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合并症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温逸群[1](2021)在《前列腺前叶厚度对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进展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前列腺前叶厚度(ALTP)与膀胱出口梗阻(BOO)的相关性,评价ALT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临床进展的影响,研究适当保留前列腺前叶在前列腺增生手术中尿控保护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59名BPH患者,收集了ALTP、前列腺体积(PV)、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IPP)、残余尿(RU)、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出口梗阻指数(BOOI)、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身体质量指数(BMI)、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糖、血脂等临床指标。统计分析ALTP与不同程度IPSS、PV、Qmax、年龄、RU等指标的相关性;评估ALTP与BOO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制定ALTP分界点,以分界点将患者分为大、小前叶组,比较两组各临床指标的差异性,评价ALTP与BPH临床进展的相关性。结果(1)ALTP与下尿路症状严重程度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2)ALTP与PV大小、Qmax、RU、年龄等指标的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3)以ALTP为检验变量,BOOI≥40为状态变量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42(95%置信区间0.656~0.828),分界点为0.65cm,大前叶组(P≥0.65cm)的PV、Qmax、RU、年龄、IPSS分级、手术率均与小前叶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4)ALTP与PV、IPP、PSA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年龄、RU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5)ALTP与BM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血糖等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ALTP菲薄不一,与PV大小不成比例;下尿路症状(LUTS)严重程度与ALTP不成比例。(2)ALTP 0.65cm增加了BOO发生率,我们首次提出ALTP≥0.65cm可能是BPH临床进展的危险因素。(3)ALTP与PV、IPP、PSA等BPH临床进展危险因素相关,将ALTP与上述危险因素联合形成风险预测模型,有利于更精确地评估BPH临床进展。(4)以ALTP 0.65cm为界,术中可根据术前彩超所测量ALTP适当保留前叶,既可解除下尿路梗阻,又最大程度保护尿控。
郭光[2](2021)在《1470nm激光前列腺汽化术与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经尿道1470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汽化术(Transurethral 1470nm diode laser vaporization of prostate,1470nm Di LVP)与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Transurethral greenlight photoselective vaporization of prostate,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自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20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其中103例行经尿道1470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汽化术(Di LVP组),另外101例行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组)。统计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 L)、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ine flow rate,Qmax),以及术后一过性尿失禁、术后肉眼血尿、术后逆向射精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组间比较术中出血量(14.7±7.7 vs.16.4±8.8 ml,p>0.05),手术时间(89.1±38.9 vs.82.4±39.6 min,p>0.05),术后膀胱冲洗时间(20.6±4.0 vs.22.0±6.4 h,p>0.05),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71.2±17.2 vs.73.7±21.5 h,p>0.05),术后住院时间(5.0±1.0 vs.5.3±1.2 d,p>0.05),术后Di LVP组发生一过性尿失禁2例,轻微肉眼血尿1例;PVP组发生一过性尿失禁1例,轻微肉眼血尿2例,逆向射精1例,并发症[2.9%(3/103)vs.4.0%(4/101),p>0.05];Di LVP组IPSS由术前24.0±3.9分,降至术后3个月8.0±3.7分,术后1年6.0±1.9分;Di LVP组Qo L由术前4.9±1.1分,降至术后3个月1.3±0.6分,术后1年1.3±0.6分;Di LVP组Qmax由术前4.9±2.2 ml/s,增加到术后3个月15.4±4.0 ml/s,术后1年16.5±2.4ml/s;PVP组IPSS由术前23.9±3.2分,降至术后3个月7.5±3.3分,术后1年6.1±1.8分;PVP组Qo L由术前4.7±0.9分,降至术后3个月1.4±0.5分,术后1年1.4±0.6分;PVP组Qmax由术前4.6±1.9 ml/s,增加到术后3个月15.4±3.8 ml/s,术后1年16.4±2.2 ml/s;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IPSS、Qo L、Qmax进行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前后组内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术后一过性尿失禁、术后肉眼血尿、术后逆向射精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尿道1470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汽化术与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且两者之间具有相当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
