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结构生物相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药物传输性能

层状结构生物相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药物传输性能

论文摘要

1991年,Decher等提出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层层自组装概念;1998年,M(o|¨)hwald等人将此技术应用于可去除的胶体颗粒,得到一种具有全新结构的微胶囊。本文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将聚电解质组装到胶体微粒上,去除胶体微粒模板后得到中空微胶囊,并探索了其在药物传输体系中的应用。首先利用无机沉淀法合成聚苯乙烯磺酸钠(PSS)掺杂的碳酸钙胶体微粒(CaCO3(PSS)),在其表面层层组装PSS和聚烯丙基胺盐酸盐(PAH)。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溶去碳酸钙后,得到内部填充PSS的微胶囊。这种微胶囊对带正电荷的小分子药物、荧光探针和大分子多糖具有强烈的自沉积效应,而排斥带负电荷的分子。以PSS/PAH微胶囊为药物载体,研究了抗癌药物柔红霉素(DNR)和阿霉素(DOX)的药物投料浓度、离子强度和温度等条件对药物在微胶囊内沉积的影响。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更高的药物初始浓度、更高的盐浓度下可将更多的药物包埋到微胶囊中(在药物投料浓度为1mg/mL时,DNR和DOX在微胶囊内的浓度分别达到29.6mg/mL和32.0mg/mL。)。由于微胶囊中预先包埋的PSS会释放出来,去核后在微胶囊表面额外组装聚电解质则导致药物包埋效率的降低。研究了不同层数的微胶囊对DNR和DOX的控释性能,药物自微胶囊中的释放在最初四小时内遵循扩散控制的释放机理。为制备生物相容性更好的微胶囊,采用天然多糖在碳酸钙微粒表面层层自组装,然后去核。碳酸钙模板的合成是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存在下通过硝酸钙与碳酸钠反应得到。通过热失重分析得出CMC在CaCO3(CMC)中的含量为5.3%。将两种生物相容性多糖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依次组装在CaCO3(CMC)模板表面。Zeta-电位分析揭示了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在碳酸钙表面的层层增长。将囊壁用戊二醛交联之后,微胶囊的稳定性显著提高。这样制备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可自发包埋带正电荷的小分子物质如罗丹明6G。微胶囊的体外细胞培养显示出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采用包埋DOX的微胶囊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和体内动物试验。完全由多糖制备的微胶囊通过在CMC掺杂的CaCO3微粒表面层层组装带相反电荷的壳聚糖和海藻酸钠,采用戊二醛交联囊壁,然后用EDTA去核。如此得到的微胶囊含有带负电的CMC,其在微胶囊中可能呈自由状态,或与第一层过量的壳聚糖形成络合物。这种微胶囊对带正电的DNR和DOX显示出强烈的富集效应,在药物投料浓度为1mg/mL时,两种药物在微胶囊内的浓度分别达到83.7mg/mL和88.6mg/mL。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和透射电镜(TEM)揭示了药物在微胶囊内均匀分布。被包埋的药物可以重新释放出来,并在起始阶段遵循扩散控制释放机理。采用包埋DOX的微胶囊进行动物试验,通过相差显微镜、CLSM和TEM等显微技术和吖啶橙、Hoechst33342和四氧化锇等染色方法证明载药微胶囊能够有效诱导HepG2肝癌细胞的凋亡。将HepG2肝癌细胞种植到BALB/c/nu裸鼠右前肢腋下产生肿瘤,采用载药微胶囊进行治疗。经4周体内培养,结果显示包埋的DOX(抑制率40.3%)比游离的DOX(抑制率30.6%)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进一步合成了两端带有氨基的PEG,以其作为间隔基,将叶酸接枝到聚电解质微胶囊表面,利用叶酸和细胞表面的叶酸受体的特异识别作用,实现叶酸修饰微胶囊对肝癌细胞的特异性黏附,并初步评价了叶酸修饰微胶囊包埋阿霉素后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聚电解质微胶囊制备技术
  • 1.2.1 层层自组装技术
  • 1.2.2 聚电解质在胶体粒子表面的组装
  • 1.2.3 模板
  • 1.2.4 囊壁材料
  • 1.3 微胶囊的基本物理性能
  • 1.3.1 微胶囊的热稳定性能
  • 1.3.2 微胶囊的电性能
  • 1.3.3 微胶囊的渗透性能
  • 1.3.3.1 离子强度对渗透性能的影响
  • 1.3.3.2 膜厚对渗透性能的影响
  • 1.3.3.3 pH值对渗透性能的影响
  • 1.3.3.4 囊壁材料对渗透性能的影响
  • 1.3.3.5 溶剂对渗透性能的影响
  • 1.3.4 微胶囊的机械性能
  • 1.3.4.1 外加渗透压
  • 1.3.4.2 内部渗透压
  • 1.3.4.3 原子力探针技术
