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胰岛细胞自身抗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INS-1细胞,凋亡
胰岛细胞自身抗体论文文献综述
张许梅,王瑾,霍海燕,岳继萍,张文婷[1](2019)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可上调TXNIP导致大鼠胰岛β细胞系INS-1凋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Ⅱ-1R)自身抗体能否通过影响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诱导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胰岛β细胞系INS-1,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选用10-6mol/L作为最适浓度,24 h作为最佳时间;在上述条件下,用流式细胞计量术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及凋亡蛋白的表达; 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ngⅡ-1R自身抗体对TXNIP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AngⅡ-1R自身抗体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降低INS-1细胞的活力(P<0. 05);促进INS-1细胞凋亡(P<0. 01);AngⅡ-1R自身抗体还可以促进TXNIP的mRNA和蛋白表达(P<0. 01)。RNA干扰沉默TXNIP表达后,AngⅡ-1R自身抗体诱导的细胞凋亡减少(P<0. 05);使用AngⅡ1R拮抗剂替米沙坦(TM)后,AngⅡ-1R自身抗体诱导的TXNIP上调及细胞凋亡均被抑制(P<0. 05)。结论 AngⅡ-1R自身抗体可以通过AT1R上调TXNIP导致胰岛β细胞凋亡,有望为AngⅡ-1R自身抗体阳性的糖尿病患者的防治提供新靶点。(本文来源于《基础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11期)
张许梅[2](2019)在《AT1受体自身抗体通过NLRP3炎性小体-IL-1β通路诱导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升高,且发病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随着糖尿病病情发展,会导致心脏,血管等多器官功能受损。遏制胰岛β细胞的损伤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因此减少某些病理原因(如炎症、应激)导致的胰岛细胞凋亡,对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自身抗体(angiotensin Ⅱ type1 receptor autoantibodies,AT1-AA)首先在先兆子痫患者血清中发现。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已证实AT1-AA可以与胰岛β细胞上AT1R结合,促进胰岛β细胞凋亡,但具体机制不清。有研究报道,慢性炎症与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损伤有关,尤其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2型糖尿病胰岛损伤关系更为密切。已有研究证实IL-1β活化的机制通路复杂,其中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对IL-1β的活化最为重要。激活的NLRP3炎性小体会促使Pro-IL-1β切割成熟,形成有活性的IL-1β而发挥作用。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可通过叁条通路实现,包括活化氧(ROS),钾外流以及溶酶体破坏。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hioredoxin-interacting protein,TXNIP)是一种内源性的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结合抑制蛋白,可以阻断TRX的抗自由基和抗凋亡功能而诱导细胞凋亡。已有研究证明AT1-AA具有促进炎症作用。那么,AT1-AA是否可以通过促进炎症发生进而促进胰岛β细胞损伤?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AT1-AA是否可以通过增加TXNIP表达,激活NLRP3炎性小体,导致IL-1β分泌增多,进而诱导胰岛β细胞损伤。目的:1.建立AT1-AA阳性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胰岛形态及功能以及TXNIP、NLRP3炎性小体、IL-1β变化。2.证实TXNIP-NLRP3-IL-1β信号通路在AT1-AA诱导的胰岛β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1.AT1-AA阳性大鼠建模:用生物合成的AT1R-ECⅡ抗原肽段主动免疫实验组大鼠,用免疫佐剂与生理盐水制成的混合液免疫对照组大鼠。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TXNIP、NLRP3炎性小体、IL-1β等蛋白的表达水平。3.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4.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5.ELISA检测IL-1β分泌量。6.Western blot检测TXNIP、NLRP3、ASC、Caspase1、Cleaved Caspase3/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7.Real time PCR检测TXNIP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成功建立AT1-AA主动免疫大鼠模型检测大鼠血清抗体滴度的结果显示,随着免疫时间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免疫大鼠抗体滴度升高,在第4周时升高较明显(P<0.01),到第8周时,抗体滴度达高峰(P<0.01),模型建造成功(图1)。