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藏公路(西藏境内)泥石流防治研究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赵鹏辉,李俊杰,叶唐进,薄雾[1](2021)在《轻小型无人机遥感在高山峡谷区山地灾害应急监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高山峡谷区频发的山地灾害易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对下游城镇和重要基础设施影响极为严重。复杂的地形地貌环境中无法找到合适起降场地、航线规划不准、操作复杂等因素极大地限制了专业级无人机遥感系统在该区域的应用。针对高山峡谷区山地灾害发生后观测数据获取困难局面,探索将轻小型无人机应用于灾害应急监测。以藏东南深切峡谷地区102滑坡群2#滑坡、古乡沟泥石流为例,介绍了轻小型无人机遥感数据快速采集流程。基于航测影像数据对灾害现场进行三维模型快速重建,并将建模结果与三维激光点云模型对比,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应急条件下基于轻小型无人机的山地灾害三维模型精度在分米级,平面方向精度高于高程方向,最大误差率低于9.7%。作为一种数据快速获取方法,可将其应用到山地灾害应急监测领域。
赵东亮[2](2021)在《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文中指出如何降低承灾体脆弱性已成为国际社会可持续性科学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青藏高原作为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影响最深的地区,其对外部扰动有着极强的脆弱性,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利于自然灾害发育,灾害风险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持续增加。研究该地区承灾体脆弱性对于高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利用统计数据与空间栅格数据建立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数据库,然后基于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模型框架,从数据库中遴选出人口密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密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密度、每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价值系数、多年平均气候侵蚀力指数、不同植被类型恢复力系数等26项指标、15项因子,分别从暴露度、敏感性、应灾能力(恢复力)三个维度构建该区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定量测度社会、生态脆弱性,在此基础上集成承灾体综合脆弱性。最后,运用变异系数法、变化斜率法等分析各县域2000~2017年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特点,预测其变化趋势;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Getis-Ord Gi*热点探测、趋势面分析等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区内承灾体脆弱性空间分布特点及影响机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减灾对策,希冀为区内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分布总体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极度与高度综合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中部、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区腹地等地;极度与高度社会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等地。(2)LISA和热点探测结果显示:青藏高原综合脆弱区呈“多核状”,出现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四个高脆弱性热点核心区,青南高原、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以及塔里木盆地周缘三个低脆弱性冷点核心区;社会脆弱区呈“单核状”,分布在河湟谷地;生态脆弱区呈“散点状”,分布在青南高原、羌塘高原等部分地区。(3)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模式方面:羌塘高原呈“高-高”模式、拉萨地区呈“高-中高”模式,其中,河湟谷地、共和县、贵南县、曲水县等为“社会脆弱导向型县域”;治多县、嘉黎县等为“生态脆弱导向型县域”。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部分县域为社会-生态脆弱性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脆弱区,而拉萨地区当雄县、尼木县、堆龙德庆县、林周县、浪卡子县、洛扎县是“高度暴露-中低度敏感-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为高原上最为脆弱的区域,是今后重点防范区。