许春华,赖亮,李小斌[3](2020)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配合补中益气丸治疗高危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术后尿道狭窄的高危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合补中益气丸治疗高危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术后尿道狭窄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6例高危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行开放前列腺切除术,观察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观察治疗效果。两组术后均给予补中益气丸治疗。另选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38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高危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学方法分析术后尿道狭窄的高危因素。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持续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半年两组IPSS、Qmax、PVR均较术前改善,但两组IPSS、Qmax、PVR差异不明显(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尿路感染、术前反复应用抗生素、术后尿路感染、导尿管留置时间是高危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行TURP术后尿道狭窄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结合补中益气丸治疗高危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确切,相对开放前列腺切除术具有出血少、持续膀胱冲洗时间少、留置尿管时间短的优势,但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临床疗效基本相当,可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胡兵[4](2020)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经膀胱入路与后入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经膀胱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Transvesical robotic 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TvRARP)与后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保留Retzius间隙)(Retzius sparing robotic 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RsRARP)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共50例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RsRARP组(23例)和TvRARP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年龄、BMI)、术前tPSA、前列腺体积、术前临床分期、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术后病理分期、尿控情况及肿瘤控制(PSM和生化复发)等指标。结果:RsRARP组与TvRARP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8.3±4.4岁VS 69.6±7.4岁)、平均 BMI 为(22.1±2.2kg/m2 VS 23.5±3.4 kg/m2)、术前中位血清 tPSA 为 17.1ng/ml(12.9-28.8ng/ml)VS 16.9ng/ml(9.4-24.4ng/ml)、中位前列腺体积为 36.8ml(29.9-43.8ml)VS 34.4ml(17.5-54.6ml)、术前 Gleason 评分≤6、7、≥8 分病例数分别为(11例、10例、2例VS 15例、10例、2例),术前临床分期T1c、T2a、T2b、T2c期病例数分别为(15例、3例、3例、2例VS 14例、8例、3例、2例),以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内分泌治疗。50例患者均顺利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及其他手术入路,无输血病例,无严重术中并发症。RsRARP组TvRARP组手术时间为(168.5±49.8min VS 183.7±37.3min);术中出血量为(131.7±66.9ml VS 150.6±69.3ml)。术后病理分期T2a、T2b、T2c、T3期病例数分别为(10例、8例、3例、2例VS 9例、8例、6例、4例);术后Gleason评分≤6、7、≥8分病例数分别为(9例、10例、4例VS 12例、10例、5例);切缘阳性率为(6例,26.1%VS 4例,14.8%),以上资料统计分析显示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即刻,1月,3 月尿控率分别为(82.6%、100%、100%VS 85.2%、100%、100%),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TvRARP组中,年龄、BMI、术前血清tPSA、前列腺体积、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患者术后即刻的尿控恢复未见相关性。术后中位随访16个月(4-36月),所有均未见出现生化复发(tPSA<0.2ng/ml)。RsRARP组中1例出现尿道狭窄,TvRARP中1例出现尿道狭窄,1例出现腹壁切口疝。结论:TvRARP是一种可行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新术式,虽与RsRARP手术入径不同,但都是一种保留Retzius间隙且可实现完全筋膜内切除的手术方式。两组手术疗效比较未见明显差异,TvRARP能够较好的保护患者早期尿控功能,有望成为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手术治疗方法之一。