2.AT1-AA主动免疫大鼠胰岛组织结构和功能受损图2A结果显示,前4周免疫组大鼠体重与对照组大鼠体重无明显差异,第10周开始,免疫组大鼠体重开始降低,且在16周时体重出现明显降低(P<0.05)(图2A)。空腹血糖检测结果显示,从第8周开始到第16周,免疫组大鼠空腹血糖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图2B)。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给予对照大鼠葡萄糖灌胃,2h后血糖值降至正常水平;12周及16周的免疫大鼠在灌胃2h后血糖值仍明显高于正常水平(P<0.05)(图2C)。胰岛素耐量试验结果显示,给予对照大鼠腹腔注射胰岛素,30min时血糖迅速下降,至2h时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12周及16周的免疫大鼠注射胰岛素,30min大鼠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图2D)。随着免疫时间延长,免疫组大鼠胰岛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胰岛组织结构紊乱严重(图2E)。以上结果提示,AT1-AA长期存在可以导致胰岛结构及功能受损。3.AT1-AA主动免疫大鼠胰岛细胞凋亡增加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免疫时间延长,免疫组大鼠胰岛组织细胞核变大,棕黄色颗粒增多(图3A)。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免疫大鼠胰岛组织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比值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图3B)。结果提示,AT1-AA长期存在可以导致胰岛组织凋亡增加。4.AT1-AA主动免疫大鼠血清中IL-1β分泌量增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免疫时间延长,免疫大鼠胰岛组织中代表IL-1β的棕色颗粒增多,颜色加深(图4 A)。ELISA检测IL-1β分泌结果显示,随着免疫时间延长,免疫大鼠血清中IL-1β的分泌量不断增加(P<0.05)(图4B)。5.AT1-AA主动免疫大鼠胰岛组织NLRP3炎性小体激活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免疫时间延长,免疫组大鼠胰岛组织棕黄色颗粒增多(图5A)。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免疫组大鼠胰岛组织NLRP3、ASC、Caspase1 p10蛋白表达随着免疫时间的延长均逐渐升高(P<0.01)(图5B)。6.AT1-AA主动免疫大鼠胰岛组织TXNIP表达增高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免疫大鼠胰岛组织棕黄色颗粒增多,着色加深(图6A)。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免疫大鼠胰岛组织TXNIP蛋白表达水平随着免疫时间的延长不断增高(P<0.05)(图6B)。7.AT1-AA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降低INS-1细胞的存活率CCK-8结果显示,与Negative-Ig G组相比,INS-1细胞存活率随AT1-AA浓度的增大而降低(P<0.05)(图7A)。与Negative-Ig G组相比,在AT1-AA作用24 h时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P<0.01)(图7B)。8.AT1-AA明显增高INS-1细胞凋亡水平流式细胞技术结果显示,与Negative-Ig G组比较,AT1-AA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图8A)。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egative-Ig G对照组相比,AT1-AA实验组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比值明显升高(P<0.01)(图8B)。9.AT1-AA可以促进INS-1细胞IL-1β的分泌ELISA实验结果显示,与Negative-Ig G组相比,AT1-AA可以使细胞IL-1β的分泌量明显增加(P<0.01)(图9)。10.NLRP3炎性小体-IL-1β参与了AT1-AA诱导的INS-1细胞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egative-Ig G对照组相比,AT1-AA组NLRP3炎性小体各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图10A)。使用NLRP3炎性小体的抑制剂MCC950孵育INS-1细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AT1-AA组相比,AT1-AA+MCC950组INS-1细胞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比值下降(P<0.05)(图10B);IL-1β分泌量降低(P<0.05)(图10C)。11.TXNIP-NLRP3炎性小体-IL-1β参与了AT1-AA诱导INS-1细胞的凋亡采用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检测TXNIP的表达量,与Negative-Ig G对照组相比,AT1-AA组TXNIP m RNA(P<0.01)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均显着升高(图11A)。使用慢病毒包被的TXNIP sh RNA感染INS-1细胞,结果显示,与Scramble sh RNA组相比,TXNIP sh RNA组TXNIP m RNA(P<0.05)和蛋白表达(P<0.01)均显着下降(图11B),提示TXNIP干扰模型建立成功。