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偃麦草新种质的分子细胞学研究

小麦-偃麦草新种质的分子细胞学研究

论文摘要

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是偃麦草的一个异源六倍体种(2n=42,染色体组为E1E2St或JJsS),对条、叶、秆三锈及白粉、黑穗等病害免疫,高抗黄矮病、根腐与叶枯性病等对小麦改良十分重要的性状,它与小麦杂交易成功,后代类型比较丰富,为创制各种多抗、优质小偃麦新种质和优异小麦品种奠定了基础。茸毛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 ssp.trichophorum)是中间偃麦草的一个新亚种,我们用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方法将茸毛偃麦草遗传物质转移到小麦,创制了一个部分双二倍体TE-3以及转移了偃麦草抗病性Y176株系材料。本文综合利用醇溶蛋白和谷蛋白、RAPD、SCAR(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oin)、根尖染色体计数观察、C-分带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对这些小偃麦新种质进行了鉴定,结果如下: 1.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分析表明,TE-3和部分Y176株系导入了源自茸毛偃麦草特异蛋白带。该偃麦草染色体醇溶蛋白特征带的存在和发现,为特定的偃麦草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导入小麦后的鉴定提供了生化标记。 2.用80个RAPD引物(H、M、P和O组)进行PCR扩增,得到3个(H18,H20,M04)偃麦草特异引物。对其中一个引物OPMO41430扩增的特异片段分析,初步表明该片段是偃麦St基因组区域的特异标记,将该特异片段分离回收、克隆、测序,其序列为1423bp(序列登录号:AY618664),根据测序结果重新设计引物一对引物,成功地转化RAPD标记为SCAR标记,并利用SACR标记对我们选育的小偃麦新种质进行了鉴定。

论文目录

  • 1. 文献综述
  • 1.1 外源染色质导入小麦的检测方法
  • 1.2 中间偃麦草优良基因向小麦的转移利用
  • 1.3 茸毛偃麦草种质的研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醇溶蛋白(APAGE)分析
  • 3.2 SDS-PAGE分析
  • 3.3 RAPD分析和SCAR标记的建立和应用
  • 3.3.1 RAPD引物的筛选
  • 3.3.2 引物OPM04扩增片段的染色体组归属
  • 3.3.3 RAPD特异片段的克隆与SCAR标记的建立
  • 3.3.4 Y176-的细胞学观察与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
  • 4. 讨论
  • 4.1 偃麦草特异醇溶蛋白带型检测
  • 4.2 分子标记检测偃麦草物质导入小麦
  • 4.3 细胞学方法和GISH结合检测偃麦草染色质
  • 4.4 小麦-茸毛偃麦草新种质的利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小麦-偃麦草新种质的分子细胞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