李鑫[5](2020)在《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BPH的疗效及术后性功能影响》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及背景: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中最常见的良性疾病,其发病率着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严重困扰老年男性的生活。BPH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引起患者下尿路症状(LUTS)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重,严重时可表现为尿潴留、尿失禁、上尿路梗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虽然轻中度症状的患者常通过药物治疗得到改善,但其治疗效果的长期性尚待肯定。据统计约30%-40%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需行手术切除前列腺组织以解除下尿路梗阻,手术仍是目前解除患者下尿路梗阻的最可靠手段。除了经典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外,目前临床中常用的还有经尿道前列腺激光切除术、前列腺剜除术、前列腺柱状水囊扩开术等。随着物理技术的进展和疾病认识的加深,各种新颖的治疗方式不断被应用于临床,比如前列腺消融术、前列腺悬吊术等。虽然各种手术方式的工作原理不尽相同,但都存在对患者术后性功能的不利影响。前列腺增生术后出现的逆行射精、勃起功能障碍(ED)、性欲减退等不断困扰着患者及广大泌尿外科医师。尤其是对于年龄小、术前性功能正常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不仅希望通过手术使下尿路症状得到改善,还要求在术后其性功能得以尽可能的保留,以获得较满意的性生活质量。因此,在确保前列腺增生治疗效果的同时,减轻甚至避免手术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成为所有泌尿外科医生不可避免的临床问题。经尿道前列腺1470nm半导体激光切除术、柱状水囊扩开术是临床中较为新颖的方法,其治疗疗效与性功能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比较经尿道前列腺1470nm半导体激光切除术、柱状水囊扩开术及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疗效及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比较不同术式的并发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前列腺增生微创手术的疗效、减少术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供广大泌尿外科医师参考。方法:1.收集我院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的BPH患者,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的方法进行简单随机化分组,共分为三组,分别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等离子电切组N=210),经尿道前列腺1470nm激光切除术(激光切除组N=160),经尿道前列腺柱状水囊扩开术(柱状水囊扩开组N=48)。所有患者术前采用经腹彩超评估前列腺体积(单位:ml),检测并记录术前Qmax、IPSS、QOL、PSA、PVR、IIEF-5、CIPE。2.所有患者需在术后6月内密切随访,随访内容包括Qmax、IPSS、QOL、PSA、PVR、IIEF-5、CIPE等。3.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组患者的平均前列腺体积、平均年龄、平均PSA、平均PVR等进行对比,观察各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的的一致性结果以确保各组的可比性。通过对比三种手术方式术后6月的Qmax、IPSS、QOL、PVR、前列腺体积的变化情况,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4.通过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暂时性尿失禁、再手术率、电切综合征发生率等比较三种手术方式的并发症。通过手术前后性功能量表(IIEF-5、CIPE)探究治疗前后及对比三种术式对性功能的影响。结果:1.三组患者平均年龄(岁)分别为65.61±9.07(电切组)、64.2±8.43(激光切除组)、64.88±9.28(柱状水囊扩开组),术前电切组、激光切除组、柱状水囊扩开组平均前列腺体积(ml)分别为46.34±9.83、45.76±9.32、46.69±8.97;平均最大尿流率Qmax(ml/s)分别为8.56±2.16,8.72±2.04,8.98±2.51;平均PVR(ml)分别为39.16±15.68,38.63±14.67,37.97±15.47;平均IPSS分别为23.21±6.02,22.68±7.63,23.73±7.95;平均PSA(ng/ml)分别为4.06±2.69,4.15±2.03,4.01±1.96;平均IIEF分别为21.62±3.10、21.35±3.11、21.76±3.16,CIPE分别为40.56±5.33、42.57±5.21、41.34±4.15。三组比较年龄、术前平均前列腺体积、Qmax、PVR、IPSS、PSA、IIEF、CIP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电切组、激光组、柱状水囊扩开组治疗后Qmax分别提升64.6%、72.9%、53.8%;IPSS分别降低57.4%、59.4%、52.7%;QOL分别提高57.4%、59.7%、52.3%;PVR分别降低46.0%、48.3%、42.42%;PSA分别变化-6.5%、-5.1%、-6.7%。比较三种手术方式对患者Qmax、IPSS、QOL、PVR的改善率无明显差异(P>0.05)。3.电切组、激光组、柱状水囊扩开组治疗后IIEF分别降低38.4%、26.1%、17.5%;CIPE分别降低27.9%、28.4%、20.2%;逆行射精发生率分别为44.28%(93/210)、34.37%(55/160)、10.41%(5/48)。三种手术方式均对患者术后IIEF、CIPE评分有不利影响,三组两两比较其中柱状水囊扩开组对患者性功能量表(IIEF、CIPE)的影响及逆行射精发生率小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电切组和激光切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激光切除组平均出血量(106.35ml±18.34)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组与柱状水囊扩开组无统计学差异。柱状水囊扩开组半年再手术率为8.5%,高于电切组(3.3%)和激光切除组(5.0%)。TUPR综合征发生率电切组为2.8%,高于激光切除组(1/160)柱状水囊扩开组(0/48)。电切组、激光切除组、柱状水囊扩开组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6.2%、6.3%、6.3%,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路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14.7%,13.8%,12.5%);尿道狭窄发生率分别为(21.4%,18.1%,6.25%),三组比较尿道狭窄发生率柱状水囊扩开术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中的三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改善BPH患者的IPSS、QOL、Qmax、PVR,经尿道前列腺1470nm半导体激光切除术、柱状水囊扩开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相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2.