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内窥镜系统的研究](https://www.lw50.cn/thumb/28cdea89b35e7fbeabadae54.webp)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微创诊断及治疗技术发展迅猛,尤其是内窥镜的诊断及治疗技术最为明显,日趋旺盛的市场需求对内窥镜工业产生了巨大的带动作用。本项目为“电子内窥镜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医用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电子支气管镜、电子十二指肠镜、电子胆道镜和工业用电子内窥镜等,由于超高量度发光二极管照明、电子注水注气吸引装置、镜下电子腔内测压技术等一系列符合人体学技术的应用,克服了现有内窥镜存在的体积大不易清洗消毒、价格昂贵、患者痛苦大、易损伤黏膜组织的难题。课题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概述、总体论述、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可靠性设计五大部分:首先介绍了电子内窥镜系统的组成,包括内窥镜主机和吸引器主机,内窥镜主机是内窥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镜身部分和控制部分所组成;吸引器主机是专为内窥镜设计的吸引器。其次设计了电子内窥镜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部分,其中硬件电路设计包括:电源模块、L ED照明模块设计、注水、注气以及吸引功能模块、测试腔内压力模块和L CD显示模块。软件设计包括:内窥镜系统主程序设计、P W M信号控制程序设计、A / D采样设计、L CD显示模块、内窥镜系统控制模块;抗干扰设计包括:硬件抗干扰设计和软件抗干扰设计。该系统在临床试验阶段,性能稳定,图像清晰,操作简单,使患者的痛苦明显减轻,弥补了现有电子内窥镜的不足之处。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内窥镜的发展史1.2 医学电子内窥镜的研究现状和临床应用1.2.1 医学电子内窥镜的研究现状1.2.2 医学电子内窥镜在临床上的应用1.3 课题的意义1.4 本文的安排2 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概述2.1 内窥镜2.1.1 硬性内窥镜2.1.2 软性内窥镜2.2 电子内窥镜2.3 图像传感器的选用2.3.1 CCD 图像传感器2.3.2 CMOS 图像传感器2.4 内窥镜先端部使用的光源2.4.1 氙气光源2.4.2 具有高亮度冷光源2.5 内窥镜的注水、注气和吸引功能3 内窥镜系统设计概述3.1 系统的整体构成3.2 内窥镜系统各组成部分简介3.2.1 内窥镜主机3.2.2 吸引器主机3.3 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3.4 核心控制器件的选择3.5 本章小结4 内窥镜系统硬件设计4.1 硬件系统概述4.2 电源模块4.3 LED 照明模块4.3.1 LED 的发光原理4.3.2 LED 发光强度与电流的关系4.3.3 LED 的驱动方式4.3.4 PWM 调光的原理和形成4.3.5 Atmega16 的PWM 信号产生原理4.3.6 LED 照明电路的设计4.4 注水、注气以及吸引功能模块4.5 测试腔内压力模块4.5.1 电容式传感器特点和原理4.5.2 信号放大电路4.5.3 RC 滤波电路4.5.4 单片机A/D转换功能模块4.5.5 LCD 显示模块4.6 本章小结5 内窥镜系统软件设计5.1 系统软件设计概述5.2 内窥镜系统主程序的设计5.2.1 内窥镜主机主程序设计5.2.2 吸引器主机主程序设计5.3 各功能模块的设计思想5.3.1 PWM 波控制程序5.3.2 A/D采样模块5.3.3 LCD显示模块5.4 内窥镜系统的控制设计5.4.1 内窥镜主机控制设计5.4.2 吸引器主机控制设计5.5 本章小结6 内窥镜系统的可靠性设计6.1 引言6.2 干扰的来源6.3 干扰的分类和耦合方式6.4 干扰产生的后果6.5 内窥镜系统采用的抗干扰措施6.5.1 硬件措施6.5.2 软件措施7 内窥镜系统的制作与分析7.1 制作总体情况7.2 内窥镜主机的制作与分析7.2.1 内窥镜主控制板7.2.2 内窥镜继电器控制板7.3 内窥镜镜身的制作7.4 吸引器主机的制作与分析7.4.1 吸引器主机主控制板部分7.4.2 吸引器主机吸引部分8 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电子内窥镜系统论文; 腔内测压论文; 照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