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仪式论文-宣朝庆,冯碧莹

节日仪式论文-宣朝庆,冯碧莹

导读:本文包含了节日仪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命仪式,琐罗亚斯德教,五朔节,俄罗斯

节日仪式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丝路上的节日:生命仪式,新年期盼,自由释放》一文中研究指出肯尼亚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境内曾出土约250万年前的人类头盖骨化石。位于肯尼亚南部的马赛社区,马赛男性一生中要举行叁次相互关联的仪式,以标定不同的人生阶段。叁次仪式分别是恩克帕塔(Enkipaata)、俄诺托(Eunoto)、奥英厄西尔(Olng'esherr)。恩克帕塔是从男孩子进入青少年的仪式,俄诺托是通过初级战士的剃头仪式进入成人,奥英厄西尔则是通过吃肉仪式标志着战士生涯的结束而步入老年。这一整套仪式主要在马赛社区15至(本文来源于《文明》期刊2019年11期)

施旭升[2](2019)在《仪式·节日·狂欢——戏剧艺术的精神原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亚里士多德曾以"动作"来概括戏剧的本质,其实,动作只有在"仪式"中才更具规范化、程序化,充满神秘的摹仿和象征意味,体现娱神娱人的精神价值,显示出某戏剧的精神品味;"节日"乃是一种神圣化了的"时间",它具有某种重复的、庄严的、神圣的、令人激动的性质,维系着所有参与者的"在场"形态,成为戏剧精神的实现方式;"狂欢"则是一种维系着人类广泛的自由且自适的放纵和颠覆的体验,它充满着讽刺、戏谑,狂欢和笑,体现出戏剧艺术所特有的精神品格。从而,"仪式""节日""狂欢",构成了戏剧艺术真正的精神原型。(本文来源于《民族艺术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宣朝庆,冯碧莹[3](2019)在《时间标准与仪式化表征:新中国70年的节日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血脉,承载着中国人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等根本追求。然而,当前的节日研究多聚焦于节日民俗志或民族志的撰写,对理论探讨重视不够。以时间标准和仪式化表征为分析框架,探析新中国70年节日变迁机制与各阶段的差异化特征,可以发现节日变迁是由国家政治合法性建构和民众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持续个体实践所共同形塑的。从社会控制的角度而言,强调节日所维系的一种秩序代表着国家或集体意志;而对于社会发展而言,节日变迁也代表了民众精神与物质生活中"现代性"不断增强的过程。把握这一机制,有助于反思节日体系建设,探索节日未来发展形态。(本文来源于《探索与争鸣》期刊2019年10期)

徐伟,郑景文[4](2019)在《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及其传递、贮存形式。较传统时代而言,新媒体场域中同样存在着大量的仪式现象。它作为引发媒介仪式的主场地和传播主载体,实现了数字化时代对传播仪式观的具体呈现与延伸。拉斯韦尔曾指出大众传播具有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新媒体自身的特点更是强化了这一功能,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具有独特优势。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也为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文章就当前新媒体发展的背景,结合传播的仪式观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展开论述。并对当前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存在的困境,以及新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提出了新的思考。(本文来源于《新媒体研究》期刊2019年19期)

郭荣[5](2019)在《情暖中秋 德耀太行》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12日下午,在中秋节来临之际,伴随着喜气洋洋的《盛世欢歌》开场舞,第五届林州市道德模范颁奖仪式暨“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拉开序幕。林州是一个精神的高地、道德的沃土,红旗渠精神、扁担精神、谷文昌精神被人们引以为傲,“郭巨埋儿”“王祥卧冰”等(本文来源于《安阳日报》期刊2019-09-16)

阴祖峰,梁可心[6](2019)在《诠释家国情怀 凝聚逐梦力量》一文中研究指出这是一场饱含深情、真诚炽烈的文艺演出,歌舞是翅膀,为祖国母亲捎去儿女的祝福;这是一次传播文明、引领风尚的实践活动,节日是枝蔓,生长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昨天下午,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兴家·爱国·逐梦”传统节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文艺演出举行,(本文来源于《哈尔滨日报》期刊2019-09-12)