(4)脆弱性子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极度与高度综合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川西高原、拉萨地区、雅鲁藏布江中下游、青藏高原云南部分等地,其中云南泸水市、福贡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为高社会-生态暴露重叠区,成为高原极度暴露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川西高原东部边缘、拉萨地区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甘南高原、川西高原、青藏高原云南部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等地。极度与高度综合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昆仑山、羌塘高原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其中治多县、杂多县、曲麻莱县、玛多县是社会-生态敏感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敏感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柴达木盆地东部至祁连山一带、川西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微度和低度综合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至喜马拉雅山北坡大片区域,其中羌塘高原和青南高原玛多县是低应灾能力-恢复力重叠区,是高原上极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微度和低度应灾能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藏南谷地、横断山脉腹地、喜马拉雅山等地;微度和低度恢复力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西部等地。(5)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方面:2000~2017年,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整体由北向南逐渐降低;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均值()由0.388降至0.289,呈利好发展态势;其间脆弱性空间差异度逐年缩小,但在2012年后有所增大;西宁市、拉萨市、昌都县周边县域脆弱性迅速降低。到2017年,高原上绝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低脆弱区。德格县、玉树市、那曲县、南木林县四县属于低暴露脆弱区,是最脆弱区。未来脆弱性将增大的地区位于羌塘高原西部、河湟谷地、青南高原、共和盆地,其中青南高原和羌塘高原西部将显着增加,是重点防范区。
徐正宣,张利国,蒋良文,王科,张广泽,冯涛,王栋,宋章,伊小娟,王哲威,林之恒,欧阳吉,张晓宇[3](2021)在《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工程地质环境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文中指出为全面掌握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沿线区域工程地质环境,查清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建设施工和通车运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归纳总结各阶段勘察设计、科研专题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工程地质环境,系统分析了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铁路减灾选线原则,以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工程对策建议、施工和运营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及研究重点。结论表明:1)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具有显着的地形高差、强烈的板块活动、频发的山地灾害、敏感的生态环境、恶劣的气侯条件、薄弱的基础设施等六大工程环境特征,也是工程建设面临的六大挑战;具有工程建设环境极其恶劣、铁路长大坡度前所未有、超长深埋隧道最为集中、山地灾害防范任务艰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大五大工程建设难题;具有高原高山峡谷区地理数据快速准确获取难、地质灾害早期识别评估难、超级工程与物流保障难、生态环境风险大、重大工程建设及防控风险大等"三难两大"风险。2)研究区域属大型滑坡、冰川泥石流、冰湖溃决等山地灾害的集中区和易发区,并且各类灾害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易形成链生性灾害;研究区域内的活动断裂与高烈度地震、高地应力、高地温、高压涌突水等多场耦合下的深埋隧道重大不良地质发育,影响和制约铁路工程选线及工程建设。3)采用"空天地"综合勘察手段,查明研究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采用隧道穿越方式绕避大型复杂的浅表地质灾害;采用减少埋深、缩短长度、傍山靠河、走行于相对低温廊道、避开长大水平径流区等针对性工程措施,可有效应对浅表层及隧道不良地质问题。4)研究成果对川藏铁路的建设施工运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可为滇藏、中尼等铁路的勘察设计及建设施工提供参考。
