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铁路和港口,这两种工业化时代的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近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至关重要。近代徐连经济区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即肇始于东陇海路及其附属终端吞吐港的诞生。路、港的筹筑、面世充满了曲折、坎坷。但路港一体格局的影响又是历史性的,巨大而深远,是徐海地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拐点”。其历程对今天和未来本区的进一步而言,仍不无相当的启示意义。本文运用经济学、历史学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首先,详尽分析了变革中的徐海地区区域发展状况,接着,在解剖史料、梳理史实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东陇海路及其附属港口艰难的面世过程,特别是当时激烈的路线之争,在此基础上,以路港一体为中心,全方位探讨和论析了路、港的多维影响,最后,对徐连经济区实现振兴的路径选择提出了一点肤浅的看法。
论文目录
中文提要Abstract绪论一、选题缘起及意义二、研究动态三、基本思路四、创新与不足第一章 萌而不发:区域经济学视域下的徐海地区第一节 近代经济区的一般特征一、经济区的内涵二、与铁路、港口的关系第二节 迈入近代的徐海地区区域分析一、客观前提的基本具备二、有效交通的极端匮乏第二章 要素生成:路港一体格局的形成第一节 东陇海路展筑构想的提出第二节 终端港选址的抉择和南北两线的争议一、争议的背景:津镇改线与苏路北线展筑计划的变化二、争议的过程:从开始、达高潮、至尾声三、一点认识第三节 东陇海路和连云港港的艰难完竣一、大浦港的利用和淤塞二、台赵支线的展筑三、连云港的艰难建设第三章 东西通达:路港一体与徐连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第一节 现代港口城市的崛起一、城市重心的东移二、渔业经济的振兴三、服务业的繁荣四、思想观念的进步第二节 港口贸易的勃兴一、以连云港为中心的埠际贸易的肇始二、海陆联运的创办三、进出口贸易的兴旺第三节 铁路发展轴的形成一、徐州城市的发展二、城镇发展轴的出现三、工商业的初兴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嬗变第四章 两路一港:通连(海)铁路的再兴筑——徐连经济区南向通达性提升的探索第一节 矛盾的存在:区位高地与经济峡谷一、出现:近代经济低谷局面的确立二、发展:淮海经济区的塌陷第二节 “欠发达”的另一种解释:南向铁路建设的滞后与上海辐射力的微弱第三节 路径选择:兴筑通连(海)铁路一、南京国民政府的通海铁路展筑计划二、再筑通连(海)铁路的必要性余论附录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后记详细摘要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近代论文; 徐连经济区论文; 东陇海路论文; 连云港论文;
近代徐连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研究 ——以路、港的筹筑为中心的考察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