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对英语动语结构的二语习得研究

中国大学生对英语动语结构的二语习得研究

论文摘要

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动结结构,又称结果式,在句法和语义研究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并且成为近几十年英汉语中句法—语义界面研究的核心。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学生对英语动结结构的习得情况,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动结结构时是否有一定的习得顺序?在习得的过程中是否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结构以及普遍语法的本质,作者首先对动结结构进行跨语分析,分别界定了英汉动结结构的含义,并对它们做出了统一的阐释一英汉动结结构是一种由主要谓词V1和结果谓词V2构成的结构。同时,作者分析总结了当前对英汉动结结构语义和句法方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找出英汉动结结构的共同之处及差异性。本研究是在语义突显层级模式假说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实验采用了语法判断测试考察了来自三个不同层次英语水平的95名中国大学生对英语动结结构,以及对典型结果结构(典型式)和使动结构的习得情况。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第一点,从整体上看,很明显学生们对结果式的习得/接受是随英语水平提高而逐渐递增的。学生们对使动结构的接受率高于对典型结果结构,对典型结果结构的接受率又高于结果式,即使动结构>典型结果结果>动结结构。论文主要考察动结结构的主要类型,即属性类和路径类,它们俩又分使役类和非使役类。两个主要类型习得结果不同:属性类趋于偏爱典型式,而路径类趋于偏好结果式。第二点,母语迁移是有选择性的。使动结构有迁移,这是因为汉语有一个专门的表示使役性的和英语的make意思一样的词“使”;但“sweep clean the room”接近汉语动结式“打扫干净房间”却没有迁移。这说明二语中是否有严格对应结构,是与对英语句子基本类型的认识有关。高级组学生对典型结构而非动结结构的偏爱可能是由于老师和语法书很少讲授动结结构的缘故。由于动结结构确实比典型结果结构简洁、地道,语言的经济原则更趋于经典的结果式,而不是冗长的典型式。因此,我们对中国英语教学提出的建议是今后把动结结构作为一个语法点来教授。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Orientation
  • 1.2 Research Rationale
  • 1.3 Research Questions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research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Study
  • 2.2 Theoretical Framework
  • 2.2.1 L1 transfer
  • 2.2.2 The Constructional Approach
  • 2.2.3 Zhang's Semantic Salience Hierarchy Model
  • 2.3 Summary
  • Chapter 3 Cross-linguistic Analysis of Resultative Construction
  • 3.1 English RC
  • 3.1.1 Definition of English RC
  • 3.1. 2 Classifications of English RC
  • 3.2 Current Studies on English RC
  • 3.2.1 Semantic Studies on English RC
  • 3.2.2 Syntactic Studies on English RC
  • 3.3 Chinese RVC
  • 3.3.1 Definitions of Chinese RVC
  • 3.3.2 Classifications of Chinese RVC
  • 3.4 Current studies on Chinese RVC
  • 3.4.1 Semantic studies on Chinese RVC
  • 3.4.2 Syntactic studies on Chinese RVC
  • 3.5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RC and Chinese RVC
  • 3.5.1 Similarities
  • 3.5.2 Differences
  • 3.6 Summary
  • Chapter 4 The Empirical Study
  • 4.1 Research Questions and Hypotheses
  • 4.2 Participants
  • 4.3 Instruments
  • 4.3.1 GJ Task
  • 4.3.2 Resultative construction in the GJ test
  • 4.4 Procedure and Data Analysis
  • 4.4.1 Procedure
  • 4.4.2 Data Analysis
  • 4.5 Summary
  • Chapter 5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5.1 Results
  • 5.1.1 Results for Hypothesis 1
  • 5.1.2 Results for Hypothesis 2
  • 5.1.3 Results for Hypothesis 3
  • 5.1.4 Results for Hypothesis 4
  • 5.2 Discussion
  • 5.2.1 Constructional Grammar
  • 5.2.2 The Semantic Salience Hierarchy Model
  • 5.2.3 L1 Influence
  • Chapter 6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Implications
  • 6.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 6.4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Papers Published in 2004-2007
  • 相关论文文献

    • [1].英汉典型动结结构对比研究[J]. 海外英语 2017(14)
    • [2].动结类反预期表达式研究[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7(03)
    • [3].含假宾语的英语动结结构的语用研究[J]. 文学界(理论版) 2012(07)
    • [4].边界移动与现代汉语动结结构的认知成因[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03)
    • [5].从事件结构看汉语动结复合词[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09)
    • [6].从分布式形态学看汉语VV型复合词的生成机制[J]. 外语研究 2019(04)
    • [7].动结构造中假宾语的认知分析(十一论语言的体验性)——汉语语法分析可用“动后语”取代“宾语”[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01)
    • [8].上海交大老年大学——丰富活动形式 促进质量提升[J].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8(06)
    • [9].英语动结结构的句法语义互动[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 [10].谈日语被动句「ニ格」名词隐现条件[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0(02)
    • [11].动结组构与名词配置[J]. 汉语学报 2008(02)
    • [12].动结式论元实现的构式语法观[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1(11)
    • [13].以实夯基础,以动结奇葩——谈小学英语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 校园英语 2016(07)
    • [14].以灵动结奇葩——谈小学英语互动课堂的构建[J]. 考试周刊 2015(80)
    • [15].如何防止牲畜解缰癖与嚼缰癖[J]. 云南农业科技 2009(01)
    • [16].龙山湖的传说[J]. 南方文学 2016(Z2)
    • [17].改进的自动结鞭机系统设计[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 2009(02)
    • [18].肉眼看不到的“帅哥靓妹”[J]. 大科技(科学之谜) 2011(02)
    • [19].动结构式的体验性事件结构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05)
    • [20].机械固定结合面实验研究[J]. 科技信息 2012(34)

    标签:;  ;  ;  ;  ;  ;  

    中国大学生对英语动语结构的二语习得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