与Scramble sh RNA组相比,Scramble sh RNA+AT1-AA组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比值明显增高(P<0.01);与Scramble sh RNA+AT1-AA组相比,TXNIP sh RNA+AT1-AA组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比值明显降低(P<0.01)(图11C),结果提示TXNIP参与了AT1-AA诱导的INS-1β细胞的凋亡。ELISA结果显示,与Scramble sh RNA组相比,Scramble sh RNA+AT1-AA组IL-1β分泌量明显增高(P<0.05);与Scramble sh RNA+AT1-AA组相比,TXNIP sh RNA+AT1-AA组IL-1β分泌量显著下降(P<0.05)(图11D)。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cramble sh RNA组相比,Scramble sh RNA+AT1-AA组NLRP3炎性小体各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Scramble sh RNA+AT1-AA组相比,TXNIP sh RNA+AT1-AA组NLRP3炎性小体各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图11E)。以上结果提示TXNIP参与了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以及IL-1β水平的升高。12.替米沙坦(telmisartan,TM)可通过抑制TXNIP-NLRP3炎性小体-IL-1β减轻AT1-AA诱导INS-1细胞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AT1-AA组相比,AT1-AA+TM组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比值降低(P<0.05)(图12A);IL-1β分泌量减少(P<0.05)(图12B);NLRP3炎性小体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图12C);TXNIP蛋白表达也降低(P<0.05)(图12D)。结论:1.AT1-AA长期存在可导致大鼠胰岛结构受损、功能紊乱,同时可促进胰岛组织TXNIP、NLRP3炎性小体以及IL-1β水平升高;2.TXNIP-NLRP3-IL-1β通路参与了AT1-AA诱导的胰岛β细胞损伤;3.ARB通过抑制TXNIP-NLRP3-IL-1β通路改善AT1-AA诱导的胰岛β细胞损伤。(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6-12)
林博,刘清林[3](2019)在《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与急性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免疫球蛋白G-胰岛细胞抗体(immunoglobulin G-islet cell antibodies,Ig G-ICA)和免疫球蛋白M-胰岛素自身抗体(immunoglobulin M-insulin autoantibody,Ig M-IAA)与急性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病毒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将其作为研究组,以同期无糖尿病且无感染性疾病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在空腹条件下取静脉血,检测两组受试者的糖脂代谢情况,补体结合胰岛细胞抗体(islet tibodies,CF-ICA)、Ig G-ICA阳性检出率,胃壁细胞抗体、甲状腺微粒抗体以及Ig M-IAA和Ig G-IAA的阳性检出率。结果两组受试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差异无显着性(P>0.05)。研究组Ig G-ICA、CF-ICA、Ig M-IAA、Ig G-IAA阳性检出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检出胃壁细胞抗体及甲状腺微粒抗体的例数显着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病毒感染后患者血清中的IAA水平升高,以Ig M-IAA升高最为显着,推测Ig M-IAA的产生可能与病毒感染涉及免疫细胞激活的机制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刊》期刊2019年01期)
李丹[4](2018)在《AT1受体自身抗体在胰岛β细胞损伤中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及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使其已成为21世纪全球性的疾病威胁。持续性血糖异常升高及胰岛失代偿是糖尿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已有的研究表明,胰岛β细胞数目减少和(或)功能障碍是胰岛功能难以代偿的重要原因。因此,探究胰岛β细胞损伤机制将成为糖尿病研究的重中之重。凋亡和自噬是细胞为维持机体稳态而进行的自发性死亡过程。适度凋亡和自噬对维持胰岛β细胞数目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有研究证实,凋亡及自噬的过度激活会诱导细胞死亡。作为人体内重要的体液调节系统之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参与了糖尿病的病理进程。有研究报道,胰腺组织局部RAS系统的激活,特别是Ang Ⅱ的激活,会抑制糖的转运、降低胰岛素分泌及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糖尿病临床资料的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存在类AngⅡ的物质-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自身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 autoantibody,AT1-AA)。该抗体首次在1999年被Wallukat等人发现于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之后人们在多种疾病中均发现了AT1-AA的存在。