三种手术方式均对患者的性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其中前列腺柱状水囊扩开术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较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和1470nm激光切除术对性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3.三种手术方式的并发症比较,经尿道1470nm激光切除术出血量最少;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RP综合征发生率高于1470nm激光切除术和柱状水囊扩开术;柱状水囊扩开组半年再手术率高于其他两种手术方式。三种手术方式尿路感染、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熊涛[6](2020)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患者的年龄与前列腺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手术患者的年龄与前列腺总体积(total prostate volume,TPV)和形态、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前列腺组织学特征以及术前BPH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增生手术的患者2527例,其中符合纳入标准及有完整术前检查资料的患者409例,将409例患者按年龄分四个组(A组,60岁以下100例;B组,60-69岁107例;C组,70-79岁104例;D组,80岁以上98例)。收集患者术前TPV、前列腺各径两两比值、移行区体积(transition zone volume,TZV)、移行区指数(transition zone index,TZI)、PSA、IPSS、QOL等指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于各年龄组随机选取部分病人术后病理标本进行上皮、基质分布及组织激肽释放酶1(Tissue Kallikrein 1,KLK1)表达程度分析,统计分析各年龄组术前发生与BPH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各组患者平均年龄为:A组55.77±2.65岁,B组64.61±2.74岁,C组74.04±3.49岁,D组83.24±3.11岁。患者术前的前列腺临床参数为:(1)各组TPV分别为:A组57.20±23.09ml,B组64.87±23.08ml,C组71.74±32.07ml,D组76.16±39.65ml;(2)前列腺三条径长度:A组分别为左右径5.07±0.58cm,前后径3.75±0.71cm,上下径5.55±0.97cm,B组分别为左右径5.23±0.65cm,前后径4.00±0.75cm,上下径5.64±1.02cm,C组分别为左右径5.40±0.73cm,前后径4.14±0.75cm,上下径5.83±0.96cm,D组分别为左右径5.42±0.84cm,前后径4.13±0.83cm,上下径6.02±1.16cm;(3)各组前列腺各径线两两比值:A组分别为左右径/前后径1.38±0.25,左右径/上下径0.93±0.16,上下径/前后径1.49±0.21,B组分别为左右径/前后径1.32±0.18,左右径/上下径0.94±0.17,上下径/前后径1.41±0.18,C组分别为左右径/前后径1.32±0.16,左右径/上下径0.93±0.11,上下径/前后径1.42±0.17,D组分别为左右径/前后径1.32±0.15,左右径/上下径0.91±0.11,上下径/前后径1.46±0.17;(4)各组TZV为:A组38.44±16.81ml,B组46.40±20.88ml,C组49.66±23.87ml,D组54.26±30.04ml;(5)TZI为:A组0.68±0.11,B组0.67±0.07,C组0.70±0.05,D组0.69±0.12。各年龄组与BPH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A组38例,B组52例,C组72例,D组78例。通过各组数据比较发现年龄越大组TPV、TZV更高(P<0.05),相对年老者TPV平均增长速度与增长率也更高(P<0.05),TZI与年龄不存在明显相关性。各年龄组前列腺的各经线及经线比值存在一定的差异。各组间血清TPSA与年龄及其他前列腺相关参数无明显相关。各年龄组前列腺上皮/基质比存在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列腺组织中KLK1表达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各组中年龄与BPH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着差异,相比A、B组,年老的C、D组更多因为与BPH相关的并发症而接受手术治疗(P<0.001)。结论:前列腺特殊形态影响BPH患者发生严重的尿路症状,而IPSS、QOL及已发生的与BPH相关并发症很大程度影响患者自身治疗的选择,未发现上皮及基质等组织学特征对其选择的影响。对于相对年轻的BPH患者,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不能过分强调因患者年轻或腺体较小而行保守治疗,对于症状重的或保守治疗无效时应更积极的行手术治疗。
李成柏[7](2020)在《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联合PKRP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联合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的疗效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98例接受手术的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尿道膀胱钬激光碎石术联合PKRP治疗了 62例(A组,平均年龄71.15岁),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联合PKRP治疗了 36例(B组,平均年龄71.42岁)。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手术总时间、钬激光碎石时间和PKRP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血白细胞计数、血清钠水平)、术后疼痛评分及镇痛药使用率、治疗费用、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及生活质量(QOL)评分、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等。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8例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术后随访时间6~9个月,平均6.7月。1.与A组比较,B组患者在年龄、病史时间、前列腺体积、膀胱结石表面积和结石CT值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总手术时间上,B组和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122.31±5.78)min vs.(120.19±7.23)min,P>0.05;膀胱结石钬激光碎石时间B组明显比A组增加,(38.64±4.35)min vs.(24.95±2.60)min,P<0.05,但是 B 组 PKRP 手术时间仅(83.67±7.84)min,明显低于 A 组的(95.24±6.98)min,P<0.05。3.