孙聿卿[4](2021)在《川藏公路北线泥石流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川藏公路北线沿线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收集研究区环境背景、现有泥石流灾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遥感解译等手段研究川藏公路北线泥石流的孕灾背景、成灾条件;分析川藏公路北线泥石流的分布情况、发育特征、致灾特征,遴选研究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公路易损性评价指标;基于GIS平台,开展川藏公路北线泥石流风险评价。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对川藏公路北线沿线泥石流进行影像解译,收集研究区环境背景以及现有泥石流灾害资料,查明了区内泥石流的孕灾环境、成灾条件;整理野外考察资料,分析了区内泥石流空间分布情况、发育特征、致灾特征等;为后续风险评价奠定基础。2、基于证据权分析法,结合研究区泥石流孕灾环境和诱发因素选取关键因子,完成了公路沿线泥石流危险区划。结果显示,川藏公路北线沿线泥石流中高危险区占比达90%,主要分布在昌都地区、江达县城以及道孚、炉霍县境内。3、分析川藏公路北线泥石流的危害方式和公路构筑物的结构特性,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承灾体暴露性、属性特征、成灾恢复力三个方面,实现川藏公路北线公路易损性区划。结果显示,川藏公路北线沿线中高易损路段占比近65%,主要分布在昌都地区的如意乡、日通乡,江达县卡贡乡、德格县柯洛洞乡、甘孜县更知乡-侏倭乡路段、炉霍县至道孚县路段。4、综合致灾体泥石流危险性和承灾体公路易损性,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判模型,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川藏公路北线泥石流风险进行定量评价与区划。结果显示,川藏公路北线沿线中高风险路段占比大于60%,受泥石流影响较严重,主要分布在昌都地区、江达、德格附近以及道孚-炉霍路段。综上所述,从泥石流危险性和公路易损性两个方面对川藏公路北线沿线泥石流开展了风险评估,结合泥石流形成条件,进一步分析各路段风险等级的差异性。该项研究成果可为川藏既有线路的改造、整治,减灾防灾,泥石流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武辰爽[5](2021)在《基于GIS的川藏铁路林芝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藏铁路建设是新时代党实施治理西藏战略的重要措施,也是国家“十四五”的重点计划项目。它对于维护祖国统一,促进各民族团结,稳定我国边疆,对推动西部区域特别是川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林芝段由于受复杂的地貌地质影响和频发的地震、强降雨等极端情况,已经成为中国滑坡、泥石流及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为开展工程地质、线路方案等专题研究,并制定了有效可靠的工程技术措施,保障建设和运营安全,对该线路的地质灾害进行有效准确的危险性评价必不可少。因此,本文以川藏铁路林芝段为重点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勘察的实际情况,结合林芝地区的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条件,对研究区内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的发育特征和灾害控制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将模糊数学方法与层次分析模型在Arc GIS中结合使用,开展了林芝市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工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内地貌类型以喜马拉雅山横断山深谷区和雅鲁藏布江怒江中上游高山高原湖盆宽谷区为主,地形相对高差主要集中在180~1239m,海洋性冰川发育和丰沛的水系在该区域表现明显;整体而言,林芝市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层破碎,地壳活跃,构造背景是复杂的新生代缝合带,断裂构造极其发育,地震频发,区内以火成岩和变质岩为主,且其分布明显受地质背景制约,成为了全国地质灾害高险情区。(2)研究区内通过遥感解译和实地调研统计:滑坡66处、崩塌108处、泥石流224处,泥石流成为区内最主要的地质灾害,而且经常诱发崩滑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地质灾害分布特征为:主要沿雅鲁藏布江、怒江和察隅曲及其支流呈带状分布,尤其在与嘉黎—察隅、喜马拉雅南麓及雅江断裂带高海拔交汇处高频发生;以雨水型泥石流、冰川性崩塌滑坡为主,纵坡降较高,发生频率呈季节性,大多数均处于发育期;破坏形式以牵引式为主,导致灾害发生区产生落石、岩体等堆积物,中断道路,严重时阻断河流,产生堰塞湖,对沿途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影响。(3)本文对古乡泥石流、“102”滑坡和易贡崩滑三个典型地质灾害进行详细分析,确定采用模糊数学法和层次分析模型结合对研究区进行评价,选取了地貌、断裂带分布、年均降雨量等九个评价因子。