研究AT1-AA的作用机制发现,它可以激活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receptor,AT1R)进而发挥类似Ang Ⅱ的作用。因此,存在于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AT1-AA在糖尿病的病程中,尤其是在胰岛细胞损伤中或可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目的:根据以上研究背景,本课题拟利用AT1-AA阳性大鼠模型研究以下问题:1.AT1-AA长期存在是否能引起血糖及胰岛结构和功能改变从而使糖尿病易感性增加;2.AT1-AA对胰岛β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及自噬在凋亡中的作用。方法:1.动物模型建立:AT1-AA免疫组(Immunized group,n=10):用AT1R-ECⅡ肽段主动免疫大鼠;溶剂对照组(Vehicle group,n=10):用等量抗原稀释液(Na_2CO_3溶液和生理盐水)代替抗原溶液。2.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含AT1-AA的IgGs。3.SA-ELISA法检测血清中AT1-AA滴度。4.OGTT试验对大鼠免疫过程中葡萄糖耐量进行检测。5.Immunohistochemistry法观察胰岛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胰岛素分泌情况及自噬相关蛋白的水平。6.本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了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 3、caspase 3及自噬指示蛋白LC3、beclin 1、P62的表达情况。7.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AT1-AA的特异性。8.Flow cytometry检测AT1-AA孵育后细胞凋亡。结果:1.AT1-AA阳性大鼠模型建立成功SA-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AT1-AA滴度,结果显示:免疫2W后,免疫组大鼠AT1-AA呈阳性(P<0.05),免疫至8W后达到峰值,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之后抗体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如图1A所示)。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其纯度,结果观察到,凝胶上呈现两条清晰的条带,即IgG重链、IgG轻链(如图1B所示)。2.AT1-AA阳性大鼠胰岛结构和功能障碍免疫4W之后,AT1-AA免疫组与溶剂对照组的空腹血糖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免疫至8W,与同期对照组相比,AT1-AA阳性大鼠空腹血糖明显升高(P<0.05)(如图2A所示)。OGTT试验监测大鼠糖耐量变化,结果显示,主动免疫4W大鼠服糖后2 h血糖降至正常水平,与溶剂对照组结果无差异(P>0.05),而主动免疫8W后,大鼠服糖2 h后血糖仍高于7.7mmol/L,提示糖耐量减低(如图2B所示)。除此之外,免疫组化结果观察到:免疫组大鼠胰岛结构排列紊乱,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胰岛素分泌减少(如图2C所示)。以上结果均提示免疫后大鼠糖代谢异常,胰岛结构和功能受损。3.AT1-AA阳性大鼠胰岛组织凋亡和自噬水平升高分别用Western blot方法及Immumohistochemical stainning对大鼠胰岛组织凋亡及自噬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免疫4w,8w,12w,16w后,胰岛组织cleaved-caspase3/caspase 3比值及LC3、Beclin 1均升高,免疫组化结果示棕色颗粒较多,着色深,而P62表达下降(P<0.05),着色浅(如图3所示),该结果表明免疫后大鼠胰岛组织自噬及凋亡水平均升高,胰岛细胞受损。4.阳性血清提纯的AT1-AA可特异性结合于INS-1胰岛β细胞上的AT1R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呈现红色荧光的AT1-AA与呈现绿色荧光的AT1R的细胞定位结果一致,而Negative-Ig G组未观察到细胞膜上有红色荧光(如图4所示)。该结果证明,阳性血清提纯的AT1-AA为膜抗体,可特异性地结合于AT1R。5.AT1-AA可降低INS-1胰岛β细胞的存活率,且呈浓度依赖性分别用不同浓度(10~(-8)、10~(-7)、10~(-6)、10~-55 mol/L)的AT1-AA或阴性IgG孵育INS-1胰岛β细胞24 h,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显示AT1-AA孵育后的细胞存活率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当处理浓度为10~(-6)、10~-55 mol/L时,AT1-AA组存活率较阴性IgG组显着降低(P<0.05)(如图5所示),我们选用10~-66 mol/L作为后期实验的处理浓度。6.AT1-AA诱导INS-1胰岛β细胞凋亡,且可被AT1R拮抗剂所阻滞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IgG对照组相比,AT1-AA处理12 h后,细胞凋亡比率明显升高(P<0.05),24 h达到峰值,36 h仍高于对照组(如图6A所示)。用20μmol/L替米沙坦预处理细胞之后再给予AT1-AA共孵育24 h,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T1-AA诱导细胞凋亡的效应可被阻滞(如图6B所示)。7.AT1-AA可引起INS-1细胞自噬水平升高,该效应可被AT1R拮抗剂所阻断用10~(-6) mol/L的AT1-AA分别孵育INS-1细胞6 h、12 h、24 h、36 h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LC3、beclin1、P62的蛋白水平。结果显示AT1-AA孵育6 h后,相对于阴性IgG组,LC3、Beclin 1的蛋白水平开始升高,12 h继续升高,24 h持续升高到36 h(P<0.05),而P62的蛋白水平逐渐降低(如图7A所示)。