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的整合与发展 ——西沟村互助合作运动研究(1943-1958)

村庄的整合与发展 ——西沟村互助合作运动研究(1943-1958)

论文摘要

本文立足于田野调查和文献档案,以叙事的风格,从国家、村庄、村民三个层面入手,以西沟村为研究个案,以互助合作运动在基层的实践过程为研究内容,全面再现了西沟村1943年至1958年间社会变迁的真实图景。集体化是一个不可跨越的时代。近年来,农业集体化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而在广大农村则出现了一种新型合作化的浪潮,特别是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颁布与实施之后,更多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开始涌现。因此,如何以史为鉴,吸取以往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教训进行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正是本文的意义之一;其次,通过对互助合作运动在西沟的实践过程的考察,展现了国家、社会、个人在地方社会的深层互动关系。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主要对选题的缘起、学术史回顾、田野考查经过、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进行说明。论文的第二部分(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为主体部分,第二章对互助组时期的西沟社会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互助组成立的背景,主要从西沟的自然生态环境、当时的社会环境、村民的生存状况及领袖因素几个方面进行叙述,可以说西沟互助组是在一种贫困交加的条件下组织起来的,通过走组织起来的道路,西沟村民才得以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紧接着对互助组时期内三次大的历史事件——土地改革、生产技术革命、爱国丰产运动进行叙述和分析,再现西沟村在这段历史时期内的变迁状况以及国家的动员与号召、地方政府的选择和村民的自我调整与适应过程;第三章分析了初级社时期西沟社会的实践与整合过程,首先对李顺达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的经过进行研究,指出李顺达社虽然起步较晚(不是最早成立的“十个老社”之一),但是其生产成果却是当时的佼佼者,特别是在十五年远景规划制定后,西沟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社员的积极性更为高涨。其次剖析了初级社时期西沟村域内的一系列斗争,主要包括入社与退社的斗争、男女同工同酬的斗争、“上马”与“下马”的斗争(办大社与拆大社分小社的斗争),通过对这一系列斗争的分析,展现了国家与村庄的互动过程。最后从经济结构和粮食产量两个方面分析了初级社时期的生产成果;第四章则对高级社时期村庄合作化政策的推行和实践进行剖析。主要从合作化政策的冒进、村庄高级社的实践和高级社时期面临的严重自然灾害的挑战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通过三章的内容凸显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国家权力的介入以及村庄社会的自我调整与适应,再现了西沟人在互助合作运动中的艰苦探索过程。第三部分为结论,说明了个体、村庄、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与生成过程及西沟村民组织起来的动力,并对农民的平均主义心态和农业集体化做了评析。总之,本文正是通过一种叙事性的分析,详细叙述了西沟村在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个时期内不同历史的实践过程,从而再现个体、社会、国家三者的深层关系在地方社会的生成互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导言
  • 1.1 选题缘起
  • 1.2 田野调查经过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
  • 1.5 资料来源
  • 第二章、互助组时期的西沟社会(1943——1951)
  • 2.1 村庄印象
  • 2.2 组织起来
  • 2.3 互助组的功能
  • 2.4 革命性的生产
  • 2.5 爱国丰产运动
  • 第三章、初级社时期村庄的整合与实践(1951——1955)
  • 3.1 办社
  • 3.2 三年规划——五年规划——十五年规划
  • 3.3 “火车”与“牛车”
  • 3.4 男女同工同酬
  • 3.5 “上马”与“下马”
  • 3.6 初级社时期的生产发展
  • 第四章、高级社时期的村庄社会(1956——1958)
  • 4.1 合作化政策的冒进
  • 4.2 村庄高级社的实践
  • 4.3 高级社面临的挑战
  • 4.4 在曲折中继续前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三: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村庄的整合与发展 ——西沟村互助合作运动研究(1943-1958)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