通过数学模糊法建立评价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模型确定了各因素权重,初步得出林芝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最后通过谷歌地图和实际调查结果进行精度验证林芝段地质灾害风险性。其中极低和低风险地区约占四成,需加强预防;其余六成均为中高风险区,对灾害治理的管理与控制刻不容缓;具体为极高风险区空间分布主要位于主干河流的支流和介于与中风险区的过渡地带,高风险区主要分布集中在林芝地区北面,中低风险区全县分散分布;尤其是川藏线林芝段途径的朗县、米林县、巴宜区和波密县,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呈中等以上。(4)从定性结果来看,将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图与精度验证点叠加,灾害分布点位于中、高、极高风险区概率大。从定量角度出发,整体结果具有较好的精度与合理性,对灾害程度高的地区进行重点防治,可为区内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张菊[6](2021)在《冰川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冰川泥石流是一种特殊的地质灾害,其形成原因区别于一般降雨型泥石流,造成的危害比降雨型泥石流更严重。我国的冰川泥石流分布较广,其中,中巴公路是我国典型的亚大陆型冰川泥石流区,穿过之地自然条件恶劣,泥石流频发已成为中巴公路正常通行的最大阻碍。本文以中巴公路沿线冰川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在历史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冰川泥石流形成条件,建立冰川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中巴公路的冰川泥石流进行易发性评价。论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收集中巴公路(中国段)地区地质环境、气象和遥感影像资料,掌握中巴公路沿线泥石流的发育背景。(2)通过SWAT软件和遥感影像划分中巴公路沿线子流域;通过区域资料处理,分析中巴冰川泥石形成机制,从时空方面分析其分布特征,从泥石流规模、地貌形态和泥石流的形成分区等方面分析其发育特征。(3)根据中巴公路的孕灾环境和泥石流灾害特征,从地形地貌、水源和物源条件方面详细分析冰川泥石流形成的条件。其中重点突出冰川型泥石流与降雨型泥石形成条件的不同之处,即温度和冰碛物的影响。由此选取了流域面积、相对高差、坡度、主沟纵比降、七月均温、日最大降雨量、冰雪系数和冰碛物等8个评价指标,建立冰川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4)根据冰川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流域为评价单元,基于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中巴公路冰川泥石流进行易发性评价,最后得到中巴公路冰川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结果为:33个极易发、20个中度易发、28个轻度易发和4个不易发冰川泥石流。
黄勇,孟祥连,胡卸文,张利国,王哲威,杜世回,张文忠,陈兴强,罗锋[7](2021)在《雅安至林芝交通廊道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雅安至林芝地区的交通工程将会陆续规划建设。作为现今世界上地形地貌最复杂、构造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规划的川藏铁路交通廊道将跨七江穿八山、地形高差十分显着。分析研究表明,在高海拔、大高差、构造运动强烈、地壳快速隆起、河流急速下切的特殊地质背景下。交通廊道研究区呈现三高两强的地质特征:高烈度地震、高地应力、高地温及强烈发育深大活动断裂和强烈发育多样化地质灾害。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形成了高位崩塌滑坡、冰川泥石流、岩屑坡、岩堆、冰湖溃决及链生灾害等地表地质问题;在内动力地质作用下形成深大活动断裂、高烈度地震、高地温、高地应力岩爆和软岩大变形等深部地质问题。针对不同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必要研究分析其工程危害程度,通过规划设计前期的地质选线、合理的工程设置绕避或降低工程风险。同时,建议施工运营阶段,加强地质风险的超前探测、预报和监测预警,采用科学合理工程措施确保地质风险可控,为交通廊道线状工程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鲁建莹,余国安,黄河清[8](2021)在《气候变化影响下高山区泥石流形成机制研究及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范围内高海拔或高纬度山区(以下简称高山区),尤其高山冰川冻土急剧消退地区,广泛发育泥石流灾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高山区泥石流的现实危害和潜在风险日渐凸显。与其他环境条件下泥石流过程主要由降雨激发不同,高山区泥石流的暴发多受降雨和温度条件的共同影响,其形成机制更为复杂,预测预警十分困难,因此加强高山区泥石流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通过述评近期高山区泥石流起动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泥石流暴发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典型高山区泥石流事件成因,冰川冻土体消融破坏机制,以及冰碛土泥石流起动特征,认为未来高山区泥石流研究应加强高时空分辨率气象数据获取和物源动态变化分析研判,并从动力学机制层面进一步明晰高山区泥石流起动条件和发育过程。
