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涵理论研究 ——从《墨经》到《制约逻辑》

蕴涵理论研究 ——从《墨经》到《制约逻辑》

论文摘要

蕴涵是逻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它的意义的不同理解和把握,会导致对推理前后件之间关系的不同说明与刻划,并最终导致性质和功能有别的不同逻辑系统的构建和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说,蕴涵的演进构成了整个逻辑科学尤其是现代逻辑发展的历史。不同的逻辑系统尽管在形式上有某种可对译性,但仍可依据其所奠基的“蕴涵”理论的不同而体现其实质的特异性。如海丁(Heyting)的直觉主义命题逻辑系统H通过所谓的“哥德尔转换”可以在经典逻辑中获得新的解释,并且,通过一定的程序,直觉主义命题逻辑还可以在模态系统S4中得到解释。然而,直觉主义命题系统通常被认为是经典命题系统的真子系统,S4被认为是经典命题系统的扩充系统。于是问题产生了:经典命题系统、直觉主义命题系统和S4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进而,推理前后件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各种蕴涵理论是否清晰而恰当地刻画了推理前后件之间的关系?不同的逻辑系统之间的可比性到底体现在哪里?真正的充分条件关系究竟是函数的还是非函数的?推理的构成要素有哪些,或者说推理如何可能?笔者不仅拟从逻辑哲学层面回答上述问题,从逻辑史的角度去区分、澄清和阐明不同意义的蕴涵及其相互关系,并且,力图澄清关于制约逻辑的一些重要事实,主要涉及蕴涵怪论问题、制约逻辑的元逻辑思想及其相关问题、所谓的“必然与可能互制”问题、“1=0”问题、“形式的可译性与实质特异性”问题、“第一独立性的实施”与“内涵科学分析法”问题等。通过对各种“蕴涵”理论的考察,探求一种能够清晰而恰当地刻划充分条件关系的“蕴涵”理论。提出作者的一些粗浅认识以求教于学界贤达、同仁。研究可得出如下观点或初步结论:推理前后件之间必定满足充分条件关系,具有第一独立性:充分条件关系不是函数关系;推理必须满足“可以推”、“需要推”和“不循环”等要求;两个独立性是推理能从已知获取新知的逻辑根据;王浩教授关于蒯因NF系统和ML系统一致性的证明结论“若NF一致,则ML一致”足以说明表示充分条件关系的“若…,则…”之间存在第一独立性(迄今,NF和ML的一致性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亦即,其一致性既没有得到证明,也没有被否证。王浩教授在并不知道命题“NF一致”之真假,也不知道命题“ML一致”之真假的情况下,却事实上确立了命题“若NF一致,则ML一致”为真,包含在充分条件关系中第一独立性在这里简直是明若观火!)。形式上的可译并不意味系统间的等价;制约逻辑命题演算Cm系统与相干逻辑命题演算R系统事实上不等价;没有量词的制约逻辑名词演算Cn系统与带量词的相干逻辑谓词演算系统RQ系统绝对不等价。A、B二形式系统“绝对不等价”是指:在不改变A、B的形式语言的条件下,任意改变A、B的公理和规则,均不能使A、B等价。A、B的差异不是在公理、规则这个层次上,而是在形式语言这个层次上,亦即,对A、B的形式语言作出纯语构(不顾及语义)对照,A、B的形式语言中的式未必能互相对译:A的式对译后可以不是B的式,或者,B的式对译后可以不是A的式。以下指责不成立,是对制约逻辑的误解或曲解:制约逻辑不可能定义“必然”、“可能”这类概念;制约逻辑名词演算Cn系统可以证明“可能”与“必然”互制;制约系统包含“怪论”;关于初等数论的形式系统N可以证明1=0,而N的第一条公理就是1≠0,所以N是不一致的(即矛盾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蕴涵及其类型
  • 二、蕴涵的演进
  • (一) 实质蕴涵和形式蕴涵
  • (二) 严格蕴涵
  • (三) 相干蕴涵和衍推
  • (四) 直觉主义蕴涵
  • 三、充分条件与制约关系
  • (一) 充分条件关系的古今考察
  • (二) 制约关系与“两个独立性”
  • 1. 两个独立性
  • 2. 制约关系
  • 3. 制约系统概览
  • 四、实质蕴涵与推理
  • (一) 推理式的根本特征
  • (二) 推理如何可能——罗素不相容性与演绎法理论批判
  • 五、蕴涵怪论及其历史意义
  • (一) 蕴涵怪论及其定义
  • 1. 蕴涵怪论的语义定义
  • 2. 蕴涵怪论的语构定义
  • (二) 蕴涵怪论的排解
  • (三) 蕴涵怪论产生的历史意义
  • 六、关于制约逻辑的一些讨论
  • (一) 关于制约逻辑的元逻辑思想问题
  • 1. 关于“两独”与“两依”
  • 2. 把清水搅混的几种手法
  • 3. 坚持实事求是的纯学术讨论
  • (二) 制约逻辑与相干逻辑
  • 1. 相干逻辑与相干蕴涵
  • 2. 制约逻辑与制约关系
  • 3. 选言推理与制约逻辑解决方案
  • 4. 制约逻辑与相干逻辑殊异
  • (三) 关于《制约逻辑》中几个形式系统的讨论
  • 1. 关于“必然”、“可能”
  • 2. 关于“几个结果的证明”(如“1=0”)
  • 3. 小结
  • 七、“第一独立性”与内涵科学分析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相干逻辑R中合取的解释[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2].相干蕴涵和情境信息理论中的制约关联[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 [3].相干否定与经典否定[J]. 逻辑学研究 2010(01)
    • [4].相干逻辑的情境论解释[J]. 逻辑学研究 2013(04)
    • [5].论相干逻辑的研究方法[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 [6].弗协调逻辑与《金匮要略》“方证论治系统”[J]. 辽宁中医杂志 2010(07)
    • [7].信息流逻辑研究述评[J]. 贵州社会科学 2009(08)
    • [8].相干逻辑的产生及评价[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9)
    • [9].从相干逻辑看逻辑的可修正性[J]. 毕节学院学报 2011(03)
    • [10].知识蕴涵与其他蕴涵的关系[J]. 哲学动态 2012(03)
    • [11].相干命题逻辑系统R的一种演绎生成算法[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08(12)
    • [12].经典逻辑视野下的非经典否定[J]. 哲学动态 2010(07)
    • [13].一类非经典逻辑“否定”概念解析[J]. 哲学动态 2009(05)
    • [14].伟大而可爱的人——纪念沈有鼎先生诞生100周年[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15].弗雷格论条件与普遍性[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 [16].相关演绎逻辑与分析哲学悖论的消解[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17].一类命题逻辑的一般弱框架择类语义[J]. 逻辑学研究 2011(02)

    标签:;  ;  ;  ;  ;  ;  ;  ;  

    蕴涵理论研究 ——从《墨经》到《制约逻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