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红楼二尤故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红楼梦》,世俗性,超越性
红楼二尤故事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文[1](2013)在《明白还是糊涂——解读“红楼二尤”故事的一个角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成书方式等方面的原因,尤氏姊妹的故事在《红楼梦》中相对集中和独立。在小说第63—69回中,"明白"与"糊涂"是作者用以评价人物的一对判语,其标准则是二尤等人物在人生态度上的世俗性和超越性的不同。这恰与真假、清浊、情淫等《红楼梦》的整体构思范畴形成了二元化的价值对应关系。(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3年11期)
[2](2008)在《红楼影视上演“叁国演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日前,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中国红楼梦学会、北京万众盛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红楼梦经典故事系列电影暨《红楼二尤》在北京正式启动。中国(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影报》期刊2008-07-03)
秦淮梦[3](2007)在《也谈“红楼二尤”故事时序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红楼梦》第57回至70回的编年时序进行研究,发现红楼二尤故事发生在宝玉十五岁那一年。包括庚辰本所缺的第64、67回,曹雪芹将原属于《风月宝鉴》的二尤故事移植剪贴到《红楼梦》中。其时序还是十分清晰的。如:贾敬宾天于四月廿七、其灵柩五月初四入城,六月初叁贾琏偷娶尤二姐,贾珍、贾琏“二马同槽”之夜离贾敬宾天两个月,在六月廿七日,尤叁姐应自刎于贾母生辰日的第二天八月初四,尤二姐当自尽于腊月十五夜至十六凌晨……,红楼二尤故事时序虽用暗笔但历历分明,且与后四十回前后呼应。(本文来源于《红楼梦学刊》期刊2007年04期)
卜喜逢[4](2007)在《“红楼二尤”故事时序问题试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红楼二尤”故事的时序进行整理,在为“红楼二尤”故事列时序表的基础上,总结出四处明显的时序错乱。通过对这些错乱的思考,得出: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并不是逆叙,也非因为增写了六十八、六十九回,而是曹雪芹在重新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作为素材,剪贴了原本属于《风月宝鉴》里的“红楼二尤”故事,用黛玉、宝钗、宝玉等人的故事来进行穿插,并加以修改,使该段文字在情节上完整化。但因《红楼梦》本身是一部没有完成的小说,对该部分的修改并没有完成,所以遗留下了这些矛盾。(本文来源于《红楼梦学刊》期刊2007年02期)
卜喜逢[5](2007)在《从“红楼二尤”故事看《红楼梦》成书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通过对文本矛盾的解读入手,从“红楼二尤”故事的内容、时序、叙事风格等展开论述,认为其中存在着诸如时序上的矛盾、叙事风格的不统一等诸多矛盾。这些矛盾是由《红楼梦》的写作中存在“剪贴”这一过程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曹雪芹将《风月宝鉴》中的“红楼二尤”故事剪贴到《红楼梦》之中来,并弱化了其中的风月笔墨,对其中的时序也加以重新排列,加写了与黛玉、宝钗等有关的故事情节,使“红楼二尤”故事融入到今本《红楼梦》中。但是这些工作并没有完成,于是就导致了《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六十七回晚出这一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期刊2007-03-01)
红楼二尤故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日前,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中国红楼梦学会、北京万众盛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红楼梦经典故事系列电影暨《红楼二尤》在北京正式启动。中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楼二尤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1].王佳文.明白还是糊涂——解读“红楼二尤”故事的一个角度[J].青年文学家.2013
[2]..红楼影视上演“叁国演义”[N].中国电影报.2008
[3].秦淮梦.也谈“红楼二尤”故事时序问题[J].红楼梦学刊.2007
[4].卜喜逢.“红楼二尤”故事时序问题试探[J].红楼梦学刊.2007
[5].卜喜逢.从“红楼二尤”故事看《红楼梦》成书过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