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性消除论文-黄永志,李凯强,董发明,邱妍,赵战勤

耐药性消除论文-黄永志,李凯强,董发明,邱妍,赵战勤

导读:本文包含了耐药性消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药,大肠埃希菌,抗菌,耐药基因

耐药性消除论文文献综述

黄永志,李凯强,董发明,邱妍,赵战勤[1](2019)在《5种中药对大肠埃希菌aac(3)-Ⅱ耐药性的消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筛选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有较好抗菌活性并对aac(3)-Ⅱ耐药基因有较强消除作用的中药,试验选取黄芩、黄连、艾叶、赤芍、鱼腥草等5种临床常用抗菌中药为研究对象,制备水煎液,用改良梯度稀释法测定中药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各中药分别以1/2 MIC与细菌共培养48 h,荧光定量PCR检测共培养前后大肠埃希菌aac(3)-Ⅱ耐药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黄芩、黄连、艾叶、赤芍、鱼腥草5种中药均对大肠埃希菌有抗菌活性,对aac(3)-Ⅱ耐药基因具有消除作用,消除率依次为95%、83%、89%、78%、5%。说明黄芩、黄连不仅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具有较强体外抗菌活性,而且对其耐药基因aac(3)-Ⅱ也具有较强消除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动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10期)

黄永志,赵旭东,赵战勤,邱妍,王帅帅[2](2019)在《中药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给人类健康及畜禽生产带来巨大威胁,这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中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消除细菌耐药性,研究中药消除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作用效果及机制对保障人类健康和畜禽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对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现状、中药消除效果及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消除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动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03期)

韦嫔,谭艾娟,吕世明,王学君[3](2017)在《中药消除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黄连、金银花、艾叶、鱼腥草和五倍子5种中药对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以及对庆大霉素耐药性的消除情况,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5种中药的最小抑菌浓度,通过影印培养法筛选出耐药性消除菌落并计算其消除率。结果表明,除鱼腥草外,黄连、金银花、艾叶、五倍子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效果,亚抑菌浓度的黄连、金银花、艾叶、五倍子作用24 h后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庆大霉素耐药性的消除率分别为5.34%、2.67%、10.01%、12.53%;作用48 h后其消除率分别为7.27%、3.47%、10.93%、13.68%。黄连、金银花、艾叶和五倍子能消除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11期)

彭苗苗[4](2017)在《中药对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抗菌药物在畜牧业的广泛及不规范使用,细菌耐药性尤其是多重耐药性日益增强与流行,不仅给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加大了人类和动物细菌疾病的防控难度,而且还将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许多数据显示我国大肠杆菌的耐药形势更为严峻,大肠杆菌耐药质粒、耐药基因及相关遗传机制有不少研究,但中药对其耐药性的消除方面缺乏细致深入的描述。本研究从病猪活体分离大肠杆菌,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耐药性较强的9株大肠杆菌,使用纸片法通过凝胶电泳质粒电泳图谱法对9株大肠杆菌的质粒进行检测,使用λDNA/HindⅢ作为marker建立标准曲线,从而计算出各大肠杆菌质粒条带的大小;使用PCR检测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和ParC、四环类耐药基因TetA和TetB。结果显示:9株猪源大肠杆菌对18种抗生素具有不同的敏感程度,耐药数都在7耐以上,最高为13耐,其中7株大肠杆菌对10种或10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3株大肠杆菌对13种抗生素耐药;9株大肠杆菌菌株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大于50%,其中对氨苄西林、青霉素、阿莫西林、红霉素耐药率达到100%,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的耐药率为88.9%,对多粘菌素B、大观霉素、链霉素、新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较为敏感;9株大肠杆菌质粒谱型均不相同,谱型条带大小范围约为0.574×10~3 bp-19.065×10~3 bp,所有谱型中均有一个大小约为19.065 Kbp的条带,提示这些大肠杆菌的质粒具有遗传学上的同源性,这些大肠杆菌可能处于同一流行或拥有共同来源;9株大肠杆菌均检测出GyrA、ParC、TetA和TetB共4种耐药基因。使用改良的影印培养法研究七种中药在亚抑菌浓度下对9号大肠杆菌的消除作用,设置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组和空白组,在24 h、48 h和72 h叁个时间点分别记录各组的耐药消除率,各组的消除试验在每个时间点均做叁次重复试验。在72 h的消除试验过后,分别对各中药消除子进行药敏试验、凝胶电泳检测质粒电泳图谱、PCR检测各消除子的耐药基因。研究结果显示:(1)七种中药消除组在叁个时间点的消除率范围是0.9%-57.9%,不同中药对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消除作用在24 h、48 h和72 h叁个时间点均不相同。(2)六种中药耐药消除子恢复了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板蓝根耐药性消除子耐药表型未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中药消除试验后逆转为敏感的抗生素数量与中药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呈正比。(3)六种中药耐药消除子的质粒电泳图谱丢失1-5条质粒条带,黄柏耐药消除子的质粒电泳图谱未发生改变;丢失了大小约为574 bp的质粒条带的消除子均恢复了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说明大小约为574 bp的质粒条带与大肠杆菌对喹诺酮抗生素的耐药性有关;同时也表明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与耐药质粒密切相关。(4)七种中药的消除子均检测出GyrA、ParC和TetA叁种耐药基因,七种中药的消除子均未检测到四环素耐药基因TetB;说明9号大肠杆菌的四环素耐药基因TetB被消除了,中药对大肠杆菌的耐药基因TetB具有消除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2)