以上结果表明,AT1-AA可引起INS-1胰岛细胞自噬水平升高,且呈时间依赖性。用替米沙坦预处理细胞之后,AT1-AA诱导细胞自噬升高的效应亦可被阻滞(如图7B所示)。8.升高或降低自噬可以明显改变AT1-AA诱导的细胞凋亡用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或Rapamycin预处理细胞后,再给予AT1-AA孵育细胞24 h。结果显示,与AT1-AA组相比,抑制自噬后,cleaved caspase 3/caspase3比值下调;而上调自噬后,cleaved caspase 3/caspase3比值上调(P<0.05)(如图8所示)。结论:1.AT1-AA长期存在可诱导胰岛组织结构紊乱及分泌胰岛素功能障碍;2.AT1-AA可诱导胰岛β细胞自噬和凋亡升高,自噬上调可能是AT1-AA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8-05-25)
李丹,王瑾,何金玲,冯艳金,曹竹杰[5](2018)在《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自身抗体通过上调自噬诱导INS-1胰岛β细胞凋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能否引起胰岛β细胞的凋亡,自噬是否参与其中以及其所发挥的作用。方法:10-6mol/L AT1-AA处理INS-1细胞24 h后,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及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和beclin 1的蛋白水平。使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以及经典的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预处理细胞1 h之后再加入AT1-AA处理24 h,检测细胞凋亡、自噬及存活率的变化情况。结果:10-6mol/L AT1-AA处理INS-1细胞24 h可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P<0.05)。与阴性Ig G对照组相比,AT1-AA分别处理细胞12 h、24 h和36 h后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增高(P<0.05);此外,LC3及beclin 1的蛋白水平也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且凋亡和自噬水平的升高均可被替米沙坦所阻滞。使用自噬抑制剂3-MA预处理之后,细胞的凋亡率较单独给予AT1-AA处理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AT1-AA可通过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上调自噬来诱导INS-1胰岛β细胞凋亡。(本文来源于《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冯希云,任艳杰,任文霞,赵跃斌,王学杰[6](2018)在《2型糖尿病患者T细胞亚群和四种胰岛自身抗体和抗内皮细胞抗体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是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引发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本研究通过定量检测T、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3种免疫细胞及部分亚群,以及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抗体(IAA)、络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等自身抗体的变化,探讨其相互关系以及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8年02期)
梁启峰[7](2017)在《妊娠期高血糖患者母体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对新生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糖患者母体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异常的孕妇共276例,以6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在产前和OGTT试验后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记录每个出生患儿的体重、Apgar评分、血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76例GDM患者中34.41%至少存在一种相关抗体阳性,GDM组GADA阳性、IAA阳性和阴性的搏动指数异常比例均高于健康组(P<0.05),IAA阳性的胎儿生长受限比例比例较GDM组抗体阴性的比例高(P<0.05),妊娠晚期胰岛细胞抗体阳性(OR:6.41,95%CI:1.41~34.13)均为新生儿产后进入ICU进行监护的风险因素,妊娠中、晚期GADA阳性(OR:10.26,95%CI:1.42~75.14)和妊娠晚期GADA阳性(OR:8.15,95%CI:1.43~46.83)均为新生儿窒息的风险因素。结论妊娠晚期胰岛细胞抗体阳性为新生儿产后进入ICU进行监护的风险因素,妊娠中、晚期GADA阳性是新生儿窒息的风险因素。(本文来源于《广州医药》期刊2017年01期)
冯希云,任艳杰,赵跃斌,任文霞[8](2016)在《胰岛自身抗体与抗内皮细胞抗体在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DM)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靶细胞、受体对胰岛素亲和力降低,致使血糖升高,以及由此引发的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T1DM)和2型糖尿病(T2DM):1T1DM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结构异常导致,起病急(幼年多见)或缓(成人多见)易发生酮症酸中毒,需应用胰岛素维持生命,针对胰岛β细胞的抗体如胰岛细胞(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6年07期)