术后下尿路症状改善情况:两组术后IPSS和QOL均比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后IPSS和QO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患者在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间满意度调查、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等指标、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B组患者治疗总费用明显高于A组,(23100.19±740.57)元vs.(21054.29±1083.33)元,术后6小时疼痛评分,B组为4.91±1.25,明显高于A组的3.06±1.10,而且镇痛药使用率(61.11%)也明显高于A组(32.26%)P<0.05。结论:1.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联合PKRP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时创伤小,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KRP时间明显缩短,对于PKRP时出血明显的BPH患者,或许是更好的选择。2.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联合PKRP组的住院费用相对明显增加,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镇痛药使用率均明显增加,对于疼痛耐受能力差的BPH患者选择时需要慎重。3.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可以作为经尿道膀胱钬激光碎石术的补充,联合PKRP治疗BPH伴膀胱结石患者时,根据手术者经验和患者前列腺体积、尿道情况及下腹部手术史等情况来合理选择
王伟[8](2020)在《1470n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经耻骨上膀胱造瘘与经尿道腺体粉碎疗效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背景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且患者排尿困难症状进行性加重时往往需要手术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一直被公认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但存在出血、TUR综合征、尿失禁、逆行射精等并发症,并且前列腺太大也限制了 TURP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激光在泌尿外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钕激光、钬激光、绿激光、铥激光、1470nm半导体激光等在治疗BPH方面,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优势,而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最广泛的术式。但是对于激光剜除后前列腺腺体处理而言,采用的方法却不一致,目前各中心普遍采用经尿道腺体粉碎手术方式,本中心采用经耻骨上膀胱造瘘腺体粉碎手术方式。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我科应用1470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经耻骨上膀胱造瘘腺体粉碎与经尿道腺体粉碎治疗BPH患者120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与安全性。二、目的比较1470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经耻骨上膀胱造瘘腺体粉碎与经尿道腺体粉碎治疗BPH的疗效和安全性。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20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两组进行对照试验:A组60例,采用经耻骨上膀胱造瘘腺体粉碎,B组60例,采用经尿道腺体粉碎。记录两组患者腺体剜除时间、腺体粉碎时间、手术时间、腺体切除重量、腺体粉碎效率、膀胱持续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评估术前及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PVR)及最大尿流率(Qmax)等情况。四、结果A组与B组的腺体粉碎时间[(4.5±0.8)min与(10.5±2.6)min]、腺体粉碎效率[(10.2±3.1)g/min 与(4.3±1.2)g/min]、手术时间[(62.3±13.8)min 与(68.8±14.9)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腺体剜除时间[(57.8±16.3)min与(58.3± 17.4)min]、腺体切除重量[(45.6±14.3)g 与(44.8±13.6)g]、膀胱持续冲洗时间[(2.0±0.5)d 与(2.1±0.6)d]、留置导尿管时间[(2.4±0.3)d 与(2.5±0.4)d]、平均住院时间[(7.8±1.3)d与(7.6±1.4)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4例膀胱损伤,A组无膀胱损伤病例,B组3例和A组1例有不同程度短暂性尿失禁,随访术后1-3月恢复正常。A组术后并发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两组IPSS评分、QOL评分、残余尿量(PVR)及Qmax均较术前显着改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结论经耻骨上膀胱造瘘腺体粉碎是一种治疗BPH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与经尿道腺体粉碎相似,且具有腺体粉碎时间短、手术时间短、腺体粉碎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优势。
汪小军[9](2020)在《不同手术时机的TUPKP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术前BPH相关合并症及LUTS病程时间对TUPKP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包头市肿瘤医院及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BPH伴LUTS症状的住院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并电话随访。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组,根据有无合并症分为有合并症组和无合并症组;根据LUTS病程时间分为三组,LUTS病程36月及以内为第1组,37~60月为第2组,60月以上为第3组。分别比较合并症分组间及LUTS病程分组间围手术期数据,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符合研究条件患者.1395例,成功随访775例。