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司法认定问题研究

自首司法认定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自首历来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刑罚制度,是法定的从宽处罚情节。正确地定罪量刑是司法人员追求的目标,当然在自首的认定问题上也是如此,但事实上,由于法律规定的不完善或者法律理解的不同,在司法实务中往往对一起案件的自首认定与否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观点。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对一些司法实务中分歧较大的问题,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中,主要探讨的是解释中规定的形迹可疑型自动投案的认定问题、特殊投案对象的司法认定和如实供述的司法认定等在司法实务界普遍存在争议的问题。首先明确了形迹可疑型自动投案的认定原则,并对正确认定形迹可疑型自动投案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其次从立法本意上主张被害人也应当在一定条件下成为自动投案的对象;最后提出对数罪情况下如实供述同种数罪或者异种数罪,原则上应当按照解释的规定,如实供述的部分犯罪认定为自首,并对司法实务中新出现的隐瞒真实身份者如何认定自首提出了观点。第二部分中,主要针对解释中余罪自首的主体和“其他罪行”的规定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人身自由是否受到限制并不能成为区分自首成立与否的标准,区分余罪自首成立与否的标准只能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犯罪人如实供述的是否是余罪;同时解释将“其他罪行”释义为“其他不同种罪行”是不利于被告人的限制解释,已经超出法条的应有之意。第三部分中,在论述过失犯罪成立自首的基础上,对交通肇事罪的自首问题从逃逸和未逃逸两种情况进行了论述,尤其是对司法实务中大量的交通肇事未逃逸的案件,本文明确了履行《交通安全法》所规定的法定义务并不必然排斥自首成立的观点。第四部分中,在肯定单位犯罪成立自首的基础上,阐述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自首时不同的法律意义,前者代表单位意志,后者并不代表单位意志。并着重对司法实务中所遇到的单位犯罪案件中诉讼代表人翻供的法律性质进行了探讨,提出在诉讼代表人翻供时,重点考察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供述情况。当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如实供述,应当从刑法的“谦抑”精神出发,认定其单位自首的成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一般自首成立要件中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形迹可疑型自动投案的司法认定
  • 一、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的判断
  • 二、形迹可疑的判断
  • 三、形迹可疑型自动投案的司法认定原则
  • 四、形迹可疑型自动投案的常见争议情形探析
  • 第二节 投案对象的司法认定
  • 一、投案对象的法律规定
  • 二、所在单位的司法认定
  • 三、其他有关负责人员的司法认定
  • 四、特殊投案对象的司法认定
  • 第三节 如实供述的司法认定
  • 一、如实供述的认定
  • 二、数罪情况下如实供述的司法认定
  • 三、因违法行为到案后主动供述的自首认定
  • 四、自首后翻供的司法认定
  • 五、隐瞒真实身份如实供述的司法认定
  • 第二章 余罪自首成立要件中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关于余罪自首的主体
  • 一、余罪自首主体的争议
  • 二、余罪自首主体的司法认定
  • 第二节 其他罪行的司法认定
  • 第三节 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的司法认定
  • 第三章 交通肇事罪自首问题研究
  • 第一节 过失犯罪自首问题研究
  • 一、过失犯罪自首的理论争议
  • 二、过失犯罪成立自首
  • 第二节 交通肇事罪自首的司法认定
  • 一、交通肇事罪后逃逸的自首问题研究
  • 二、交通肇事罪后未逃逸的自首问题研究
  • 三、交通肇事罪后未逃逸自首的司法认定
  • 第四章 单位犯罪自首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单位犯罪自首的法律依据
  • 一、单位犯罪自首的争议
  • 二、单位犯罪自首成立的法律依据
  • 第二节 单位犯罪自首的司法认定
  • 一、单位犯罪自首的成立条件
  • 二、单位犯罪自首的主体
  • 三、单位犯罪自首的司法认定
  • 四、单位犯罪中自首后翻供问题研究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案发后在家等候处理应认定为自动投案[J]. 人民司法 2019(20)
    • [2].自动投案意思不明确的不宜认定为自首[J]. 人民司法(案例) 2017(32)
    • [3].简析逃匿境外人员自动投案的不同形态[J]. 法律适用(司法案例) 2017(10)
    • [4].经电话通知传唤到案认定自动投案的条件[J]. 人民司法(案例) 2016(08)
    • [5].浅议刑事立法中“自动投案”的扩大解释[J]. 法制与社会 2015(32)
    • [6].论职务犯罪自动投案的司法认定——以朱某电话通知到案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 2018(30)
    • [7].论“自动投案”的司法适用[J]. 法制与社会 2018(30)
    • [8].从一则案例看“其他符合立法本意,应当视为自动投案自首情形”的认定[J]. 法制与经济(中旬) 2012(09)
    • [9].罪行败露被围困后报警应认定为自动投案[J]. 中国检察官 2011(10)
    • [10].犯罪人自动投案后逃跑,后再次主动投案的,是否视为自动投案?[J]. 人民司法 2010(19)
    • [11].自动投案的认定[J]. 人民司法 2008(02)
    • [12].是否认定自动投案的几种情形研究[J]. 法制博览 2019(13)
    • [13].小议自动投案[J]. 中国检察官 2013(21)
    • [14].亲友“陪抓、抓送”不应视为自动投案方式[J]. 学理论 2010(13)
    • [15].浅析自动投案的审查与认定——以《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执行为背景[J]. 中国检察官 2012(06)
    • [16].刑案中自动投案“归案”标准的统一[J]. 中国检察官 2011(04)
    • [17].送亲归案情形下自动投案的认定[J]. 人民司法 2011(06)
    • [18].在犯罪现场等候公安机关处理是否应认定为自动投案[J]. 中国检察官 2009(06)
    • [19].协助被害人追赶、扭送同案犯的定性与处理[J]. 法制与社会 2015(27)
    • [20].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自首的认定[J]. 沧桑 2011(01)
    • [21].有关自首认定遇到的分歧问题[J]. 法制与社会 2010(34)
    • [22].等待抓捕成立自首的理论基础和条件[J]. 人民检察 2009(23)
    • [23].形迹可疑被盘查后如实交代犯罪事实属自动投案[J]. 人民司法 2015(22)
    • [24].交通肇事自动投案注意规定的理解与适用[J].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05)
    • [25].犯罪线索被掌握后通知到案的不属于自动投案[J]. 人民司法(案例) 2017(05)
    • [26].如何认定自动投案中的“形迹可疑”[J]. 法制与社会 2008(28)
    • [27].受伤的被告人先行报案能否认定为自动投案[J]. 中国检察官 2014(12)
    • [28].去公安机关打探案情被抓获不算自动投案[J]. 人民司法 2019(17)
    • [29].失去自动投案的主动条件还能否构成自首[J]. 中国检察官 2015(02)
    • [30].行政犯自动投案问题分析[J]. 中国检察官 2019(04)

    标签:;  ;  ;  

    自首司法认定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