王晓昊,谭惠文,余叶蓉,周运霞,张祥迅[9](2015)在《基于胰岛自身抗体阳性与否和有无胰岛β细胞功能残存的Aβ方案在酮症倾向糖尿病临床分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于胰岛自身抗体阳性与否和有无胰岛β细胞功能残存的Aβ方案(共有4种组合即A+β+,A+β-,A-β+,A-β-)分型的4种酮症倾向糖尿病(ketosis-prone diabetes,KPD)的临床特点,进一步为KPD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纳入2000至2010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无诱因的自发性酮症或酮症酸中毒住院的初诊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抗体和谷胺酸脱羧酶抗体。采用空腹C肽评估β细胞功能。结果:共收集134例患者,各组异质性较大,四组患者在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waist and hip circumference ratio,WHR)、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 A1c)及甘油叁脂(triglyceride,TG)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BMI:P=0.000;WHR:P=0.026;血糖:P=0.009;Hb A1c:P=0.001;TG:P=0.044)。两两比较各组之间指标发现A-β+组患者与A-β-组患者之间差异最为明显,前者入院血糖及Hb A1c低于A-β-组患者(血糖:P=0.036;Hb A1c:P=0.010),但BMI、WHR和TG水平明显高于后者(BMI:P=0.005;WHR:P=0.004;TG:P=0.015)。结论:KPD临床特点不同,自身免疫抗体和胰岛β细胞功能差异显著,提示基于胰岛自身抗体阳性与否和有无胰岛β细胞功能残存的Aβ方案可进一步为KPD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展秀君[10](2015)在《糖尿病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析尿病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门诊2014年1月~12月间接诊的30例Ⅰ型糖尿病患者(A组)和3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B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C组),以CLIA法、RIA法测定、比较3组血清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的存在情况。结果 3组血清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的存在率由高至低依次为A组>B组>C组,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对糖尿病分型、选择用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糖尿病新世界》期刊2015年07期)
胰岛细胞自身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升高,且发病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随着糖尿病病情发展,会导致心脏,血管等多器官功能受损。遏制胰岛β细胞的损伤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因此减少某些病理原因(如炎症、应激)导致的胰岛细胞凋亡,对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自身抗体(angiotensin Ⅱ type1 receptor autoantibodies,AT1-AA)首先在先兆子痫患者血清中发现。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已证实AT1-AA可以与胰岛β细胞上AT1R结合,促进胰岛β细胞凋亡,但具体机制不清。有研究报道,慢性炎症与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损伤有关,尤其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2型糖尿病胰岛损伤关系更为密切。已有研究证实IL-1β活化的机制通路复杂,其中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对IL-1β的活化最为重要。激活的NLRP3炎性小体会促使Pro-IL-1β切割成熟,形成有活性的IL-1β而发挥作用。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可通过叁条通路实现,包括活化氧(ROS),钾外流以及溶酶体破坏。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hioredoxin-interacting protein,TXNIP)是一种内源性的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结合抑制蛋白,可以阻断TRX的抗自由基和抗凋亡功能而诱导细胞凋亡。已有研究证明AT1-AA具有促进炎症作用。那么,AT1-AA是否可以通过促进炎症发生进而促进胰岛β细胞损伤?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AT1-AA是否可以通过增加TXNIP表达,激活NLRP3炎性小体,导致IL-1β分泌增多,进而诱导胰岛β细胞损伤。目的:1.建立AT1-AA阳性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胰岛形态及功能以及TXNIP、NLRP3炎性小体、IL-1β变化。2.证实TXNIP-NLRP3-IL-1β信号通路在AT1-AA诱导的胰岛β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1.AT1-AA阳性大鼠建模:用生物合成的AT1R-ECⅡ抗原肽段主动免疫实验组大鼠,用免疫佐剂与生理盐水制成的混合液免疫对照组大鼠。