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台湾、新加坡之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的比较研究

香港、台湾、新加坡之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的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转轨,这种转轨不是单项或局部的调整和转变,而是整体的体制转轨和制度变迁。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改革的深化,中国无论在政治还是经济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由于人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社会也越来越复杂化。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政府不可能提供所有市民所需的公共物品,社会需要非政府组织承担部分公共物品的供给。由此,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而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本文在基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就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进行经验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主要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第三方政府理论和政府.非政府组织关系的类型学等理论着手,探究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建设的理论指导和框架指引。在经验研究方面,选取香港、台湾和新加坡三个华人社会,分别就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态度和监管、非政府组织的收入来源和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这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并进行比较分析。笔者希望通过对三个华人社会的比较研究,分析其关系的各自特点和不同的发展轨迹,进而找出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过程中,非政府组织和政府关系建设和发展的一点规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外学者对非政府组织的研究
  • 1.4.2 国内学者对非政府组织的研究
  • 1.4.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1.4.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非政府组织和政府的关系模式和理论研究
  • 2.1 非政府组织概述
  • 2.1.1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 2.1.2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
  • 2.2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模式
  • 2.3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理论探究
  • 2.3.1 市场和政府失灵理论
  • 2.3.2 第三方政府理论
  • 2.3.3 政府—非政府组织关系的类型学
  • 2.3.4 中国学者关于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理论研究
  • 第三章 非政府组织发展之比较分析
  • 3.1 非政府组织的现状概述
  • 3.1.1 香港:覆盖面广,参与人数较多
  • 3.1.2 台湾:数量得以增长,类别得以多元化
  • 3.1.3 新加坡:类别较少,社团数量呈稳定增长态势
  • 3.2 非政府组织发展之比较
  • 3.2.1 香港:快速、稳定的发展
  • 3.2.2 台湾:政治体制改革后得以快速发展
  • 3.2.3 新加坡:受权威政治影响,发展缓慢
  • 3.3 小结
  • 第四章 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态度和监管之比较分析
  • 4.1 政府对非政府组织态度之比较分析
  • 4.1.1 香港:致力于与非政府组织建立“伙伴”关系
  • 4.1.2 台湾:在转型和变革中发展
  • 4.1.3 新加坡:强势政府的全面管理
  • 4.1.4 小结
  • 4.2 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监管之比较分析
  • 4.2.1 香港:宽松管制和严格规范相结合
  • 4.2.2 台湾:非政府组织具有公法地位,但同时受多重管理
  • 4.2.3 新加坡:强行注册,监管严格
  • 4.2.4 小结
  • 第五章 非政府组织经费来源之比较分析
  • 5.1 香港:实行多种筹资模式,自筹与政府资助相结合
  • 5.2 台湾:以法律的形式保障收入来源,但政府拨款比例较小
  • 5.3 新加坡:官方社团由政府资助,民间社团需自筹资金
  • 5.4 小结
  • 第六章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互动模式之比较分析
  • 6.1 香港:非政府组织是政府忠实的批判者
  • 6.2 台湾:非政府组织扮演着“智库”的角色
  • 6.3 新加坡:非政府组织压抑于威权统治之下
  • 6.4 小结
  • 第七章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 7.1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原因探析
  • 7.1.1 香港
  • 7.1.2 台湾
  • 7.1.3 新加坡
  • 7.2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发展分析
  • 7.3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模式思考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写在后记之后
  •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公益广告的发展与政府关系演进的若干思考[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7(05)
    • [2].论我国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知识文库 2018(01)
    • [3].我国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嬗变和展望——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政策文本的分析[J]. 高校教育管理 2017(01)
    • [4].中美媒体与政府关系比较分析[J]. 新闻爱好者 2009(09)
    • [5].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历史变革浅析[J]. 经贸实践 2016(21)
    • [6].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与政府关系的历史考察[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8(01)
    • [7].大合作、小冲突: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政府关系的基本态势[J]. 河南社会科学 2017(03)
    • [8].政府管制与企业发展——《汉冶萍公司与政府关系研究》读后[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6)
    • [9].改革开放40年我国市场与政府关系演化历程的多维解读[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1)
    • [10].从失衡到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与政府关系的模式演变[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4(05)
    • [11].政府关系视角下乡镇“强镇扩权”改革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和完善路径[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08)
    • [12].中国语境下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再探讨:以慈善机构为例[J]. 山东社会科学 2017(01)
    • [13].30年来中国高校与政府关系研究的考察与思考[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 [14].中国企业如何搞好美国政府关系[J]. 商界(评论) 2012(01)
    • [15].委托代理:改善高校与政府关系的切入点[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35)
    • [16].我国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综述[J]. 现代商贸工业 2013(14)
    • [17].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综述——研究立场的分析[J]. 比较教育研究 2008(02)
    • [18].中国模式中的市场与政府关系——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5(11)
    • [19].博弈型的中世纪大学与政府关系[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4(02)
    • [20].专业上的自主和资源上的依附:关于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的再思考——基于湖南省三家社会组织的实证调查[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06)
    • [21].密尔论公民与政府关系及其启示[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9(02)
    • [22].回到温州,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再思考——基于“温州擂台·六比竞赛”的认识[J]. 浙江经济 2019(20)
    • [23].我国农村合作社与政府关系的法律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10)
    • [24].浅谈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协调艺术[J]. 中国商贸 2011(06)
    • [25].论当前金融危机中市场与政府关系及启示[J]. 财经界(学术版) 2013(20)
    • [26].基于多因素分析的当代英国大学与政府关系[J]. 高教探索 2013(04)
    • [27].中国独特的政党和政府关系——以布隆代尔政治学理论为维度[J].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02)
    • [28].新媒体与政府关系的解构与重构[J]. 电子政务 2014(11)
    • [29].如何审视中国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J]. 公共行政评论 2012(04)
    • [30].政府关系网络、创业导向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珠三角中小民营企业的证据[J]. 华东经济管理 2015(05)

    标签:;  ;  ;  

    香港、台湾、新加坡之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