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状况研究

山西省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状况研究

论文摘要

“十五”以来,山西省各高校按照全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践行科学发展的战略要求,立足山西实际,不断探索新的机制和模式,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方向,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作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坚定不移地走科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对接与合作,特别是围绕全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通过采取调整学科布局、调整科研选题立项、职称评聘、校企合作等政策措施,引导科技人员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学校与地方、院系与企业、专家教授与企业家之间建立起了产学研合作的桥梁。学校科技创新活动与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科技贡献率、科技成果转化率有了新的提高。各高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更大贡献,积极为全省“三个发展”做贡献,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从“十五”以来山西省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概况切入,通过对近年来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长趋势的分析,引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状况,进而分析山西高校产学研联合的特点和形式,政府部门支持高校科技创新采取的一些重要举措,以及取得的一系列标志性成就。在对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取得成就进行肯定性总结的同时,对现存的问题用专门的章节作了详尽的梳理分析,得出诸如政府重视力度不够,投入较少,高校科研与山西经济现状相脱节,高校科研体制改革落后,科研环境较差,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试图通过目前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中,探索高校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途径,并对今后高校科技创新对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进行理性预测,确定了一个初步的努力方向。今后,全省高校应当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尤其是加快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研究领域和高新技术领域产出具有前瞻性、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动高校主动适应山西经济社会需要,有效服务山西社会发展,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提高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贡献率。大力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推进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信息化建设,为建设创新型区域和和谐山西贡献应有的力量。高校科技的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和智力的支持,因此,在今后必须加大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更加重视对优秀人才积聚和培养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优秀创新团队”和“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对成绩突出的优秀学术带头人给予持续支持。努力依托科技创新平台、重点研究基地,积聚一批国内外知名的领军人才,培育一批成绩突出的拔尖人才,造就一批富有潜力的年轻骨干,建设一批协作创新的优秀团队,推出一批优秀成果,同时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十五"以来山西省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概况
  • 1.1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呈逐年递增趋势
  • 1.1.1 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 1.1.2 知识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 1.1.3 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明显增强
  • 1.1.4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 1.1.5 大学科技园建设初具规模
  • 1.2 山西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不断提升
  • 1.2.1 总体情况
  • 1.2.2 山西高校产学研联合的特点和形式
  • 1.3 采取的重要举措
  • 1.3.1 省委、省政府采取的举措
  • 1.3.2 省教育厅采取的举措
  • 1.3.3 高校采取的举措
  • 1.4 取得的标志性成就
  • 1.4.1 总体情况
  • 1.4.2 获国家项目资助不断增加
  • 1.4.3 两院院士取得突破
  • 1.4.4 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第二章 山西省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政府的重视力度有待加强
  • 2.1.1 在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方面还不到位
  • 2.1.2 相应的协调机制还有欠缺
  • 2.1.3 资金投入还显不足
  • 2.1.4 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还不完善
  • 2.2 高校科技创新与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存在脱节
  • 2.2.1 科研立项未结合全省经济状况
  • 2.2.2 科研成果成熟度低
  • 2.2.3 企业技术需求不足
  • 2.2.4 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高
  • 2.3 高校自身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
  • 2.3.1 科研体制改革滞后
  • 2.3.2 科研环境不是很理想
  • 2.3.3 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是很高
  • 2.3.4 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 2.4 面临的其它一些问题和困难
  • 第三章 解决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现存问题的主要对策
  • 3.1 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
  • 3.1.1 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平台建设力度
  • 3.1.2 不断加大经费投入
  • 3.1.3 拓宽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渠道
  • 3.1.4 筹划组建山西省高校风险投资公司
  • 3.1.5 加强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
  • 3.2 发挥高校科技优势为山西的科学发展做出新贡献
  • 3.2.1 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开展科技创新
  • 3.2.2 不断提升科技综合服务能力
  • 3.2.3 加强学科建设和高校创新平台建设
  • 3.3 进一步提升高校科技管理水平
  • 3.4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3.4.1 强化教学的中心地位
  • 3.4.2 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3.5 积极深化和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相关论文文献

    • [1].驻沈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态势分析与评价[J]. 科技广场 2019(05)
    • [2].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江苏高校科技创新的经验与前瞻[J]. 中国高等教育 2019(20)
    • [3].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比较研究[J]. 社会科学家 2019(10)
    • [4].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省际评价与比较[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19(06)
    • [5].高校科技创新类社团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管理观察 2019(35)
    • [6].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J]. 民主 2019(12)
    • [7].“软文化+硬科技”协同培育徐州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文化[J]. 安徽化工 2020(01)
    • [8].浅谈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04)
    • [9].高校科技创新“孤岛现象”的源头治理[J]. 教育发展研究 2020(03)
    • [10].江苏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内江科技 2020(05)
    • [11].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研究——基于组合评价法和K均值聚类的分析[J]. 中国高校科技 2020(05)
    • [12].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探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20(06)
    • [13].新时期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探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20(04)
    • [14].基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教育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 产业科技创新 2019(01)
    • [15].高校科技创新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的实证检验[J]. 科技管理研究 2020(13)
    • [16].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管理观察 2020(11)
    • [17].中德高校科技创新教育的对比与启示[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23)
    • [18].基于战略导向的高校科技创新资金绩效评价研究[J]. 中国总会计师 2020(10)
    • [19].产学研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研究——基于我国重点高校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20(05)
    • [20].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中部六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 经济问题 2020(11)
    • [21].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省际比较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02)
    • [22].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策略研究[J]. 科学与管理 2019(04)
    • [23].高校科技创新外部协同运行机制提升策略[J]. 中国高校科技 2019(08)
    • [24].中国省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双层次因素分析与综合评估[J]. 现代教育科学 2019(10)
    • [25].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研究40年的进展与反思——基于对1979—2018年重要文献高频关键词的共现分析[J]. 当代教育论坛 2019(05)
    • [26].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促进方法[J]. 高教学刊 2019(22)
    • [27].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23)
    • [28].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成因与优化对策[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11)
    • [29].高校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及运行机制[J]. 中国科技论坛 2017(01)
    • [30].珠三角高校科技创新机构的发展现状[J]. 中国高校科技 2016(12)

    标签:;  ;  ;  ;  

    山西省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状况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