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TXNIP、NLRP3炎性小体、IL-1β等蛋白的表达水平。3.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4.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5.ELISA检测IL-1β分泌量。6.Western blot检测TXNIP、NLRP3、ASC、Caspase1、Cleaved Caspase3/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7.Real time PCR检测TXNIP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成功建立AT1-AA主动免疫大鼠模型检测大鼠血清抗体滴度的结果显示,随着免疫时间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免疫大鼠抗体滴度升高,在第4周时升高较明显(P<0.01),到第8周时,抗体滴度达高峰(P<0.01),模型建造成功(图1)。2.AT1-AA主动免疫大鼠胰岛组织结构和功能受损图2A结果显示,前4周免疫组大鼠体重与对照组大鼠体重无明显差异,第10周开始,免疫组大鼠体重开始降低,且在16周时体重出现明显降低(P<0.05)(图2A)。空腹血糖检测结果显示,从第8周开始到第16周,免疫组大鼠空腹血糖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图2B)。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给予对照大鼠葡萄糖灌胃,2h后血糖值降至正常水平;12周及16周的免疫大鼠在灌胃2h后血糖值仍明显高于正常水平(P<0.05)(图2C)。胰岛素耐量试验结果显示,给予对照大鼠腹腔注射胰岛素,30min时血糖迅速下降,至2h时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12周及16周的免疫大鼠注射胰岛素,30min大鼠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图2D)。随着免疫时间延长,免疫组大鼠胰岛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胰岛组织结构紊乱严重(图2E)。以上结果提示,AT1-AA长期存在可以导致胰岛结构及功能受损。3.AT1-AA主动免疫大鼠胰岛细胞凋亡增加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免疫时间延长,免疫组大鼠胰岛组织细胞核变大,棕黄色颗粒增多(图3A)。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免疫大鼠胰岛组织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比值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图3B)。结果提示,AT1-AA长期存在可以导致胰岛组织凋亡增加。4.AT1-AA主动免疫大鼠血清中IL-1β分泌量增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免疫时间延长,免疫大鼠胰岛组织中代表IL-1β的棕色颗粒增多,颜色加深(图4 A)。ELISA检测IL-1β分泌结果显示,随着免疫时间延长,免疫大鼠血清中IL-1β的分泌量不断增加(P<0.05)(图4B)。5.AT1-AA主动免疫大鼠胰岛组织NLRP3炎性小体激活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免疫时间延长,免疫组大鼠胰岛组织棕黄色颗粒增多(图5A)。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免疫组大鼠胰岛组织NLRP3、ASC、Caspase1 p10蛋白表达随着免疫时间的延长均逐渐升高(P<0.01)(图5B)。6.AT1-AA主动免疫大鼠胰岛组织TXNIP表达增高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免疫大鼠胰岛组织棕黄色颗粒增多,着色加深(图6A)。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免疫大鼠胰岛组织TXNIP蛋白表达水平随着免疫时间的延长不断增高(P<0.05)(图6B)。7.AT1-AA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降低INS-1细胞的存活率CCK-8结果显示,与Negative-Ig G组相比,INS-1细胞存活率随AT1-AA浓度的增大而降低(P<0.05)(图7A)。与Negative-Ig G组相比,在AT1-AA作用24 h时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P<0.01)(图7B)。8.AT1-AA明显增高INS-1细胞凋亡水平流式细胞技术结果显示,与Negative-Ig G组比较,AT1-AA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图8A)。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egative-Ig G对照组相比,AT1-AA实验组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比值明显升高(P<0.01)(图8B)。9.AT1-AA可以促进INS-1细胞IL-1β的分泌ELISA实验结果显示,与Negative-Ig G组相比,AT1-AA可以使细胞IL-1β的分泌量明显增加(P<0.01)(图9)。10.NLRP3炎性小体-IL-1β参与了AT1-AA诱导的INS-1细胞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egative-Ig G对照组相比,AT1-AA组NLRP3炎性小体各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图10A)。