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利用特定的培养基进行大批量的分离和纯化,得到了八株木霉菌株,分别是T-1、T-2、T-3、T-4、T-5、T-6、T-7、T-8。菌株菌落开始时为白色,致密,圆形,向四周扩展,后从菌落中央产生绿色孢子,中央变成绿色。菌落周围有白色菌丝的生长带,最后整个菌落全部变成绿色。通过对这八株木霉菌株生长速度的测定,初筛挑选出了三株生长较快的菌株T-1、T-5和T-7。复筛通过与黄瓜黑斑病菌对峙实验来找出优秀的拮抗菌株。其中T-7菌株为最佳拮抗菌株,其拮抗的表现为木霉与黑斑接触时会覆盖于黑斑表面,进行寄生生长,使黑斑不能继续生长,甚至死亡。通过对筛选得到的木霉拮抗菌株T-7进行培养条件的优化,发现pH值、温度、营养对拮抗菌株的生长有显著作用,而光照条件,培养时间等因素并不显著。通过正交试验最优培养条件:pH 6,温度28.5℃,碳源乳糖,加量15g/L。为了提高拮抗菌株对黄瓜黑斑病的防治效果,采用诱变法来提高木霉拮抗菌株的拮抗能力。实验采用紫外照射对菌株T-7进行诱变处理,经过2次重复诱变筛选,最终得到对黄瓜黑斑病更为有效的拮抗作用菌株Ⅱ-8,在对峙实验中,此株菌株平均生长速度达到0.798mm/h,比先前菌株增长了0.061mm/h,对黄瓜整株和叶片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8.89%和91.67%。诱变作用初见成效。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1 黄瓜黑斑病简介1.1.2 黄瓜黑斑病的防治1.1.3 木霉的简介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外研究现状1.2.2 国内研究现状1.2.3 研究展望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3.1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1.3.2 技术路线第2章 木霉菌株的分离纯化及鉴定2.1 实验材料2.1.1 实验药品2.1.2 实验仪器设备2.2 实验方法2.2.1 采样2.2.2 木霉菌株的分离、纯化2.2.3 木霉菌株的鉴定2.3 结果与讨论2.3.1 木霉菌株分离、纯化结果2.3.2 木霉菌株的鉴定结果2.4 本章小结第3章 黄瓜黑斑病拮抗菌株的筛选3.1 实验材料3.1.1 实验药品3.1.2 实验仪器设备3.2 实验方法3.2.1 黄瓜黑斑病拮抗菌株的初筛3.2.2 黄瓜黑斑病拮抗菌株的复筛3.3 结果与讨论3.3.1 初筛结果3.3.2 复筛结果3.4 本章小结第4章 黄瓜黑斑病拮抗菌株培养条件的优化4.1 实验材料4.1.1 实验药品4.1.2 实验仪器设备4.2 实验方法4.2.1 温度的影响4.2.2 pH 的影响4.2.3 光照的影响4.2.4 营养成分的影响4.2.5 正交试验4.2.6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4.3 结果与讨论4.3.1 温度的影响4.3.2 pH 值对木霉生长的影响4.3.3 光照对木霉生长的影响4.3.4 营养成分的影响4.3.5 正交实验4.4 本章小结第5章 黄瓜黑斑病最优拮抗菌株的诱变育种5.1 实验材料5.1.1 实验药品5.1.2 实验仪器设备5.2 实验方法5.2.1 紫外线诱变5.2.2 测定突变菌株的特性5.2.3 测定诱变菌株拮抗性5.3 结果与讨论5.3.1 诱变时间的影响5.3.2 第一次诱变结果5.3.3 第二次诱变结果5.4 本章小结第6章 促生作用及木霉对黄瓜苗的疾病防治效果6.1 实验药品6.1.1 实验仪器设备6.2 实验方法6.2.1 木霉菌株的促生作用6.2.2 拮抗木霉的盆栽实验6.3 结果与讨论6.3.1 木霉菌株促生作用结果6.3.2 盆栽实验结果6.4 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致谢个人简历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黄瓜黑斑病论文; 木霉论文; 生物防治论文; 拮抗作用论文; 菌种筛选论文; 培养条件优化论文; 诱变育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