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甘肃地处我国内陆腹地,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及西秦岭、祁连山、阿尔金山等山脉横亘展布,构成了甘肃独特的地貌格局;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分异叠交组成多样的气候类型;黄河、长江、内陆河形成的内外流域,显示了不同的水文环境;成因复杂、种类繁多、工程特性各异的岩土类型,丰富多样的植被种类,构成甘肃极富特色的自然环境条件,造就了非常显著的时空地域差异。公路作为一种修筑于自然环境中的人工建筑物,将展布与穿越不同的地域单元,无论在建设期间,还是在运营管理阶段,将不断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和作用,同时,公路建设及建筑物也反作用于自然环境,特别对生态环境相对比较脆弱的甘肃,更应该引起公路建设者的关注。本文借鉴自然区划的理论及部分原理、方法,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平台,利用甘肃省公路区划的部分研究成果,通过环境指标及分区的研究认识和揭示甘肃自然条件地域分异规律,剖析与掌握自然要素之间,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在机理,摸清不同地域自然资源的数量及特性,为公路建设服务。通过六要素确定的公路工程困难程度指数,说明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对公路勘察设计、公路施工及养护等的影响程度或具体设计、施工及养护等的难易程度;通过对公路建设影响较大的气候因子的分析与计算,确定各类不利气候系数,为公路建设宏观决策服务;根据公路建设的要求及岩土材料的工程特性,确定岩土的可利用指数,为具体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养护服务;依据对路基坡面冲刷影响较大的4类自然要素的分析与计算,确定坡面径流(或冲刷)强度指数,为公路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宏观决策、投资控制、设计审查等提供基础依据,同时为公路网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提供基础数据;通过甘肃省对公路建设影响较大的7种地质灾害的分析和计算,确定公路地质灾害综合灾度指数,为甘肃公路规划、设计、施工、养护、防灾减灾等提供科学依据。开展公路自然环境指标及分区研究,不仅是对公路自然区划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而且对公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且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公路论文; 公路自然环境评价指标论文; 分区论文; 困难度指数论文; 不利系数论文; 可利用指数论文; 坡面径流指数论文; 灾度指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