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从哲学上讲,中学体育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内因在于体育课程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自我发展变化行为。但是,中学体育课程改革最终需要人来实现,势必会受到主体价值观的影响,不同主体的价值取向差异会引起价值冲突。新一轮中学体育课程改革能否解决价值冲突,关系着体育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甚至关系着改革的成败。因此,科学认识价值冲突、有效地协调和整合价值冲突,对于指导和深化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确保课程改革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实际需要,本文以我国新一轮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价值冲突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全面解析和阐释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价值冲突,寻求有效化解、协调和整合价值冲突的途径。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本文将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价值冲突定义为: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中学体育课程)价值之间的矛盾或冲突,又包括同一主体对客体不同属性之间的不一致或不协调。概括全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价值冲突的本质是一种利益冲突,具体表现为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的对抗、非主导价值对主导价值的冲击。2.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客体属性的多样化是价值冲突的外部根源,本位价值取向是不同主体之间价值冲突的根源,多元化需求则是同一主体在不同价值之间冲突的根源。3.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价值冲突的性质非常复杂,主要有积极与消极共存、合理与不合理同在、公开与潜在共生、表面与深层相伴、对抗与非对抗为邻的属性。4.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价值冲突具有要素结构和时空结构。要素结构是由主体性要素结构、客体性要素结构和中介性要素结构以不同的方式组成的关系结构;时空结构就是由价值冲突中的主体性因素、客体性因素和中介系统以一定的空间形态和时间状况存在,并结合而成的关系状态。5.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价值冲突具有激励、认知和管理功能等正向功能,同时具有负向功能,以及两重性、复杂性、社会性、多样性特征。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1.1 理论背景1.2 现实背景1.3 研究综述1.4 研究的目的、意义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京2.2 研究方法3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价值冲突的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3.1 价值与价值冲突3.1.1 价值的涵义3.1.2 价值冲突3.2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价值冲突3.3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价值冲突的研究范畴及内容4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价值冲突研究4.1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价值冲突的分类4.1.1 按价值冲突的主体分类4.1.2 按价值冲突的层次分类4.1.3 按价值冲突的性质分类4.2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价值冲突的本质4.3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价值冲突的表现4.3.1 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的对抗4.3.2 非主导价值对主导价值的冲击4.4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价值冲突的根源4.4.1 本位价值取向是不同主体之间价值冲突的根源4.4.2 多元化需求是同一主体在不同价值之间冲突的根源4.4.3 客体属性的多样性是价值冲突的外部根源4.5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价值冲突的性质4.5.1 积极与消极共存4.5.2 合理与不合理同在4.5.3 公开与潜在共生4.5.4 表面与深层相伴4.5.5 对抗与非对抗为邻4.6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价值冲突的结构4.6.1 要素结构4.6.2 时空结构4.7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价值冲突的功能4.7.1 正向功能4.7.2 负向功能4.8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价值冲突的特点4.8.1 社会性4.8.2 多样性4.8.3 复杂性4.8.4 两重性5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价值冲突的协调与整合5.1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价值冲突协调与整合的必要性5.2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价值冲突协调与整合的依据5.3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价值冲突协调与整合的原则5.3.1 主导价值原则5.3.2 多元互补价值原则5.3.3 功能协调原则5.4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价值冲突协调与整合的思路5.4.1 正确认识价值冲突与价值整合5.4.2 避免简单定性5.4.3 合理引导,促进理性认同5.4.4 着眼全局,科学整合5.5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中价值冲突协调与整合的途径5.5.1 利益整合模式5.5.2 目标整合模式6 结论与建议6.1 结论6.2 建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价值冲突论文; 中学论文; 体育课程改革论文; 价值整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