具体的施工工序,再结合网络广泛传播的版本,发现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桩头防水的做法虽然大体相似,实际却略有不同,而且桩头防水属于隐蔽工程、且安排的施工工期也较为短暂,所以在大多数条件下并没有列为检查重点,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桩头防水被忽略的情况。而图集中的标准做法一般只会在单独的样板展示中看到,但由于其中部分工序的复杂性,这种标准很难在大范围施工中得到普及。因此,通过对《地下建筑防水构造》、《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8108-2008及网络资料中关于预制管桩桩头防水及地下防水相关做法的学习,简化了标准做法中的部分工序的同时对其进行了改进,但由于个人知识的局限性,此种做法只做讨论学习使用。
标准做法:
桩头圆环阴角处防水附加层做法
标准做法是国家标准的通用做法,也是各个不同版本的母本,但规范中要求桩头防水材料要与垫层防水层连为一体,在实际施工中垫层防水层一般为二级防水要求,设计时普遍选择双层防水卷材。为了更好的说明标准做法的施工工序,也为了将几种不同的做法相比较。现在我们设定一个普遍性的前提条件:选择预制管桩的桩头作为对象,桩头伸出垫层10cm,垫层防水层选用双层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通过上图可知,桩头防水的标准做法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桩身周边:垫层清理→水泥基渗透结晶性防水涂料→两道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结合处密封膏密封→隔离层→防水保护层;第二部分,桩头:桩头清理→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20厚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标准做法中存在两道防水附加层,但图中没有显示、也没有文字说明做具体做法,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桩身与垫层结合处为环形阴角、附加层的贴合存在难度。
现场简化做法:
现场简化做法一般就是将标准做法简化,以此节约成本和缩短施工工期。例如:桩头处理→阴角处做直角抹灰→涂刷水泥基渗透水晶防水涂料→垫层防水层做至管桩周边→满刷聚氨酯防水涂料。由于预制管桩桩芯都会浇灌微膨胀混凝土且灌注深度一般≥2m,而且地下室底板一般采用抗渗混凝土,所以这种防水做法有一定的依据,但由于这类简化做法未得到试验证实且施工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多有不同,实际的防水效果得不到保证。
改进做法:
预制管桩在主楼处一般为筏板基础,筏板底部与垫层中间会有设计做法。在桩头部位应注意以下几点。1.桩头部位的防水不应采用柔性防水卷材,也不宜采用一般涂膜类防水(如类似聚氨酯类涂膜防水)。2.采用的防水材料应能承受在施工过程中钢筋处于变位时,防水层应紧密的与钢筋黏结牢固,同时应保持在动态变位过程中也不致断裂,而且能起到桩头与底板新旧混凝土之间界面连接的作用,同时要解决桩基与底板结构之间粘结强度和桩头本身的防水密封以及和底板垫层大面防水层连成一个连续整体,使其形成天衣无缝的防水层。
综合上述做法和分析,我对桩头防水做法进行了改进和补充,虽然略显复杂,但相对标准做法来说施工工序更加明确,比较适合做防水样板的展示。下面我对这种方法做出说明:
桩头圆环阴角处防水附加层做法
施工工序:
桩头处防水做法:桩头清理→水泥基渗透结晶性防水涂料→20mm厚JS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涂料。
桩头周边处防水做法:基层清理→水泥基渗透结晶性防水涂料→防水附加层→底板防水层→防水保护层。
这种改进做法对防水附加层的做法进行了详图展示,更方便指导施工;且整体防水
效果好、容易操作,成品展示也比较美观。既可以用于实际施工也可以用于防水样板展示。
参考文献:
[1]《地下建筑防水构造》10J301
[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8108-2008
[3]《桩头防水施工工艺》https://wenku.baidu.com/view/36b5c06cd4d8d15abf234ea6.html
[4]《PHC管桩桩头防水处理》(贴吧)http://bbs.co188.com/thread-900823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