  • 1.3.4.4 退火对囊壁结构的影响
  • 1.4 微胶囊对物质的包埋
  • 1.4.1 在晶体表面进行LbL组装
  • 1.4.2 内层分解包埋
  • 1.4.3 囊内聚合
  • 1.4.4 利用囊壁开关性质包埋
  • 1.4.5 自沉积包埋
  • 1.4.6 生物分子的包埋
  • 1.5 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抗癌药物在聚电解质微胶囊中的自发沉积与释放
  • 2.1 实验部分
  • 2.1.1 主要原材料和试剂
  • 2.1.2 含PSS碳酸钙微粒的制备
  • 3粒子内PSS含量的测定'>2.1.3 CaCO3粒子内PSS含量的测定
  • 2.1.4 聚电解质微胶囊的制备
  • 2.1.5 DNR和DOX在微胶囊中的定量包埋
  • 2.1.6 DNR和DOX自微胶囊中的释放
  • 2.1.7 测试与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3(PSS)微粒的制备'>2.2.1 CaCO3(PSS)微粒的制备
  • 2.2.2 水溶性物质在微胶囊中的自沉积包埋
  • 2.2.3 药物在微胶囊中的定量包埋
  • 2.2.4 DNR和DOX的释放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壳聚糖/海藻酸钠层状微胶囊的制备及药物包埋释放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原材料和试剂
  • 3.1.2 含CMC碳酸钙微粒的制备
  • 3(CMC)微粒上的层层自组装'>3.1.3 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在CaCO3(CMC)微粒上的层层自组装
  • 3.1.4 戊二醛交联多层膜以及模板的去除
  • 3.1.5 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的细胞相容性评价
  • 3.1.6 DNR和DOX在微胶囊中的定量包埋
  • 3.1.7 DNR和DOX自微胶囊中的释放
  • 3.1.8 载药微胶囊的体外抑制癌细胞生长实验
  • 3.1.9 测试与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含CMC碳酸钙微粒的制备
  • 3.2.2 壳聚糖/海藻酸钠层状微胶囊的制备
  • 3.2.3 DNR和DOX在壳聚糖/海藻酸钠层状微胶囊中的自沉积
  • 3.2.4 DNR和DOX在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中的定量包埋
  • 3.2.5 DNR和DOX自微胶囊中的释放
  • 3.2.6 载药微胶囊抑制癌细胞生长实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阿霉素和包埋阿霉素微胶囊的体内生物学评价
  • 4.1 实验部分
  • 4.1.1 主要原材料和试剂
  • 4.1.2 主要实验设备
  • 4.1.3 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的制备和药物的包埋
  • 4.1.4 包埋阿霉素微胶囊诱导HepG2凋亡的形态学
  • 4.1.4.1 HepG2的贴壁培养
  • 4.1.4.2 游离阿霉素对HepG2增殖活性的影响—XTT法
  • 4.1.4.3 HepG2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
  • 4.1.4.4 包埋DOX微胶囊作用下HepG2的凋亡(吖啶橙染色)
  • 4.1.4.5 包埋DOX的微胶囊作用下HepG2的凋亡(Hoechst 33342染色)
  • 4.1.4.6 包埋DOX的微胶囊作用下HepG2的凋亡(TEM观测)
  • 4.1.5 包埋DOX微胶囊对肝癌细胞HepG2裸鼠皮下移植瘤的药效学评价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DOX对HepG2增殖活性的影响——XTT法
  • 4.2.2 包埋DOX微胶囊对人肝癌细胞HepG2诱导凋亡的形态学
  • 4.2.3 DOX和包埋DOX微胶囊对HepG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抑制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叶酸修饰的微胶囊对癌细胞的靶向识别作用
  • 5.1 实验部分
  • 5.1.1 主要原材料和试剂
  • 5.1.2 碳酸钙微粒的制备
  • 5.1.3 双端氨基PEG的合成
  • 5.1.4 叶酸修饰聚电解质微胶囊的制备及抗癌药物包埋
  • 5.1.5 叶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 5.1.6 叶酸修饰微胶囊与肝癌细胞的特异识别作用
  • 5.1.7 包埋阿霉素的叶酸修饰微胶囊体外抑制HepG2细胞生长实验—CCK-8法
  • 5.1.8 测试与表征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双端氨基PEG的合成
  • 5.2.2 叶酸修饰聚电解质微胶囊的制备
  • 5.2.3 叶酸修饰聚电解质微胶囊在肝癌细胞表面的特异性黏附
  • 5.2.4 包埋阿霉素的叶酸修饰微胶囊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儿柔红霉素血管外渗的预防及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03)