何晶[9](2021)在《溃决洪水灾害链的风险评估 ——以“6.17”丹巴泥石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DB-IWHR溃坝洪水分析程序与Massflow数值模拟软件,以“6.17”丹巴泥石流事件中形成的梅龙堰塞湖为研究对象,计算溃口处流量过程,进行一维洪水演进计算,得到下游特征断面的洪水特征值,利用二维洪水演进模拟,得到洪水淹没范围,最后根据演进得到的淹没范围对下游区域进行溃坝洪水风险评估。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DB-IWHR程序进行溃口流量过程计算。选择不同溃决水位,制定不同的5种方案,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方案下的溃口流量过程曲线。其中最低溃决水位2100m,洪峰流量1974.02m3/s,洪峰到达时刻1.60h;最高溃决水位2160m,洪峰流量4107.53m3/s,洪峰到达时刻2.15h。几种方案相比较,起溃水位越高,其溃口处的峰值流量越大。2.对DB-IWHR进行敏感性讨论。以本案例中的方案2为对比方案,对淹没系数m、启动流速VC、侵蚀系数a、侵蚀系数b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得到在本案例中,淹没系数m对洪峰流量影响波动较大;启动流速VC对洪峰流量影响较小;侵蚀系数a影响程度有一个限值,限值内影响较小,以外洪峰流量波动较大;侵蚀系数b对峰值流量的影响相对来说较大。3.以溃口处的流量过程曲线为边界条件,进行一维洪水演进计算,在下游区域自梅龙沟口至丹巴县城段设置6个断面,最远处距离坝址17.8km,各方案下洪峰流量最大衰减率为0.11%,随着演进距离的增加,各方案下沿程洪峰流量逐渐减小。4.选取3种方案采用Massflow软件对溃决洪水演进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下游自梅龙沟至丹巴县城段的淹没范围及演进过程中流深、流速的变化。结果显示3种方案的淹没范围大致相同,20min时已过阿娘沟一村,150min时到达李龙村附近;沿程的流深及流速经历一个缓慢增长至峰值后迅速降到平稳值的过程,其中流深最大为13m,流速最大为12m/s。5.根据二维演进结果,以最大流深、最大流速、最大侵蚀深度为危险性指标,以研究区域的人口密度,GDP及土地利用类型为易损性指标,对下游自梅龙沟口至丹巴县城段进行风险评估。结果得到研究区内风险等级以低、中、高为主,其中低危险区占比79.99%,中危险区占比18.54%,高危险区占比0.47%,极高危险区占比为0。6.据本文的模拟结果显示洪水淹没区并未到达丹巴县城区域,但距离较为接近,出于安全考虑,在梅龙堰塞湖溃决后,对丹巴县城也应第一时间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张根,孙春卫,杨成业,文洪,张烜途[10](2021)在《帕隆藏布流域沟槽型雪崩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遥感手段解译帕隆藏布流域9 106处沟槽型雪崩灾害点,通过应用GIS方法结合ALOS高精度数字地形数据,统计分析了帕隆藏布流域沟槽型雪崩的分布规律,并对典型沟槽雪崩的地形地貌及结构等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帕隆藏布流域沟槽型雪崩发育明显的积雪区、运动区和堆积区,具有雪崩量大、运动速度快、冲击能量大、破坏力强等特征。(2)研究区沟槽型雪崩灾害分布呈从北到南、从东向西降低的趋势,集中分布在高海拔、森林覆盖率较低、狭窄陡峻的河谷岸坡上。(3)研究区沟槽型雪崩灾害分布在海拔3 200~5 700 m内,坡度在25°~50°之间,坡向在60°~132°、222°~288°范围内。
二、川藏公路(西藏境内)泥石流防治研究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藏公路(西藏境内)泥石流防治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轻小型无人机遥感在高山峡谷区山地灾害应急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基于航测影像的三维重建 |
1.1 基于SIFT的特征点提取 |
1.2 多视像点匹配 |
2 技术路线及主要设备 |
2.1 技术路线 |
2.2 主要设备 |
3 测区现场数据采集 |
3.1 典型灾害点选择及影像数据采集 |
3.1.1 102滑坡群2#滑坡 |
3.1.2 古乡沟泥石流 |
3.2 像控点的布设与坐标数据采集 |
3.3 三维激光点云数据采集 |
4 三维模型重建及精度评价 |
4.1 基于点参考的模型精度分析 |
4.2 基于面参考的模型精度分析 |
5 结论 |
(2)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脆弱性相关概念界定 |
1.3.1.1 自然灾害 |
1.3.1.2 承灾体 |
1.3.1.3 脆弱性 |
1.3.1.4 社会脆弱性 |
1.3.1.5 生态脆弱性 |
1.3.1.6 多灾种 |
1.3.2 国外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2.1 萌芽阶段(20 世纪20 年代至70 年代末) |
1.3.2.2 发展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至20 世纪末) |
1.3.2.3 提升阶段(进入21 世纪至今) |
1.3.3 国内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
