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合并之诉研究

预备合并之诉研究

论文摘要

法谚曰:有权利必有救济。在程序上能够得到及时救济的权利才是完整和有保障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纠纷也随之增加,请求权竞合的案件不可避免地大量出现。在司法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能够通过适当的程序让当事人的权利得到及时的救济,成为民事诉讼法急需解决的问题。预备合并之诉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途径,它是指,原告基于对事实的不知或举证的不能,在起诉时向法院提出两个或以上的相互矛盾的请求,请求法院按照其指定的顺序对多个请求进行审理的诉。它具有节约诉讼成本、保障裁判统一、实现实体公正、保护当事人诉讼处分权的功能。因此,有必要为当事人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使其多个竞合的请求能够通过正当渠道进入程序。出于以上考虑,综合考量国外理论界对预备合并之诉的研究,笔者运用比较分析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预备合并之诉的内涵、功能、分类等基本理论作以探讨,并结合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对合并之诉的规定和审理规定,对我国预备合并之诉提出了一些构想。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结合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对预备合并之诉的涵义作以界定,并将其与相邻概念辨析以求使其内涵更加明确。其次,对预备合并之诉进行分类,进一步明确其外延。再次,明确预备合并之诉中诉讼标的应采用的学说,为研究预备合并之诉奠定理论基础。最后,针对预备合并之诉在审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作以归纳。文章在充分考量了国外关于预备合并之诉问题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对预备合并之诉的基本理论问题做出了全面的探讨。文中占用大段的篇幅阐述预备合并之诉的基本理论问题,为深入研究预备合并之诉和将此此制度列入立法视野奠定了理论基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预备合并之诉概述
  • 1.1 预备合并之诉涵义界定
  • 1.1.1 英美法系国家对预备合并之诉的涵义界定
  • 1.1.2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对预备合并之诉的涵义界定
  • 1.1.3 预备合并之诉与相邻概念辨析
  • 1.2 预备合并之诉的特征
  • 1.2.1 预备合并之诉的预备性
  • 1.2.2 预备合并之诉的合并性
  • 1.2.3 预备合并之诉的排斥性
  • 1.3 预备合并之诉的功能
  • 1.3.1 有利于节约诉讼成本
  • 1.3.2 有利于保障裁判的统一
  • 1.3.3 有利于实现民事诉讼的实体公正
  • 1.3.4 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诉讼处分权
  • 2 预备合并之诉的分类
  • 2.1 主观预备合并之诉
  • 2.1.1 主观预备合并之诉的含义
  • 2.1.2 主观预备合并之诉特点
  • 2.1.3 主观预备合并之诉的合法性分析
  • 2.2 客观预备合并之诉
  • 2.2.1 客观预备合并之诉含义
  • 2.2.2 客观预备合并之诉的种类
  • 3 预备合并之诉的诉讼标的
  • 3.1 有关预备合并之诉的诉讼标的学说
  • 3.1.1 “旧实体法”说
  • 3.1.2 诉讼法说
  • 3.1.3 “新实体法”说
  • 3.2 预备合并之诉标的应采的用学说
  • 3.3 预备合并之诉标的对既判力的影响
  • 4 预备合并之诉审理中的问题
  • 4.1 预备合并之诉在诉讼系属上的效果
  • 4.1.1 先诉有理由时,后诉的诉讼系属的消灭时间
  • 4.1.2 先诉上诉时,后诉的诉讼系属状况
  • 4.2 一审法院的审理
  • 4.2.1 一审中,先诉和后诉的审理顺序
  • 4.2.2 先诉有理由时,对后诉的处理
  • 4.3 二审中不同情况的处理
  • 4.3.1 先诉胜诉,后诉未作判决
  • 4.3.2 先诉败诉,后诉胜诉
  • 4.3.3 先诉与后诉均败诉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日本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对我国的启示——基于日本《民事诉讼法》第92条的改正[J]. 电子知识产权 2019(12)
    • [2].“异步审理”模式与传统民事诉讼法的衔接路径探析[J]. 法制博览 2020(04)
    • [3].浅议我国民事诉讼法协议管辖制度[J]. 法制博览 2020(06)
    • [4].电子诉讼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应对思考[J]. 法制博览 2019(14)
    • [5].民事诉讼法比较研究方法论——对民事诉讼法比较研究中若干关联因素的思考与分析[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9(06)
    • [6].论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电子数据的应用[J]. 法制与社会 2019(33)
    • [7].以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为轴心的民事诉讼法教学改革——以玉溪师范学院法学院问卷调查分析为例[J]. 法制博览 2019(34)
    • [8].民事诉讼法修改与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J]. 法制博览 2018(17)
    • [9].中国民事诉讼法立法四十年[J]. 法学 2018(07)
    • [10].刍议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的协同构建[J]. 人民法治 2018(17)
    • [11].电子诉讼潮流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应对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18(30)
    • [12].基于新《民事诉讼法》背景下当事人协议选择境外法院问题研究[J]. 法制与经济 2018(10)
    • [13].新《民事诉讼法》视野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效果的强化[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7(01)
    • [14].民事诉讼法诚信原则的建构和完善[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02)
    • [15].《中国民事诉讼法重点讲义》[J]. 中国大学教学 2017(05)
    • [16].朝鲜民事诉讼法修改动向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7(23)
    • [17].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的协同构建分析[J]. 法制博览 2017(16)
    • [18].民事诉讼法的另岸风景——读《美国民事诉讼法》[J]. 出版广角 2015(01)
    • [19].论新民事诉讼法框架下的小额诉讼程序[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5(01)
    • [20].新民事诉讼法视域下证据收集制度的完善[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6)
    • [21].民事诉讼法下行为保全制度适用探析[J]. 法制博览 2015(13)
    • [22].浅析日本民事诉讼法中的“有序与效率”式审理[J]. 法制博览 2015(19)
    • [23].浅析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现代化实践之路[J]. 法制博览 2015(21)
    • [24].浅析改革开放30年的民事诉讼法学[J]. 赤子(上中旬) 2015(19)
    • [25].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的协同构建探析[J]. 智富时代 2018(12)
    • [26].高等学校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5(18)
    • [27].追求完美——以2017年民事诉讼法修改为议论中心[J]. 民事程序法研究 2017(02)
    • [28].论民事诉讼法第三人制度在仲裁法中的适用[J]. 山西青年 2017(02)
    • [29].意大利民事诉讼制度基本原则[J]. 私法研究 2016(01)
    • [30].韩国小额诉讼制度的考察[J]. 司法改革论评 2016(02)

    标签:;  ;  ;  ;  

    预备合并之诉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