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中设计的悬浮微块阵列芯片用于生化免疫检测,它能从大量待检测的生物分子中,检测出某种特异性生物分子。悬浮微块阵列芯片采用微电子工业中的微细加工技术,通过光刻、电子束蒸发等工艺,在微块表面刻蚀出微通孔标记的数字符号,实现了微块的生物探针编码。这种通过光刻等微加工实现的编码技术可复用性非常好。应用时,针对不同检测物的核酸(互补链)或蛋白(如抗原抗体)以共价方式结合到特定编码的微块上,再加入被检测物(被测物可以是血清中的抗原、抗体、或酶等)。悬浮微块捕获阵列与被检测物特异性地结合,然后以硒化镉纳米量子点标记编码微块,借助荧光显微镜可以很清晰、直观的观察到微块表面微通孔标记的数字符号,达到对微金属块的生物探针解码,同时,利用光电二级管阵列可以采集荧光强度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在本文中,CMOS集成电路用于悬浮微块阵列芯片荧光信号的探测。信号的处理通过由电流到频率的转换电路完成,本文分别对用于积分器的增益自举运算放大器和带隙基准电路进行了设计。电路的制作采用标准0.35微米工艺,3.3V电源电压。本论文在“天津大学ASIC设计中心与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关于开展用于生化检测的悬浮编码微块的研究”项目背景下制备悬浮微块阵列免疫芯片。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是:利用硒化镉纳米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用数字符号进行生物探针编码,结合微块金表面可以很容易实现生物分子修饰的悬浮阵列技术和CMOS技术,最终可满足生化免疫检测的微量化、并行化及高通量化。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包裹硫硒化镉颜料的制备及在陶瓷墨水中的应用[J]. 佛山陶瓷 2019(06)
- [2].湿法合成耐高温纳米硫硒化镉大红陶瓷颜料[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S2)
- [3].硫硒化镉大红颜料的制备[J].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 [4].纳米硒化镉急性毒性和蓄积作用的研究[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07)
- [5].辉光放电质谱法检测高纯硒化镉中的杂质元素[J]. 广州化工 2017(21)
- [6].硫硒化镉纳米颗粒对胰高血糖素聚集的影响[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6(01)
- [7].硒化镉晶体生长及性能表征[J]. 压电与声光 2016(03)
- [8].不同粒径纳米硒化镉对小鼠毒性研究[J]. 毒理学杂志 2011(04)
- [9].纳米硒化镉在大鼠体内的毒物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J]. 毒理学杂志 2010(01)
- [10].纳米硒化镉对小鼠精子毒作用[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06)
- [11].不同粒径纳米硒化镉对雄性小鼠睾丸损伤的研究[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3(03)
- [12].溶胶共沉淀法合成硅酸锆包裹硫硒化镉大红颜料[J].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1(01)
- [13].硒化镉量子点的安全性及在食品领域的应用[J]. 食品科学 2015(11)
- [14].硫硒化镉大红陶瓷颜料的湿法结合固溶体制备[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10)
- [15].不同粒径纳米硒化镉对雄性小鼠精子质量的影响[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3(06)
- [16].功能化硒化镉量子点的制备以及作为汞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17].硅酸锆包裹硫硒化镉色料的溶胶共沉淀合成[J]. 硅酸盐通报 2014(05)
- [18].掺铅离子硒化镉量子点的水相合成[J]. 黄山学院学报 2010(05)
- [19].硒化镉量子点的细胞毒性初步实验研究[J].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8(03)
- [20].硒化镉量子点的合成及其对痕量铅离子的检测研究[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6(05)
- [21].红外固体激光器用硒化镉晶体吸收系数的测试和计算方法[J]. 中国测试 2018(S1)
- [22].硒化镉量子点的改性及作为生物荧光探针应用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4(11)
- [23].硒化镉量子点对人黑素瘤细胞和正常表皮细胞的毒性[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0(05)
- [24].硒化镉量子点膜的拉曼光谱及拉曼成像分析[J]. 分析化学 2008(12)
- [25].水溶液体系硅酸锆包裹硫硒化镉色料的研究[J]. 中国陶瓷工业 2017(05)
- [26].建筑陶瓷砖装饰用高温大红釉的研制[J]. 中国陶瓷工业 2013(02)
- [27].大尺寸硒化镉单晶生长及性能表征[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5(06)
- [28].硒化镉纳米结构的湿化学法合成(英文)[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8(S1)
- [29].硒化镉载流子的超快动力学研究[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08)
- [30].硒化镉晶体定向切割方法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