使用NLRP3炎性小体的抑制剂MCC950孵育INS-1细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AT1-AA组相比,AT1-AA+MCC950组INS-1细胞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比值下降(P<0.05)(图10B);IL-1β分泌量降低(P<0.05)(图10C)。11.TXNIP-NLRP3炎性小体-IL-1β参与了AT1-AA诱导INS-1细胞的凋亡采用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检测TXNIP的表达量,与Negative-Ig G对照组相比,AT1-AA组TXNIP m RNA(P<0.01)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均显着升高(图11A)。使用慢病毒包被的TXNIP sh RNA感染INS-1细胞,结果显示,与Scramble sh RNA组相比,TXNIP sh RNA组TXNIP m RNA(P<0.05)和蛋白表达(P<0.01)均显着下降(图11B),提示TXNIP干扰模型建立成功。与Scramble sh RNA组相比,Scramble sh RNA+AT1-AA组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比值明显增高(P<0.01);与Scramble sh RNA+AT1-AA组相比,TXNIP sh RNA+AT1-AA组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比值明显降低(P<0.01)(图11C),结果提示TXNIP参与了AT1-AA诱导的INS-1β细胞的凋亡。ELISA结果显示,与Scramble sh RNA组相比,Scramble sh RNA+AT1-AA组IL-1β分泌量明显增高(P<0.05);与Scramble sh RNA+AT1-AA组相比,TXNIP sh RNA+AT1-AA组IL-1β分泌量显著下降(P<0.05)(图11D)。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cramble sh RNA组相比,Scramble sh RNA+AT1-AA组NLRP3炎性小体各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Scramble sh RNA+AT1-AA组相比,TXNIP sh RNA+AT1-AA组NLRP3炎性小体各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图11E)。以上结果提示TXNIP参与了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以及IL-1β水平的升高。12.替米沙坦(telmisartan,TM)可通过抑制TXNIP-NLRP3炎性小体-IL-1β减轻AT1-AA诱导INS-1细胞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AT1-AA组相比,AT1-AA+TM组Cleaved Caspase3/Caspase3比值降低(P<0.05)(图12A);IL-1β分泌量减少(P<0.05)(图12B);NLRP3炎性小体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图12C);TXNIP蛋白表达也降低(P<0.05)(图12D)。结论:1.AT1-AA长期存在可导致大鼠胰岛结构受损、功能紊乱,同时可促进胰岛组织TXNIP、NLRP3炎性小体以及IL-1β水平升高;2.TXNIP-NLRP3-IL-1β通路参与了AT1-AA诱导的胰岛β细胞损伤;3.ARB通过抑制TXNIP-NLRP3-IL-1β通路改善AT1-AA诱导的胰岛β细胞损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胰岛细胞自身抗体论文参考文献
[1].张许梅,王瑾,霍海燕,岳继萍,张文婷.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可上调TXNIP导致大鼠胰岛β细胞系INS-1凋亡[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9
[2].张许梅.AT1受体自身抗体通过NLRP3炎性小体-IL-1β通路诱导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D].山西医科大学.2019
[3].林博,刘清林.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与急性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医刊.2019
[4].李丹.AT1受体自身抗体在胰岛β细胞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8
[5].李丹,王瑾,何金玲,冯艳金,曹竹杰.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通过上调自噬诱导INS-1胰岛β细胞凋亡[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8
[6].冯希云,任艳杰,任文霞,赵跃斌,王学杰.2型糖尿病患者T细胞亚群和四种胰岛自身抗体和抗内皮细胞抗体相关性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
[7].梁启峰.妊娠期高血糖患者母体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对新生儿的影响[J].广州医药.2017
[8].冯希云,任艳杰,赵跃斌,任文霞.胰岛自身抗体与抗内皮细胞抗体在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
[9].王晓昊,谭惠文,余叶蓉,周运霞,张祥迅.基于胰岛自身抗体阳性与否和有无胰岛β细胞功能残存的Aβ方案在酮症倾向糖尿病临床分型中的应用[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5
[10].展秀君.糖尿病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J].糖尿病新世界.2015
标签: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 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 INS-1细胞; 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