    • [2].基因重组法构建表柔红霉素高产菌株[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0(03)
    • [3].柔红霉素恒河猴急性毒性试验[J]. 毒理学杂志 2015(06)
    • [4].高剂量柔红霉素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国处方药 2009(11)
    • [5].表柔红霉素的补料发酵工艺[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6(05)
    • [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的柔红霉素含量[J]. 新农业 2019(19)
    • [7].医药前沿[J]. 中国医药科学 2011(11)
    • [8].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干预柔红霉素致小鼠心肌损伤的疗效观察[J]. 中华全科医学 2018(01)
    • [9].参麦注射液防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柔红霉素心肌毒性临床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08)
    • [10].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08)
    • [11].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评价[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05)
    • [12].基因组重排构建柔红霉素高产菌株[J]. 齐鲁药事 2011(07)
    • [13].白血病患儿静脉应用柔红霉素的护理体会[J]. 现代医药卫生 2008(19)
    • [14].柔红霉素血管外渗预防和处理的研究进展[J]. 华夏医学 2009(05)
    • [15].(+)-9-氨基-4-去甲氧基-9-去氧柔红霉素酮的合成[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9(11)
    • [16].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全乙酰化衍生物对柔红霉素致小鼠心脏毒性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4(03)
    • [17].复方柔红霉素氯喹脂质体的研制及其对脑胶质瘤与胶质瘤干细胞的抑制效应[J]. 中国新药杂志 2015(24)
    • [18].超低累积量柔红霉素致心脏毒性2例[J]. 四川医学 2011(12)
    • [19].柔红霉素加阿糖胞苷方案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免疫相关因子的影响[J]. 中国药业 2015(17)
    • [20].基因工程菌SIPI-A0707代谢产物表柔红霉素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1(11)
    • [21].增加aveBⅣ基因拷贝数对于表柔红霉素产生菌发酵单位的影响[J]. 药物生物技术 2010(03)
    • [22].表柔红霉素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原生质体紫外诱变[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9(01)
    • [23].抑制Rho-kinase在柔红霉素诱导的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05)
    • [24].急性白血病患者初次使用柔红霉素突发室颤一例[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5(03)
    • [25].AML对柔红霉素的耐药性与TET2基因突变的相关性[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8(02)
    • [26].芪苈强心胶囊改善柔红霉素心脏毒性的体外实验[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6)
    • [27].康惠尔透明贴联合喜疗妥芦荟防治柔红霉素所致静脉炎[J]. 临床护理杂志 2011(03)
    • [28].柔红霉素产生菌SIPI-DM中dnmV的基因置换[J]. 微生物学通报 2009(05)
    • [29].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23)
    • [30].OCT修饰柔红霉素与双氢青蒿素脂质体的处方优选及主药含量测定[J]. 西藏医药 2019(04)

    标签:;  ;  ;  ;  ;  ;  ;  ;  

    层状结构生物相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药物传输性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