傅叶芝[7](2019)在《节日仪式传播的文化共享与信仰重塑——以湘西苗族“四月八”跳花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承载着民族记忆与信仰的湘西苗族"四月八"跳花节,是一个具有祭祖、联欢、缅怀英烈等多种意义的少数民族节日,从传播的角度来说,湘西苗族"四月八"跳花节作为民间节日仪式,在其传播过程中,通过某种符号纽带将成员聚集,从而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稳定。但在此过程中,仪式与信仰又产生了割裂。本文以湘西苗族"四月八"跳花节为例,深入探究节日仪式在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共享以及如何实现信仰重塑。(本文来源于《传媒论坛》期刊2019年17期)

尤兆蕾[8](2019)在《重构仪式与节日 激活成长新动力——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少先队活动新样态》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一所创办于1905年的百年老校。自2004年起,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拓展,从原先的一个校区30个中队,到现在"一校四区"共144个中队,6600多名红绿领巾。作为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无论是在建国之初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学校少先队组织始终在响应党中央育人号召、团结教育少年儿童树立远大志向的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启蒙养正·明理成人"核心办学理念指引下,学校形成了"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享有童年生活的充实与幸福"的育人目标,少先队的工作理念充分体现着"关注每一个孩子主动健康发(本文来源于《少先队活动》期刊2019年09期)

[9](2019)在《巴拿马 刚果文化的仪式和节日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巴拿马位于中美洲地峡,是中美洲最南部的国家,于1903年成立巴拿马共和国。巴拿马人天性热情,无论平时还是节庆都喜欢跳舞。小鼓舞是当地一种原始的民族舞蹈,在其狂欢节和大型庆祝活动中,这种舞蹈尤其受到大众欢迎。活动中经常看到身穿巴拿马传统长裙的姑娘,在宽松(本文来源于《文明》期刊2019年Z2期)

李光华[10](2019)在《传统节日仪式的缺失与文化自信的重塑——兼谈春节及圣诞节仪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符号,它凸显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展示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节日仪式与节日相伴相生,其程式化的表演,支撑着节日的有序进行,传递着社会和历史的集体记忆。该文以春节及圣诞节文化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分析二者的传统庆祝仪式、内涵,剖析当今在中国洋节被追捧,民族节日遭冷落的原因,说明重塑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08期)

节日仪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亚里士多德曾以"动作"来概括戏剧的本质,其实,动作只有在"仪式"中才更具规范化、程序化,充满神秘的摹仿和象征意味,体现娱神娱人的精神价值,显示出某戏剧的精神品味;"节日"乃是一种神圣化了的"时间",它具有某种重复的、庄严的、神圣的、令人激动的性质,维系着所有参与者的"在场"形态,成为戏剧精神的实现方式;"狂欢"则是一种维系着人类广泛的自由且自适的放纵和颠覆的体验,它充满着讽刺、戏谑,狂欢和笑,体现出戏剧艺术所特有的精神品格。从而,"仪式""节日""狂欢",构成了戏剧艺术真正的精神原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节日仪式论文参考文献

[1]..丝路上的节日:生命仪式,新年期盼,自由释放[J].文明.2019

[2].施旭升.仪式·节日·狂欢——戏剧艺术的精神原型[J].民族艺术研究.2019

[3].宣朝庆,冯碧莹.时间标准与仪式化表征:新中国70年的节日变迁[J].探索与争鸣.2019

[4].徐伟,郑景文.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传播[J].新媒体研究.2019

[5].郭荣.情暖中秋德耀太行[N].安阳日报.2019

[6].阴祖峰,梁可心.诠释家国情怀凝聚逐梦力量[N].哈尔滨日报.2019

[7].傅叶芝.节日仪式传播的文化共享与信仰重塑——以湘西苗族“四月八”跳花节为例[J].传媒论坛.2019

[8].尤兆蕾.重构仪式与节日激活成长新动力——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少先队活动新样态[J].少先队活动.2019

[9]..巴拿马刚果文化的仪式和节日表达[J].文明.2019

[10].李光华.传统节日仪式的缺失与文化自信的重塑——兼谈春节及圣诞节仪式[J].海外英语.2019

标签:;  ;  ;  ;  

节日仪式论文-宣朝庆,冯碧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