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研究

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研究

论文摘要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已发展了近两百年,本文通过对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的研究以及对如何优化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体系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汉语在马来西亚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本研究使用文献法、综合分析法和对专家、学者访谈等方法对马来西亚华文教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释,探讨了规律和特点,为建构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的学科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此外,本论文也从宏观的角度对马来西亚华文教学进行探讨,这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相关研究中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全局意义的整体性,不仅在马来西亚华文的传播方式方面展开了理论探讨,而且其理论成果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汉语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论文首先阐述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和马来西亚国家教育体系的关系;其次,探讨了华文教育在国家教育政策中的构成特点、发展情况,以及国家教育政策对其产生的影响;第三,对华文课程、华文课程大纲和教材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并评述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第四,对华文师资发展情况、人员构成、培训模式进行了探讨。文章最后得出结论:虽然华文教育属于国家教育体系,但在体制的编排上则有所偏差;国民小学的华文课程和教材过于浅显以致和国中的华文课程衔接不上;国民小学的学生是由各民族所组成,各族群学生的语言起点不同,采用同一课程大纲和教材并不合适。此外,政府在培训资源的分配上也有所偏差,华文小学和改制中学长时期面临华文师资短缺的问题,而国小的华文教师则出现过剩现象。在综合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笔者将马来西亚汉语存在和发展的特点总结为“语言飞地”和“语言文化传承反向动力”现象,并认为,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离不开中国的支持,而中国在传播汉语时也要重视各国的本土汉语教学,在实施传播政策上不能千篇一律,以免达不到预期效果。“语言飞地”现象显示,马来西亚是继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澳门之后,汉语教学学制最完备,整体教学发展水平最好的国家;“语言文化传承反向动力”现象表民,华人保卫华文教育的决心,华人基于维护自己语言文化的愿望,与政府展开长时期的拉锯战,抗拒同化政策并要求实行多元化教育政策。在这种努力下,华文教育在环境的逆势阻力’下顽强地发展起来,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形成了语言文化的持续接力与传承。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的与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相关评述
  • 一、马来西亚华文教育
  • 二、马来西亚教育体系
  • 三、马来西亚国家教育政策
  • 四、马来西亚华文课程、课程大纲
  • 五、马来西亚华文教材
  • 六、马来西亚师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局限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马来西亚的教育体系
  • 第一节 国民教育体制
  • 一、小学教育阶段:三种语文源流并存的国民教育
  • 二、中学教育阶段:单一形式的国民教育
  • (一) 初中教育
  • (二) 高中教育
  • 三、大学学前教育
  • (一) 大学先修班
  • (二) 大学预科班
  • 第二节 华文教育的管理与结构
  • 一、华文教育的领导机构
  • (一)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
  • (二)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 (三) 董教总全国发展华文小学工作委员会
  • (四) 董教总全国发展华文独立中学运动工作委员会
  • 二、华文教育机构
  • (一) 国民型华文小学
  • (二) 华文国民中学
  • (三) 华文独立中学
  • 小结
  • 第三章 马来西亚国家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英殖民时期的教育政策
  • 一、《1920年学校注册法令》(The Registration of School Ordinance,1920)
  • 二、《芝士曼计划》(The Cheeseman Plan)
  • 三、《荷格报告书》(The Holgate Report)
  • 四、《巴恩报告书》(Barnes Report)
  • 五、《芬吴报告书》(Fenn-Wu Report,1951)
  • 六、《1952年教育法令》(The education ordinance 1952)
  • 七、《1954年教育白皮书》(Council Paper No 67 of 1954)
  • 第二节 趋向自治期和独立后的教育政策
  • 一、《拉萨报告书》(The Razak Report,1956)
  • 二、《1957年教育法令》(The eduction ordinance 1957)
  • 三、《达立报告书》(The Rahman Talib Report)
  • 四、《1961年教育法令》(Education Act,1961)
  • 五、《1967年国语法案》(National Language Act1967)
  • 第三节 马来西亚成立后的教育政策
  • 一、《1979年内阁报告书》(Report of the Cabinet Review Committce onEducation,1979)
  • 二、《1988年国家教育哲学》(Falsafah Pendidikan Negara)
  • 三、《1996年教育法令》(Education Act 1996)
  • 四、《2006——2010年教育发展大蓝图》
  • 小结
  • 第四章 马来西亚华文课程
  • 第一节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历史
  • 一、早期的华文教育
  • (一) 私塾教育
  • (二) 20世纪初的新式学校
  • 二、殖民政府对华文教育的影响时期
  • (一) “二战”前的华文教育
  • (二) “二战”至独立前的华文教育
  • 三、独立后的华文教育
  • (一) 华文教育发展的艰难期——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
  • (二) 华文教育的规范化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 (三) 华文教育的快速发展期——20世纪末至今
  • 第二节 马来西亚中小学华文课程大纲
  • 一、马来西亚小学华文课程大纲
  • (一) 教学目标
  • (二) 教学要求