对比术前与随访时 IPSS 评分(23.08±2.59 vs 6.38±3.25),QOL 评分(5.6±0.53 vs 1.22±0.87),夜尿频次(4.89±1.01vs 1.85± 1.16),患者术后下尿路症状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总并发症发生率13.55%(189/1395),远期总并发症发生率8.52%(66/775),均无Clavien Ⅳ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2.不同LUTS病程术后随访率分别为第1组54.1%(472/872),第 2 组 58.2%(135/232),第 3 组 57.7%(168/291)。随访IPSS评分,QOL评分,夜尿频次在第1组比第3组改善更明显(分别为 6.08±2.70 vs 7.18±4.37,1.14±0.78 vs 1.38±1.08,1.76±1.10 vs 2.10±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在第1组明显低于第3组(分别为11.4%vs 17.5%,7.0%vs 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有合并症组成功随访率54.6%(456/835),无合并症组成功随访率56.8%(318/560)。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在有合并症组明显大于无合并症组(15.93%vs 10.00%;p<0.05)。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随访IPSS及QOL评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无论是否存在合并症及LUTS病程的长短与否,TUPKP均是安全有效的。2.术前无合并症的患者手术疗效与有合并症患者的相当,但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风险更低。未发现合并症对远期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3.术前LUTS病程36月及以内的患者手术疗效更优于LUTS病程60月以上患者的,且早期、远期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
杭盖[10](2020)在《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应用超声引导下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与安全性。通过对获取组织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尿失禁等指标相比较。术后短期随访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等指标并与术前检查结指标比较评估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8年9月至2019年09月在通辽市医院住院治疗的有下尿路症状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2例,术前询问病史、尿常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泌尿系彩超、尿动力学检查、残余尿、尿流率等确诊为前列腺增生。其中病史询问过程中结合IPSS对患者LUTS的严重程度进行量化以便于手术前后比较;入院检查血清PSA≥4μg/L者应行进一步影像学检查及穿刺,排除前列腺癌,对患者进行尿动力学、尿流率监测等检查,全面的评估下尿路功能。对所有具有手术指征的BPH患者结合年龄因素通过CT、心电图、彩超和血肌酐、肝功能等检查检验及各科会诊进行手术危险程度评估。选取的8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65-80岁,平均(72.5±11.5)岁;病程4-11年,平均(7.0±1.3)年,均有下尿路梗阻症状及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各41例患者,超声剜除组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切除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对两组患者行手术治疗,通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前列腺获取组织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尿失禁、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分别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均顺利完成手术。结果发现超声剜除组获取组织量多于切除组,超声剜除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切除组,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残余尿量等方面均有临床优势,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手术时间、术后尿失禁、最大尿流率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相比较,其术中获取组织量更高、术后患者疗效更确切,并且未增加手术的时间及手术风险,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合并症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合并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前列腺前叶厚度对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进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结果 |
1.前列腺前叶厚度与下尿路症状的相关性 |
2.前列腺前叶厚度与前列腺体积、Qmax的相关性 |
3.前列腺前叶厚度与膀胱出口梗阻相关性分析 |
4.前列腺前叶厚度与BPH临床进展的相关性分析 |
5.前列腺前叶厚度与代谢指标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2)1470nm激光前列腺汽化术与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3 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 |
2.4 手术前准备 |
2.5 手术仪器设备 |
2.6 手术操作方法 |
2.7 监测及观察指标 |
2.8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基础资料统计结果 |
3.2 围手术期资料统计结果 |
3.3 术后随访资料统计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及参考文献 激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3)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配合补中益气丸治疗高危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术后尿道狭窄的高危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
2.3 两组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膀胱剩余尿量评分比较 |
2.4 术后尿道狭窄影响因素单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
