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乡村酒店设计的地域性表达

成都平原乡村酒店设计的地域性表达

论文摘要

全文展开关于地域性设计在乡村酒店中的应用问题探讨,以研究乡村酒店及地域性相关理论为基础,对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乡村酒店进行相关调研工作与分析,总结出成都平原乡村酒店独特的地域因素,并以这些地域因素为研究重点,探讨乡村酒店的地域性设计。从建筑环境层面而言,成都平原乡村酒店的外部周边然环境主要为观光型林盘;它的主要构成要素是田、林和水体资源。观光型林盘作为乡村酒店重要的旅游依托要素,它从空间、功能布局以及建筑尺度等方面,对乡村酒店设计产生了影响。从建筑文化层面而言,文章主要研究了乡村酒店中传统院落空间的应用,以及功能设置的特征。研究发现,建筑院落作为成都平原主要的传统建筑空间形态,在乡村酒店中得到普遍应用;同时,乡村酒店的功能配置亦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影响。从建筑技术层面而言,本文提出在乡村酒店中,应该秉持适宜性的建筑技术,结合原生材料、传统材料和现代材料的综合应用,以展开现代地域型乡村酒店的实践。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动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动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理论发展及实例研究
  • 2.1 相关理论发展
  • 2.1.1 乡村酒店的发展历程
  • 2.1.2 地域性建筑的发展历程
  • 2.2 乡村酒店的地域性
  • 2.2.1 概念定义
  • 2.2.2 影响因素
  • 2.2.3 表达趋势
  • 2.2.4 研究层级
  • 2.3 国内外典型实例
  • 2.3.1 斯洛文尼Sotelia乡村酒店
  • 2.3.2 陕西蓝田井宇酒店
  • 2.4 小结
  • 第3章 成都平原乡村酒店的调研分析
  • 3.1 研究对象信息
  • 3.1.1 乡村旅游分布
  • 3.1.2 调研信息统计
  • 3.1.3 地域特色概况
  • 3.2 调研问卷分析
  • 3.2.1 游客基本信息
  • 3.2.2 出游习惯特征
  • 3.2.3 地域意向特征
  • 3.2.4 活动设置满意度
  • 3.3 小结
  • 第4章 成都平原的地域性要素研究
  • 4.1 自然环境
  • 4.1.1 湿热多雨的气候
  • 4.1.2 缓和平坦的地貌
  • 4.1.3 富饶的水域资源
  • 4.2 地域文化
  • 4.2.1 农耕文化的承载
  • 4.2.2 移民文化的兼容
  • 4.2.3 休闲文化的盛行
  • 4.3 建筑技术
  • 4.3.1 建筑材料
  • 4.3.2 建筑技术
  • 4.4 小结
  • 第5章 林盘聚落影响下的空间形态研究
  • 5.1 林盘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 5.1.1 林盘聚落的形成
  • 5.1.2 林盘聚落的发展
  • 5.2 林盘聚落的构成
  • 5.3 合院空间
  • 5.3.1 曲尺型
  • 5.3.2 三合院
  • 5.3.3 四合院
  • 5.3.4 廊道空间
  • 5.4 天井空间
  • 5.4.1 天井
  • 5.4.2 抱厅与敞厅
  • 5.5 小结
  • 第6章 成都平原乡村酒店的地域性设计
  • 6.1 空间布局与林盘要素
  • 6.1.1 田地资源与空间布局
  • 6.1.2 林地资源与空间布局
  • 6.1.3 水体资源与空间布局
  • 6.2 建筑功能与用户群体
  • 6.2.1 酒店配套类功能
  • 6.2.2 休闲体验类功能
  • 6.2.3 文化旅游类功能
  • 6.3 建筑尺度与酒店环境
  • 6.3.1 平面尺度
  • 6.3.2 建筑高度
  • 6.3.3 建筑体量
  • 6.4 院落空间与休闲文化
  • 6.4.1 独院式
  • 6.4.2 多进式
  • 6.4.3 集群式
  • 6.5 适宜技术与乡村环境
  • 6.5.1 乡村资源的影响
  • 6.5.2 新型技术的影响
  • 6.6 小结
  • 第7章 工程实践——郫县观荻美地乡村酒店
  • 7.1 用地现状概况
  • 7.2 组团式总体布局
  • 7.3 合院式公共酒店
  • 7.4 建筑材料应用
  • 7.5 功能及活动配置
  • 7.6 水体环境营造
  • 7.7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地域性策略
  • 8.1.1 融于自然的环境策略
  • 8.1.2 意旨当地的文化策略
  • 8.1.3 适宜乡村的技术策略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成都平原先秦聚落变迁分析[J]. 成都考古研究 2016(00)
    • [2].试论成都平原龙山时代的城址[J]. 成都考古研究 2016(00)
    • [3].略论成都平原史前城的兴起与聚落变迁[J]. 成都考古研究 2016(00)
    • [4].成都平原辣椒产业分析与发展对策思考[J]. 农业与技术 2018(02)
    • [5].成都平原的野象哪儿去了?[J]. 百科知识 2015(01)
    • [6].成都平原的野象哪儿去了?[J]. 课外阅读 2015(10)
    • [7].成都平原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处理措施[J]. 四川水泥 2016(06)
    • [8].汉代成都平原储粮略考[J]. 粮食储藏 2009(06)
    • [9].论水与成都平原先秦文明的关系[J]. 四川水利 2019(04)
    • [10].成都平原史前农业研究[J]. 中华文化论坛 2017(12)
    • [11].成都平原机插秧集中育秧管理技术[J].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4(04)
    • [12].成都平原史前农业考古新发现及其启示[J]. 中华文化论坛 2009(S2)
    • [13].成都平原马铃薯化肥减施试验[J]. 四川农业科技 2020(08)
    • [14].成都平原民居装饰题材及其文化内涵浅析[J]. 四川建筑 2008(01)
    • [15].成都平原的雪[J]. 文苑(经典美文) 2010(05)
    • [16].成都平原的地下地质结构与地震[J]. 四川省情 2008(06)
    • [17].成都平原夏商西周时期小平底罐研究[J]. 考古与文物 2018(02)
    • [18].岷江与都江堰对成都平原生存环境的影响——从历史考察的角度[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 [19].成都平原放射性环境地质评价[J]. 铀矿地质 2010(04)
    • [20].杂交水稻新品种蓉优33成都平原高产栽培技术[J]. 四川农业科技 2020(06)
    • [21].成都平原冷浸田水稻种植适宜性的研究[J]. 四川农业科技 2018(08)
    • [22].大力依靠科技支撑“再造一个成都平原”[J]. 四川农业科技 2011(02)
    • [23].成都平原水稻超高产栽培配套高效施肥策略[J]. 农业科技通讯 2009(03)
    • [24].成都平原农耕文化档案撷珍[J]. 兰台内外 2020(34)
    • [25].城乡用地协同调控系统集成应用研究——以成都平原为例[J]. 测绘通报 2010(05)
    • [26].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冠的意义[J]. 百科知识 2008(07)
    • [27].成都平原农用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 四川环境 2009(04)
    • [28].2017年成都平原城市群空气质量状况分析[J]. 山东化工 2018(14)
    • [29].“四川绿色发展路径样本”之成都平原的绿色之肺[J]. 当代县域经济 2016(06)
    • [30].成都平原两熟制条件下机插秧播期研究(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09)

    标签:;  ;  ;  ;  ;  

    成都平原乡村酒店设计的地域性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