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玲
湖南省湘潭市妇幼保健院妇科4111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结合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为宫外孕并有保守治疗指征和要求的患者140例给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药治疗。结果122例患者血HCG降至正常,包块全部消失,16例患者因用药后输卵管妊娠破裂而改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2例出现胎心管搏动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结论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药多药联合用于保守治疗宫外孕安全、有效。
关键词:宫外孕;保守治疗;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药
宫外孕,是妇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传统的输卵管切除手术虽疗效可靠,但给患病妇女造成了很大痛苦,甚至给未生育或仅剩一侧输卵管的妇女带来终生遗憾甚至影响了家庭幸福。随着快速、敏感的血HCG检测技术的成熟,以及多分辨率B超的应用,使80%的宫外孕在未破裂前得以诊断,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法显得甚为重要。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采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药保守治疗140例,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未破裂型或流产型宫外孕病人140例,诊断标准符合第七版《妇产科》教科书(宫外孕章)。且具备保守治疗的条件:①生命体征平稳,无活动性腹腔内出血,B超检查盆腔积液≤4cm;②无明显腹痛;③B超异位妊娠包块最大直径≤6cm;④血HCG值≤5000U/L;⑤肝肾功能正常,血常规正常;⑥患者要求药物保守治疗并签字。本组患者年龄18~42岁,停经30~63天,血HCG值880~5000U/L,其中880~1500U/L4例,1501~2500U/L48例,2501~5000U/L18例;包块最大60mm×55mm×40mm,最小11mm×11mm×10mm。血HCG>5000U/L及B超可见胎心管搏动为相对禁忌证.
1.2治疗方法
甲氨蝶呤50mg/m2单次肌肉注射;米非司酮25mg口服一日2次,连续3日。用药后严密观察血压、脉搏、腹痛及阴道出血情况,治疗后第4日、第7日复查血HCG,如第7日血HCG下降<25%则重复给药1次。待血HCG下降>25%后给予中药宫外孕汤,方剂组成:赤芍15g,丹参30g,桃仁9g,枳实10g,厚朴10g,炮山甲10g,玄胡9g,归尾15g,三棱15g,莪术15g,水煎500ml,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连服7~10天,复查B超,若包块直径>20mm则再服药7~10天,以后每周复查B超及血HCG,直至血HCG降至正常,盆腔包块消失。
1.3疗效判定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无腹痛,血β-HCG值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B超检查盆腔包块≤2cm或完全吸收为治愈;临床症状加重,阴道流血或腹腔出血增多,腹痛剧烈,血β-HCG值升高或下降效果不满意,B超检查包块增大而改行手术治疗为失败。
2结果
例数治愈无效
140122例(87%)18例(13%)
140例患者中122例符合治愈标准,占87%,血HCG降至正常时间最短9天,最长21天,平均16.5天,包块消失最短12天,最长2个月,平均36.4天,8例患者肌注甲氨蝶呤后分别于第2~4天出现输卵管破裂出血(治疗前血HCG均>2500U/L),行腹腔镜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后痊愈,1例血HCG上升(治疗前血HCG分别为4100U/L),B超检查出现胎心管搏动,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胎术。所用药患者有5例有轻度恶心、呕吐反应,未予处理,3~5日自行消失。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近年来由于放免法测定血HCG、B超等诊断技术的提高,宫外孕发病率不断上升,据统计占妊娠总数的1.5%,以及对宫外孕的深入认识,约80%的患者已能得到早期而准确的诊断,保留输卵管及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法应运而生,保守治疗中的手术疗法包括腹腔镜下手术及传统的开腹手术,虽疗效可靠,但都有一定弊端,不仅增加了盆腔粘连及造成日后不育的几率,对于未婚者,更加重了她们的心理负担。药物保守治疗为患者减轻了痛苦,极大地满足了心理需求。
甲氨蝶呤属抗代谢类药物,其治疗使异位妊娠的胚胎停止发育,组织坏死、脱落、吸收。用药后主要副反应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因本组病例为单次用药,且用药剂量小,故副反应轻微,仅10例出现恶心、呕吐,停药后即恢复。
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的孕酮拮抗剂,使妊娠绒毛及蜕膜组织变性坏死,同时米非司酮可以促进前列腺素的释放,降低黄体生成激素水平,促使妊娠黄体萎缩,进而使依赖黄体发育的胚囊坏死。中药的应用以活血化淤、消癥散结为主要治则。此法疗效可靠,方法简便,费用低廉,毒副作用小,易于被广大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马丽莉.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6):53.
[2]吴瑾,李先锋,黄绮梨.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的指征和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6):2204.
[3]佟丽娟.宫外孕的辩证施治探析[J].中医药学刊,2004,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