2.5 术后尿道狭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4)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经膀胱入路与后入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类型 |
2.1.2 研究对象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术前准备 |
2.2.2 手术步骤 |
2.2.3 标本处理 |
2.2.4 术后处理 |
2.2.5 资料收集及观察指标 |
2.2.6 随访 |
2.2.7 统计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术前一般资料比较 |
3.2 术中及术后临床资料比较 |
3.3 术后尿控比较 |
3.4 肿瘤控制疗效 |
第4章 讨论 |
4.1 手术疗效比较 |
4.1.1 围手术期结果分析 |
4.1.2 尿控恢复 |
4.1.3 肿瘤控制 |
4.1.4 性功能恢复 |
4.2 技术特点分析 |
4.3 研究的不足与局限性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5)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BPH的疗效及术后性功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文献综述:前列腺增生微创手术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6)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患者的年龄与前列腺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治疗现状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联合PKRP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方法 |
结果 |
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
2 手术时间和治疗情况 |
3 两组治疗费用的比较 |
4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
5 两组患者术后下尿路症状情况 |
6 两组患者QOL的变化情况 |
7 术前术后血红蛋白、WBC计数、血清钠水平对照结果 |
8 手术并发症 |
9 术后尿路感染情况 |
10 患者满意度调查 |
11 部分影像学资料 |
讨论 |
1 BPH和膀胱结石的相关性 |
2 BPH的手术治疗 |
3 膀胱结石的手术治疗 |
4 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联合PKRP的疗效和安全性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膀胱结石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致谢 |
(8)1470n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经耻骨上膀胱造瘘与经尿道腺体粉碎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与背景 |
1.1 前列腺增生流行病学趋势 |
参考文献 |
1.2 前列腺增生诊治进展研究 |
参考文献 |
1.3 前列腺组织粉碎器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资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 |
致谢 |
(9)不同手术时机的TUPKP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外科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国内外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语表) |
附录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合并症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前列腺前叶厚度对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进展的影响[D]. 温逸群.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1470nm激光前列腺汽化术与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D]. 郭光.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配合补中益气丸治疗高危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术后尿道狭窄的高危因素分析[J]. 许春华,赖亮,李小斌.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4)
- [4]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经膀胱入路与后入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临床疗效对比研究[D]. 胡兵. 南昌大学, 2020(08)
- [5]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BPH的疗效及术后性功能影响[D]. 李鑫.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6]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患者的年龄与前列腺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分析[D]. 熊涛.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7]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联合PKRP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D]. 李成柏. 苏州大学, 2020(02)
- [8]1470n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经耻骨上膀胱造瘘与经尿道腺体粉碎疗效比较[D]. 王伟.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9]不同手术时机的TUPKP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回顾性分析[D]. 汪小军. 川北医学院, 2020(04)
- [10]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D]. 杭盖.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标签:前列腺论文;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论文; 性功能论文; 前列腺肿瘤论文; 前列腺增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