1.3.3.1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尺度 |
1.3.3.2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方法 |
1.3.4 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及不足 |
1.3.4.1 脆弱性相关领域 |
1.3.4.2 单灾种风险评价领域 |
1.3.4.3 承灾体脆弱性领域 |
1.4 研究内容框架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青藏高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貌 |
2.1.2 河流水文 |
2.1.3 气候 |
2.1.4 植被土壤 |
2.2 青藏高原人口及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 |
2.2.2 社会经济 |
2.2.2.1 综合经济水平及结构 |
2.2.2.2 农牧业 |
2.2.2.3 工矿业 |
2.2.2.4 交通运输业 |
2.2.2.5 邮电通讯业 |
2.3 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概况 |
2.3.1 地震 |
2.3.2 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
2.3.3 雪灾 |
2.3.4 旱灾 |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构建原则 |
3.2.1.1 可操作性原则 |
3.2.1.2 完整性原则 |
3.2.1.3 科学性原则 |
3.2.2 构建过程 |
3.2.3 评价指标的解释 |
3.2.3.1 暴露度指标 |
3.2.3.2 敏感性指标 |
3.2.3.3 应灾能力(恢复力)指标 |
3.3 数据预处理 |
3.3.1 社会经济数据 |
3.3.2 生态数据 |
3.4 数据归一化处理 |
3.5 确定指标权重 |
3.6 脆弱性评价模型 |
3.7 脆弱性变化特征分析方法 |
3.7.1 变异系数法 |
3.7.2 变化斜率法 |
3.7.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3.7.3.1 Moran's I |
3.7.3.2 Getis-Ord Gi*热点探测 |
3.7.4 三维趋势分析 |
第四章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分析 |
4.1 社会脆弱性分析 |
4.1.1 各子系统社会脆弱性指数 |
4.1.1.1 暴露度分析 |
4.1.1.2 敏感性分析 |
4.1.1.3 应灾能力分析 |
4.1.2 社会脆弱性指数 |
4.1.3 年际空间差异分析 |
4.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及特征 |
4.2.1 社会脆弱性子系统时空演变 |
4.2.1.1 暴露度分析 |
4.2.1.2 敏感性分析 |
4.2.1.3 应灾能力分析 |
4.2.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 |
4.3 社会脆弱性趋势预测及空间异质性分析 |
4.3.1 趋势预测 |
4.3.2 空间异质性 |
第五章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综合分析 |
5.1 脆弱性子系统分析 |
5.1.1 暴露度分析 |
5.1.2 敏感性分析 |
5.1.3 应灾能力(恢复力)分析 |
5.2 脆弱性分析 |
5.2.1 社会脆弱性分析 |
5.2.2 生态脆弱性分析 |
5.2.3 综合脆弱性分析 |
5.3 脆弱性空间异质性分析 |
5.4 脆弱性三维趋势特征分析 |
第六章 问题与对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一:青藏高原各县域2000~2017 年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及子系统评价结果指数 |
(4)川藏公路北线泥石流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1.2.2 泥石流承灾体易损性评价 |
1.2.3 泥石流风险评价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2 川藏公路北线自然环境概况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位置与交通 |
2.1.2 气象与水文 |
2.2 地质环境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2.5 水文地质条件 |
2.2.6 人类活动 |
3 川藏公路北线泥石流特征 |
3.1 泥石流的分布特征 |
3.1.1 不同路段泥石流的分布特征 |
3.1.2 不同行政区划内泥石流的分布特征 |
3.1.3 不同构造单元内泥石流的分布特征 |
3.2 泥石流的发育特征 |
3.2.1 泥石流堆积扇发育特征 |
3.2.2 泥石流活动性特征 |
3.2.3 泥石流流体性质 |
3.3 泥石流对沿线道路的危害方式 |
4 川藏公路北线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4.1 公路概况 |
4.2 评价指标 |
4.3 评价方法 |
4.4 评价结果及分析 |
5 川藏公路北线公路易损性评价 |
5.1 泥石流对公路的损毁 |
5.2 公路损毁成因分析 |
5.3 易损性影响因素分析 |
5.4 评价指标 |
5.5 评价方法 |
5.6 评价结果及分析 |
6 川藏公路北线泥石流风险评价 |
6.1 评价方法 |
