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通过建立H型钢连铸结晶器内钢水凝固传热模型,采用ANSYS软件模拟H型钢异型坯的凝固传热过程,分析研究异型坯连铸过程中的钢水在结晶器内的传热、凝固行为,探明结晶器内铸坯温度分布、坯壳生长历程规律及影响因素,并根据不同钢种的凝固特性和在结晶器内的冶金行为对保护渣性能进行理论分析,提出符合凝固及生产过程要求的诸如熔化温度、粘度等性能,然后从理化特性着手,采取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异型坯连铸系列保护渣进行成分优化设计。首先对津西H型钢连铸现行保护渣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其化学成分、熔化温度、熔化速度、和粘度进行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发现其熔化温度为1167℃、熔化速度为57s、粘度为0.77Pa?s,不能很好的满足异型坯连铸需要。以ANSYS为平台建立了铸坯传热数学模型,对铸坯凝固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并成功地描述了凝固坯壳的温度分布及坯壳生长历程,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结晶器传热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工艺参数、优化保护渣性能、提高铸坯质量、减少铸坯裂纹提供了理论依据。设计正交实验方案,对H型钢连铸保护渣进行实验研究,应用试样变形法测量保护渣熔化温度,保护渣粘度经验公式法确定保护渣的粘度,优化配碳方法确定保护渣的熔化速度,最后再分析各化学成分对保护渣的理化性能的影响。根据Q235B钢的凝固特征并结合异型坯连铸多断面的特点,确定了在拉速为1.2m/min、宽面结晶器水量为176t/h条件下,适合于该钢种的连铸保护渣的熔化温度应稍低于1096℃、熔化速度为30~40s、粘度为0.17~0.4Pa?s,最后结合保护渣实验结果,确定了R(碱度)为1.0、熔化温度为1092℃、熔化速度为32.5s、粘度为0.27Pa?s的14号保护渣为最优的配方,经初步应用证明,满足浇注H型钢Q235B钢种的要求。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引言1 文献综述1.1 H 型钢的发展概况1.1.1 H 型钢发展简史1.1.2 H 型钢的种类和特点1.1.3 H 型钢的生产工艺1.2 异型坯连铸技术的发展概况1.2.1 异型坯连铸技术的发展简史1.2.2 异型坯连铸技术的特点1.2.3 异型坯连铸的关键技术1.2.4 异型坯连铸技术的重要意义1.3 异型坯连铸用保护渣1.3.1 国内外连铸保护渣发展状况1.3.2 异型坯连铸保护渣应满足的基本功能和要求1.3.3 异型坯连铸保护渣的理化特性1.4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及目的1.4.1 课题内容1.4.2 课题目的2 津西H 型钢连铸现行保护渣性能研究2.1 津西H 型钢连铸现行保护渣概述2.2 保护渣熔化特性研究2.2.1 研究方法及实验装置2.2.2 实验结果及讨论2.3 粘度特性研究2.4 本章小结3 H 型钢连铸坯的凝固过程研究3.1 研究目的3.2 结晶器内钢液的凝固传热3.2.1 传热机理3.2.2 结晶器热量导出的表示方法3.3 凝固传热数学模型3.3.1 模型的基本假设3.3.2 基本方程3.3.3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3.3.4 物性参数3.4 传热模型的求解3.4.1 求解软件3.4.2 津西H 型钢连铸工艺参数3.4.3 模型的求解3.4.4 计算结果及分析3.5 模型的验证3.6 本章小结4 H 型钢连铸保护渣实验研究4.1 实验原理4.1.1 半球法—试样变形法4.1.2 正交试验设计法4.2 实验过程4.2.1 原料的选用4.2.2 正交表的选用4.2.3 试样的制备4.2.4 熔化温度的测定4.2.5 熔化速度的测定4.2.6 粘度的计算4.3 实验结果的讨论与分析4.3.1 熔化温度的讨论及分析4.3.2 熔化速度的讨论及分析4.3.3 粘度的讨论及分析4.4 本章小结5 H 型钢连铸保护渣性能优化5.1 保护渣优化原则5.2 不同钢种凝固特性及对保护渣性能要求分析5.3 Q235B 钢保护渣性能的优化5.3.1 熔化温度的优化5.3.2 熔化速度的优化5.3.3 粘度的优化5.4 适用于H 型钢Q235B 钢种保护渣成分的确定5.5 现场应用5.6 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致谢导师简介作者简介学位论文数据集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型钢论文; 异型坯论文; 凝固过程论文; 保护渣论文; 性能优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