董晓勋[5](2016)在《武汉药企研发出细菌耐药性克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董晓勋)昨日,从硚口区科技局获悉,该区内一家新药研发企业武汉维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细菌耐药性”克星,可消除细菌对目前市售的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性。日前国家专利局已经正式受理了该药的发明专利申请。该新药研发项目由武汉维舜医药科(本文来源于《长江日报》期刊2016-09-15)

林树乾,李晓柳,宋敏训,赵增成,李桂明[6](2016)在《五味子、百部提取物消除耐环丙沙星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影印培养法,以浓度为1/2MIC的五味子水煎液、五味子醇提物、百部水煎液、百部醇提物对耐环丙沙星大肠杆菌作用24 h,观察作用前后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变化。结果表明:五味子水煎液、五味子醇提物、百部水煎液、百部醇提物对临床分离耐药菌株均无明显耐药性消除作用,五味子水煎液、五味子醇提物对人工诱导耐药菌株有一定的耐药消除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8期)

李丽,周平和,唐毓,李慧,王金莉[7](2016)在《杨树花超声波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及对鸡源性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消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杨树花超声波提取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抗菌活性,观察杨树花超声波提取物对感触培养前后鸡源性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影响。采用药敏试验法测试杨树花超声波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沙门菌、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利用加有100μmol/L的杨树花超声波提取物溶液培养基进行感触培养,观察感触培养前后辽宁省锦州市某养鸡场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抗菌药敏感性的变化。杨树花超声波提取物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杨树花超声波提取物极度敏感(21.17±0.41),沙门菌和葡萄球菌对其高度敏感(17.87±0.25和17.10±0.37),枯草芽孢杆菌对其中度敏感(13.03±0.54);杨树花超声波提取物感触培养试验结果表明:锦州某养鸡场鸡大肠杆菌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发生变化,抑菌直径扩大0.21~5.60 mm,10种抗菌药物的抑菌直径平均提高2.09 mm。抑菌试验结果说明,杨树花超声波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沙门菌和葡萄球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且对大肠杆菌的作用效果强于沙门菌和葡萄球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效果次之;耐药性消除作用试验结果说明,杨树花超声波提取物可消除鸡源性部分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本文来源于《饲料研究》期刊2016年16期)

邱美珍,杜丽飞,王红兵,杨俊,王慧[8](2015)在《由R质粒介导的大肠杆菌耐药性及消除》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的耐药性普遍存在,R质粒是介导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主要遗传因子。本文就R质粒介导的大肠杆菌耐药性,R质粒的消除做一综述。旨在为细菌恢复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激光生物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余建国,王科健[9](2015)在《复方紫花地丁对鸭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恩诺沙星人工诱导鸭大肠杆菌耐药菌株,原始菌株和诱导株经不同浓度的复方紫花地丁溶液处理,测定其耐药性消除率及菌体药物蓄积浓度。结果表明,经复方紫花地丁溶液处理的菌株消除率高于化学对照组,菌体内药物蓄积高于未处理组,且与紫花地丁溶液呈浓度依赖关系。提示一定浓度的紫花地丁溶液可以逆转鸭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本文来源于《中兽医医药杂志》期刊2015年06期)

宁官保,牛艺儒,张鼎,李宏全,马海利[10](2015)在《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及中药对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及中药对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选择22种抗生素采用Kirby-Bauer法对山西省部分地区分离的20株致病性鸡源大肠杆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质粒分析和耐药质粒转化试验,并分析多种中药对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消除作用。结果显示,20株试验菌对测试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5耐及5耐以上的菌株占分离菌株的90%,试验菌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90%),其次为恩诺沙星(85%),而对黏杆菌素和呋喃妥因的耐药性最低;分离出12种质粒谱型,同一地区、同一鸡场菌株的质粒图谱相同或相似,不同地区菌株的质粒图谱不同,仅有部分相同或相近的流行质粒共存;对其中5株菌株进行耐药质粒的转化试验,发现同一质粒可编码1个至数个耐药性基因,不同质粒可以携带相同的耐药性基因;中药单剂或合剂对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有一定的消除作用,其中黄芩的消除效果最好,中药处理后部分菌株质粒图谱无变化,只有黄连和双黄连造成2条质粒带丢失;对中药提取物作用后的消除子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发现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等多种抗生素恢复了敏感性。研究结果提示联合使用中药治疗鸡源大肠杆菌病有显着效果。(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耐药性消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给人类健康及畜禽生产带来巨大威胁,这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中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消除细菌耐药性,研究中药消除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作用效果及机制对保障人类健康和畜禽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对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现状、中药消除效果及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消除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提供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耐药性消除论文参考文献

[1].黄永志,李凯强,董发明,邱妍,赵战勤.5种中药对大肠埃希菌aac(3)-Ⅱ耐药性的消除作用[J].动物医学进展.2019

[2].黄永志,赵旭东,赵战勤,邱妍,王帅帅.中药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9

[3].韦嫔,谭艾娟,吕世明,王学君.中药消除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7

[4].彭苗苗.中药对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7

[5].董晓勋.武汉药企研发出细菌耐药性克星[N].长江日报.2016

[6].林树乾,李晓柳,宋敏训,赵增成,李桂明.五味子、百部提取物消除耐环丙沙星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6

[7].李丽,周平和,唐毓,李慧,王金莉.杨树花超声波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及对鸡源性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消除作用[J].饲料研究.2016

[8].邱美珍,杜丽飞,王红兵,杨俊,王慧.由R质粒介导的大肠杆菌耐药性及消除[J].激光生物学报.2015

[9].余建国,王科健.复方紫花地丁对鸭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效果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5

[10].宁官保,牛艺儒,张鼎,李宏全,马海利.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及中药对大肠杆菌耐药性消除作用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15

标签:;  ;  ;  ;  

耐药性消除论文-黄永志,李凯强,董发明,邱妍,赵战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