6.2 风险区划 |
6.3 结果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地质图统一图例 |
附录 B-易损性指标中桥梁结构参数 |
附录 C-易损性指标中涵洞结构参数 |
附录 D-泥石流灾害点易损性指标赋值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基于GIS的川藏铁路林芝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概况 |
2.1 区域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1.3 植被土壤 |
2.2 区域地质环境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概况 |
2.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2.4 冰川概况 |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 |
3.1 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分布 |
3.1.1 地质灾害类型 |
3.1.2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
3.2 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典型地质灾害 |
3.2.1 泥石流 |
3.2.2 滑坡 |
3.2.3 崩塌 |
第四章 地质灾害控制因素分析 |
4.1 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 |
4.2 地质构造与地质灾害 |
4.2.1 构造带 |
4.2.2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4.3 地层岩性与地质灾害 |
4.4 水文气象与地质灾害 |
4.5 冰川作用与地质灾害 |
第五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5.1 评价模型的建立 |
5.1.1 层次分析模型 |
5.1.2 模糊数学统计法 |
5.2 评价因子的选取 |
5.2.1 选取过程 |
5.2.2 选取结果 |
5.3 评价结果及有效性验证 |
5.3.1 评价结果 |
5.3.2 危险性评价 |
5.3.3 有效性验证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冰川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关键科学问题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象水文 |
2.3.1 气象 |
2.3.2 水文 |
2.4 地层岩性 |
2.5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5.1 地质构造 |
2.5.2 地震 |
2.6 水文地质条件 |
2.7 人类工程活动 |
2.8 本章小结 |
3 冰川泥石流灾害特征分析 |
3.1 冰川泥石流概述 |
3.2 流域提取 |
3.3 冰川泥石流形成机制 |
3.4 冰川泥石流分布规律 |
3.5 冰川泥石流发育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冰川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地形地貌条件 |
4.1.1 流域面积 |
4.1.2 高程 |
4.1.3 坡度 |
4.1.4 主沟纵比降 |
4.2 水源条件 |
4.2.1 气温 |
4.2.2 降雨 |
4.2.3 冰川 |
4.3 物源条件 |
4.3.1 崩滑体 |
4.3.2 冰碛物 |
4.4 构建冰川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巴公路冰川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
5.1 区域泥石流评价原则 |
5.2 评价方法 |
5.3 评价单元 |
5.4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5.4.1 熵权法原理 |
5.4.2 计算指标权重 |
5.5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 |
5.5.1 模糊综合评判的理论基础 |
5.5.2 建立模糊相关矩阵R |
5.5.3 模糊综合评判 |
5.6 评价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雅安至林芝交通廊道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复杂独特的地质环境 |
1.1 地形地貌 |
1.2 构造格架 |
1.3 岩性岩组 |
1.4 水文地质 |
2 重大工程地质问题 |
2.1 强烈发育的深大活动断裂与高烈度地震 |
2.2 强烈发育的多样化地质灾害 |
2.2.1 高位远程滑坡、崩塌、危岩落石 |
2.2.2 冰川泥石流 |
2.2.3 山地灾害链 |
2.3 高地应力 |
2.3.1 岩爆 |
2.3.2 软岩大变形 |
2.4 高地温 |
2.5 突涌水 |
2.6 多场耦合效应的深部灾害 |
3 工程对策研究 |
3.1 天空地一体化勘察技术 |
3.2 地质选线与工程设置 |
3.3 工程措施 |
4 结论 |
(8)气候变化影响下高山区泥石流形成机制研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典型高山区泥石流暴发与气象(水热)条件的关系 |
2 高山区泥石流成因和机制 |
2.1 典型泥石流事件成因 |
2.2 冰川及冰碛物坡体/岩体失稳机制 |
