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格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治政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问题日益突出,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城乡发展失衡导致的城乡差距扩大化、地区发展失衡导致的地区差距扩大化、劳资之间的利益冲突、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和社会利益分化剧烈、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复杂,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对我国政府的现有职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与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要的热点话题。正确认识和把握二者的关系,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切实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对深化经济体制及政治体制改革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具体来说,政府职能的转变要理顺三方面的关系:一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即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二是不同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三是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与协调的关系。由此来构建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的和谐;政府与政府间的和谐;政府内部不同部门间的和谐。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引言1.1 问题的提出1.2 文献综述1.3 论文研究思路第2章 和谐社会2.1 和谐社会内涵的理解2.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第3章 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不和谐因素分析3.1 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不和谐因素3.1.1 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3.1.2 收入分配差距带来的利益矛盾突出3.1.3 地区发展失衡导致的地区差距扩大化3.1.4 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3.1.5 政府提供的公共事业类公共产品不足3.1.6 政府提供的环境保护类公共产品不足已影响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3.2 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不和谐因素的原因分析3.2.1 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职能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3.2.2 政府从事私人产品经营,造成公私角色的错位3.2.3 政府行使产业政策不当,造成政府对企业经营管理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过度干预和过多介入3.2.4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尚未建立起来,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3.2.5 行政观念转变滞后,严重阻碍了政府职能转变第4章 转变政府职能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4.1 转变政府职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4.2 转变政府职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第5章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5.1 理顺政府与政府的关系,实现政府之间的和谐5.1.1 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关系,实现中央与地方的和谐5.1.2 理顺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政府部门的和谐5.2 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和谐5.2.1 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5.2.2 建立和健全利益协调机制5.2.3 创建服务型政府结束语致谢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政府职能论文; 转变论文; 和谐社会论文; 构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