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港口航道水深设计标准比较研究

中日港口航道水深设计标准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水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我国加入WTO后,航运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种局面,我国政府和航运企业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充分分析利弊所在,了解自身优势与不足,制定相应的法规与措施,兴利除弊,使我国航运业尽快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本论文正是从我国《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出发,研究探讨我国规范中的航道水深,结合日本《港湾の施设の技术上の基准·同解说》规范中相应的尺度进行对比,比较研究两国规范在港口航道设计尺度的差异性。本文通过研究中日两国《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和《港湾の施设の技术上の基准·同解说》,对中日两国港口航道设计标准进行探讨,选取中日两国共有的设计船型,对两国规范中要求的航道水深进行计算,并分析计算结果。充分运用Origin绘图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绘图,对中日两国规范航道水深进行比较研究。论文通过对中日航道规范设计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船型在两国规范的标准下所需要的航道水深设计尺度,对比分析两国所需尺度的差异,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港口航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的发展对策和措施建议,以实现我国内河航运的快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和背景
  • 1.2 研究目的、思路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意义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3.1 主要工作
  • 1.3.2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中日港口航道水深设计标准
  • 2.1 中国港口航道水深设计标准
  • 2.2 日本港口航道水深设计标准
  • 2.2.1 无法确定对象船型及航行环境时的航道设计水深
  • 2.2.2 可确定对象船型及航行环境时的航道设计水深
  • 2.3 比较研究船型选取概述
  • 2.3.1 中国规范中的设计船型的尺度概述
  • 2.3.2 日本规范中的设计船型的尺度概述
  • 2.3.3 比较研究设计船型尺度选取
  • 2.4 基于Origin绘图软件的研究方法概述
  • 第3章 中日港口航道水深设计标准计算
  • 3.1 波浪条件选取研究
  • 3.1.1 航道设计水深算定的波浪条件研究
  • 3.1.2 航道设计水深比较研究选取的波浪条件
  • 3.2 中国港口航道水深设计标准计算
  • 3.3 日本港口航道水深设计标准计算
  • 3.3.1 不同波长条件下航道设计水深的研究
  • 3.3.2 TR与TE近似相等条件下航道设计水深的研究
  • 第4章 中日港口航道水深设计标准比较研究
  • 4.1 航道设计水深比较研究概述
  • 4.2 中日港口散货船航道设计水深比较研究
  • 2作为追加项航道设计水深的比较研究'>4.2.1 D2作为追加项航道设计水深的比较研究
  • 3作为追加项航道设计水深的比较研究'>4.2.2 D3作为追加项航道设计水深的比较研究
  • 4.3 中日港口集装箱船航道设计水深比较研究
  • 2作为追加项航道设计水深的比较研究'>4.3.1 D2作为追加项航道设计水深的比较研究
  • 3作为追加项航道设计水深的比较研究'>4.3.2 D3作为追加项航道设计水深的比较研究
  • 4.4 中日港口油轮航道设计水深比较研究
  • 2作为追加项航道设计水深的比较研究'>4.4.1 D2作为追加项航道设计水深的比较研究
  • 3作为追加项航道设计水深的比较研究'>4.4.2 D3作为追加项航道设计水深的比较研究
  • 4.5 中日港口航道设计水深比较研究结论及分析
  • 4.5.1 中日港口航道设计水深比较研究结论
  • 4.5.2 中日港口航道设计水深比较研究结论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课题的主要研究结论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数字化航道水深分析中的技术探讨[J]. 天津航海 2020(02)
    • [2].基于深度网络和船舶交通流的航道水深预测方法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9(01)
    • [3].基于AIS和潮汐数据的航道水深利用状况研究——以天津港复式航道为例[J]. 海洋通报 2018(02)
    • [4].水深自动监测装置的研究与设计[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9(08)
    • [5].航道水深计算程序的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09)
    • [6].基于群智感知的航道水深测算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8(20)
    • [7].航道水深对波浪传播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 港工技术 2013(04)
    • [8].航道水深测量技术新进展[J]. 现代测绘 2013(03)
    • [9].航道水深实时监控系统的原理及实现方法[J]. 船海工程 2009(03)
    • [10].自航式航道水深探测器获国家专利[J]. 珠江水运 2013(16)
    • [11].航道深度设计的国内外标准规范差异性分析[J]. 港工技术 2018(01)
    • [12].自航式航道水深探测器获国家专利[J]. 水道港口 2013(05)
    • [13].基于嵌入式技术的船舶航运物流系统构建[J]. 舰船科学技术 2020(20)
    • [14].长江下游东流航道打通[J]. 水运工程 2010(03)
    • [15].完善江海直达 提升长江水道效应[J]. 中国港口 2015(11)
    • [16].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初析[J]. 水运工程 2013(03)
    • [17].关于进一步提高长江南京以下航道水深的建议[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5(10)
    • [18].黄骅港航道水深测量精度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29)
    • [19].快速恢复内河航道水深的措施和对策[J]. 价值工程 2019(18)
    • [20].鄂皖湘赣召开长江中游黄金水道建设座谈会 四省合力畅中游共淘金[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4(02)
    • [21].关于富水枯水航道水深确定方法的探讨[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3(03)
    • [22].双基地声呐的港口航道水深实时监测技术研究[J]. 中国水运 2014(06)
    • [23].基于双基地声纳的港口航道水深实时监测系统[J]. 仪器仪表学报 2009(10)
    • [24].非恒定流条件下叙泸段航道水深资源利用研究[J]. 水运工程 2020(10)
    • [25].中国北方最大综合性性港口——天津港[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5(08)
    • [26].民生航运租赁:开创“集合造船”新模式[J]. 珠江水运 2011(Z1)
    • [27].漓江水位下降 桂林旅游航线调整[J]. 水运工程 2009(11)
    • [28].黄浦江杨浦海事局辖区航道若干问题浅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6(03)
    • [29].广东,烽火记忆里的伤与痛[J]. 同舟共进 2015(09)
    • [30].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报告与施工通航安全保障方案的主要区别[J]. 港口科技 2020(05)

    标签:;  ;  ;  

    中日港口航道水深设计标准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