2.3 冰碛土泥石流起动特征 |
3 未来研究应关注的问题 |
3.1 宏观尺度气候变化与高时空分辨率气象数据 |
3.2 高山区冰川冻土(冰碛物坡体/岩体)失稳及物源变化的不确定性 |
3.3 高山区泥石流发育的动力学机制 |
4 结语 |
(9)溃决洪水灾害链的风险评估 ——以“6.17”丹巴泥石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溃坝理论与数值模拟 |
1.2.2 洪水演进理论及数值模拟 |
1.2.3 溃坝洪水风险评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丹巴泥石流-洪水事件概述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地质构造 |
2.1.3 地层岩性 |
2.1.4 气象与水文 |
2.2 丹巴泥石流事件概述 |
2.3 小结 |
第三章 溃口流量计算 |
3.1 基本原理 |
3.1.1 溃坝水力学计算基础 |
3.1.2 冲刷模型 |
3.1.3 溃口侧向扩展模型 |
3.2 数值计算方法 |
3.2.1 计算公式 |
3.2.2 终止条件 |
3.3 参数的确定 |
3.3.1 库容曲线计算 |
3.3.2 输入参数的确定 |
3.4 计算结果 |
3.5 敏感性分析 |
3.5.1 淹没系数 |
3.5.2 启动流速 |
3.5.3 侵蚀系数a |
3.5.4 侵蚀系数b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一维洪水演进计算 |
4.1 基本原理 |
4.1.1 基本方程 |
4.1.2 数值离散 |
4.2 求解算法 |
4.3 参数确定 |
4.4 计算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Massflow的洪水演进计算 |
5.1 基本物理方程 |
5.1.1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5.1.2 对控制方程深度积分 |
5.1.3 控制方程化简 |
5.2 物理方程的求解 |
5.3 参数确定 |
5.4 模拟结果分析 |
5.4.1 不同方案下流深分布 |
5.4.2 不同方案下流速分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溃坝洪水的风险评估 |
6.1 理论方法 |
6.2 危险性评价 |
6.2.1 指标危险度分析 |
6.2.2 综合危险度分析, |
6.3 .易损性评价 |
6.3.1 指标易损度评价 |
6.3.2 综合易损度分析 |
6.4 风险性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帕隆藏布流域沟槽型雪崩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1.1 自然地理环境 |
1.2 沟槽型雪崩发育特征 |
2 数据与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帕隆藏布流域沟槽型雪崩灾害点区域分布 |
3.2 雪崩灾害与高程关系 |
3.3 雪崩灾害与地形坡度关系 |
3.4 雪崩灾害与山体坡向关系 |
3.5 雪崩灾害与高程、坡度和坡向综合分析 |
4 结论 |
四、川藏公路(西藏境内)泥石流防治研究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轻小型无人机遥感在高山峡谷区山地灾害应急监测中的应用[J]. 赵鹏辉,李俊杰,叶唐进,薄雾.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21(03)
- [2]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D]. 赵东亮.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3]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工程地质环境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J]. 徐正宣,张利国,蒋良文,王科,张广泽,冯涛,王栋,宋章,伊小娟,王哲威,林之恒,欧阳吉,张晓宇.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1(03)
- [4]川藏公路北线泥石流风险评价[D]. 孙聿卿.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5]基于GIS的川藏铁路林芝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D]. 武辰爽. 西藏大学, 2021(12)
- [6]冰川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 张菊.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7]雅安至林芝交通廊道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与对策研究[J]. 黄勇,孟祥连,胡卸文,张利国,王哲威,杜世回,张文忠,陈兴强,罗锋. 工程地质学报, 2021(02)
- [8]气候变化影响下高山区泥石流形成机制研究及展望[J]. 鲁建莹,余国安,黄河清. 冰川冻土, 2021(02)
- [9]溃决洪水灾害链的风险评估 ——以“6.17”丹巴泥石流为例[D]. 何晶. 西藏大学, 2021(12)
- [10]帕隆藏布流域沟槽型雪崩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J]. 张根,孙春卫,杨成业,文洪,张烜途. 高原科学研究,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