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气互补加热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风光气互补加热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论文摘要

在能源枯竭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渴望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来代替资源有限、污染环境的常规能源。研究和实践表明,太阳能和风能是资源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它们分布广泛,可以再生,不污染环境,是国际公认的理想替代能源。本文是以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为指导思想,根据太阳能和风能在资源条件和技术应用上有良好互补性的特点,来进行整体系统设计和仿真的。文中通过对风光气互补加热系统和原加热系统成本核算的比较,验证了风光气互补加热系统节能改造的可行性,并根据加热系统的结构,确定了系统的工作原理、运行方式及系统应具有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以AT89S53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由传感器、变送器、信号调理、单片机、执行元件、显示和键盘等器件组成的智能控制系统,并对控制系统中主要模块的功能、工作原理作了详细的叙述;同时还阐述了风能的基础理论、建立了风速、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最后,利用Matlab7.1/Simulink5.0仿真软件,建立了风力发电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模拟实验。通过仿真模拟图形可知,所建立的仿真模型是正确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太阳能的应用现状
  • 1.2.1 我国太阳能分布
  • 1.2.2 太阳能应用现状
  • 1.3 风能的应用现状
  • 1.3.1 我国风能分布
  • 1.3.2 风能应用现状
  • 1.4 课题来源
  •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风光气互补加热系统的设计方案
  • 2.1 改造前后两加热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 2.1.1 原加热系统的成本核算
  • 2.1.2 改造后加热系统的成本核算
  • 2.2 太阳能加热方式的确定
  • 2.3 太阳能集热器的选型
  • 2.3.1 太阳能集热器的分类
  • 2.3.2 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的介绍
  • 2.4 太阳能热水器循环方式的确定
  • 2.4.1 自然循环系统
  • 2.4.2 强迫循环系统
  • 2.5 太阳能集热器跟踪方案的确定
  • 2.6 加热系统的结构
  • 2.7 加热系统的工作原理
  • 2.8 加热系统应具有的功能
  • 2.8.1 水位控制功能
  • 2.8.2 水温控制功能
  • 2.8.3 温差循环功能
  • 2.8.4 强制停水功能
  • 2.8.5 防冻功能
  • 2.8.6 显示与键盘功能
  • 2.8.7 除尘、清雪功能
  • 2.8.8 保护、报警功能
  • 2.9 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 2.10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风光气互补加热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单片机
  • 3.2 扩展I/O 接口电路
  • 3.3 扩展数据存储器电路
  • 3.4 A/D 转换接口电路
  • 3.5 温度采集模块
  • 3.5.1 D518820 的基本特性
  • 3.5.2 D518820 的测温原理
  • 3.5.3 D518820 与AT89553 单片机的接口
  • 3.6 水位检测模块设计
  • 3.7 显示与键盘
  • 3.7.1 液晶显示器
  • 3.7.2 键盘
  • 3.8 系统的功率接口
  • 3.9 太阳能集热器的跟踪装置
  • 3.9.1 比较控制式跟踪装置的工作原理
  • 3.9.2 跟踪装置的控制流程
  • 3.9.3 光电检测电路
  • 3.10 除尘、清雪模块设计
  • 3.11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
  • 3.11.1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 3.11.2 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
  • 3.12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风能的基础理论
  • 4.1 风能的计算
  • 4.2 自由流场中的风轮
  • 4.3 风力机的特性系数
  • 4.4 风力机的静态特性
  • 4.5 风力机的仿真模型
  • 4.6 风速的数学模型
  • 4.6.1 基本风
  • 4.6.2 阵风
  • 4.6.3 渐变风
  • 4.6.4 随机风
  • 4.7 永磁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风力发电系统的模拟仿真
  • 5.1 风力发电机子系统
  • 5.2 整流桥子系统
  • 5.3 逆变桥子系统
  • 5.4 仿真结果
  • 5.4.1 交流母线电压
  • 5.4.2 交流母线电压和电流
  • 5.4.3 整流器交流侧电压
  • 5.4.4 整流器直流侧电压
  • 5.4.5 逆变器交流侧电压
  • 5.4.6 负载的端电压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罐内外加热系统对罐箱加热效率的影响分析[J]. 上海化工 2016(04)
    • [2].基于CPLD控制电加热系统的抗干扰设计[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08)
    • [3].客车车窗加热系统研究及应用[J]. 汽车电器 2016(11)
    • [4].新能源集成厨用加热系统[J].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2020(01)
    • [5].对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系统的节能探索[J]. 科技信息 2013(22)
    • [6].沥青储运工程中热载体加热系统设计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 化工设计 2012(03)
    • [7].智能加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世界 2013(11)
    • [8].飞机除冰车加热控制系统设计[J]. 专用汽车 2019(08)
    • [9].船舶燃油电加热系统的风险分析与使用探讨[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6(08)
    • [10].电加热系统的使用与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26)
    • [11].汉川电厂Ⅲ期临机加热系统分析[J]. 能源与环境 2011(06)
    • [12].耦合燃气加热功能的集中制冷加热系统应用研究[J]. 暖通空调 2019(10)
    • [13].热水综合节能改造技术方案及实施效果[J]. 科技传播 2016(10)
    • [14].柴油机的ГОЛЬФСТРИМ加热系统[J]. 国外内燃机车 2011(04)
    • [15].即热式飞机除冰车加热系统设计[J].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6(06)
    • [16].基于电磁加热的注塑机加热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科技视界 2016(06)
    • [17].邻机加热系统改造[J]. 热电技术 2014(01)
    • [18].磷化加热系统操作应注意的事项[J]. 广东化工 2011(04)
    • [19].动态加热系统对β射线法监测PM_(10)和PM_(2.5)的影响[J]. 四川环境 2015(06)
    • [20].一种节能的畜禽粪便转化有机肥设备的加热系统结构及工艺设计[J]. 农业与技术 2020(04)
    • [21].基于模糊控制的玻璃温室加热系统的研究[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2(05)
    • [22].常压炉加热系统形式建模的验证[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0)
    • [23].导热油加热系统的节能设计[J]. 涂料工业 2014(08)
    • [24].运输船燃油舱加热系统优化设计研究[J]. 造船技术 2015(06)
    • [25].一种洁身器水加热系统的研究及应用[J]. 家电科技 2013(S1)
    • [26].蒸发循环水在反渗透加热系统中的应用[J]. 有色冶金节能 2009(03)
    • [27].基于Patran/Marc橡胶模具加热系统温度场数值模拟[J]. 机床与液压 2008(09)
    • [28].淮安地区温室太阳能土壤加热系统设计及其经济效益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 2019(06)
    • [29].300MW锅炉临炉加热系统改造分析[J]. 河北电力技术 2012(S1)
    • [30].车用燃油加热系统的设计[J].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10(01)

    标签:;  ;  ;  ;  

    风光气互补加热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