  • 二、马来西亚中学华文课程大纲
  • (一) 教学目标
  • (二) 教学要求
  • 小结
  • 第五章 马来西亚华文教材
  • 第一节 教材背景
  • 一、私塾教育时期的华文教材
  • 二、20世纪初新式学校的华文教材
  • 三、《学校注册法令》颁布后的华文教材
  • 四、“二战”至独立前的华文教材
  • 五、独立后的华文教材
  • 六、60年代至80年代末的华文教材
  • 七、90年代至今的华文教材
  • 第二节 华文教材简介
  • 一、华文小学教材简介
  • 二、国民小学教材简介
  • 三、国民中学/改制中学教材简介
  • 四、华文独立中学教材简介
  • 第三节 华文教材编写原则
  • 一、华文小学华文教材编写原则
  • 二、国民小学华语教材的编写原则
  • 三、国民中学/改制中学华文教材的编写原则
  • 四、华文独立中学华文教材的编写原则
  • 第四节 华文教材的编写理念比较
  • 一、小学阶段的华文教材编写理念
  • 二、中学阶段的华文教材编写理念
  • 第五节 教材编写体例
  • 一、小学教材编写体例
  • 二、中学教材编写体例
  • 第六节 单元组合方式
  • 一、小学教材组合方式
  • (一) 国小教材
  • (二) 华小教材
  • 二、中学教材的单元组合方式
  • (一) 国中/改制中学教材
  • (二) 独中版教材
  • 第七节 教材语文知识的编排
  • 一、小学教材的语文知识编排
  • 二、中学教材的语文知识编排
  • (一) 国中/改制中学版教材语文知识编排
  • (二) 独中版教材语文知识编排
  • 小结
  • 第六章 马来西亚华文师资发展
  • 第一节 华文教师发展背景
  • 一、20世纪初的华文师资培训
  • 二、“二战”至独立前后的华文师资培训
  • 三、60年代至今的华文师资培训
  • (一) 基础教育体系的华文师资
  • (二) 华文独立中学的华文师资
  • 第二节 华文教师录取的具体要求
  • 一、基础教育体系的华文师资
  • 二、华文独立中学的华文师资
  • 第三节 华文师资培训模式
  • 一、职前师范教育
  • (一) 基础教育体系的华文师资
  • (二) 华文独立中学的华文师资
  • 二、在职师范教育
  • (一) 基础教育体系的华文师资
  • (二) 华文独立中学的华文师资
  • 第四节 华文师资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 小结
  • 第七章 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的反思与前瞻
  • 第一节 “语言飞地”现象探讨
  • 一、“语言飞地”的概念界定
  • 二、语言飞地的构成元素
  • (一) 华人移民社会的成因与构成
  • (二) 华人人口数量变化及分布状况
  • (三) 政府的温和政策
  • 三、在汉语传播中具有的功能
  • 第二节 “语言文化传承反向动力”现象探讨
  • 一、“语言文化传承反向动力论”的概念界定
  • 二、语言文化传承反向动力现象
  • 三、语言文化传承反向动力的构成元素
  • (一) 华人社团
  • (二) 华人政党
  • (三) 华文报刊
  • 四、语言文化传承反向动力给予汉语传播的启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云南州市院校与印缅合作华文教育可行性分析——以保山学院为例[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4)
    • [2].我院赴菲志愿者在菲律宾华文教育年会上展风采[J]. 教育探究 2010(01)
    • [3].关于华文教育现代化的思考[J]. 世界华文教学 2015(00)
    • [4].试析华文教育在台湾地区的新发展[J]. 厦门科技 2020(01)
    • [5].中国学人“西”渐:“丝路”华文教育兴盛的缘起[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20(02)
    • [6].浅谈缅甸华文教育本土化及指标体系[J]. 汉字文化 2020(14)
    • [7].海外华文教育的办学形式研究[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3)
    • [8].从无到有:柬埔寨华文高等教育发展新动向[J]. 世界教育信息 2020(10)
    • [9].欧洲华文教育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J]. 海外华文教育 2018(06)
    • [10].新加坡华文教育和华文写作遇到的挑战和对策[J]. 今传媒 2019(04)
    • [11].华文报刊与华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关系[J]. 梧州学院学报 2019(01)
    • [12].泰北华文教育的特殊性考察[J]. 红河学院学报 2019(03)
    • [13].中华武术在世界华文教育中开展的实践考察:问题与对策[J]. 四川体育科学 2019(03)
    • [14].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开展[J]. 艺术科技 2019(09)
    • [15].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华文教育研究的现状分析——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J]. 海外华文教育 2019(03)
    • [16].印尼华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分析[J]. 海峡教育研究 2019(02)
    • [17].东南亚华文教育漫谈[J].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9(03)
    • [18].泰国华文教育发展演变及影响[J]. 东南传播 2019(10)
    • [19].湖南华文教育工作现状与策略研究[J]. 湖南社会科学 2017(06)
    • [20].邓慕莲:倾心教育 予人光明[J]. 中国政协 2018(04)
    • [21].论华语研究与华文教育的衔接[J]. 语言文字应用 2018(02)
    • [22].缅甸曼邦地区华文教育现状及华文教师培训需求调查[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8(04)
    • [23].“第三届华文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通知[J].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8(02)
    • [24].“第三届华文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函[J]. 海外华文教育 2018(03)
    • [25].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与影响[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3)
    • [26].泰国华文教育发展的启示[J]. 智库时代 2018(39)
    • [27].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华文教育区域化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6(06)
    • [28].发展青岛特色的华文教育[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7(01)
    • [29].新世纪以来菲律宾华文教育的新发展及其困境[J]. 八桂侨刊 2017(01)
    • [30].世界“汉语热”背景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7(02)

    标签:;  ;  

    马来西亚华文教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