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介入治疗四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前后左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经导管介入治疗四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前后左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经导管介入治疗四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前后左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2002年3月-2007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534例,男210例;女324例,年龄3-79(21.55±14.34)岁。其中,膜部室间隔缺损(PMVSD)194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151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39例,肺动脉瓣狭窄(PS)50例。术前均由病史,胸片,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其中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肺动脉瓣狭窄合并房间隔缺损2例,肺动脉瓣狭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术前及术后3天、1月、1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前后径(LA)、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SD)、主肺动脉内径(PD)、主动脉内径(AD)、肺动脉压力(PAP)或肺动脉瓣压差(ΔP)、每分输出量(CO)、每博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结果(1)194例PMVSD患者,180例成功置入封堵器,其中9例置入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年龄3-60(15.11±10.01)岁,术中左心室造影测量PMVSD直径为2-15.3(5.09±2.14)mm,封堵器直径4-18(7.37±3.18)mm。1例术后第3天出现血红蛋白尿,经内科处理无好转,转外科手术治疗。随访过程中,所有封堵器位置、形态正常。封堵术后LA、LVEDD、LVESD较术前明显缩小(p<0.001);PD、AD无明显变化,PAP术后明显下降(p<0.001),术后1月、1年较术后3天继续下降(p<0.01);术后CO、SV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3天EF、FS无明显变化,术后1月、1年EF、FS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2)ASD患者151例,封堵成功139例,男39例,女100例,年龄3-79(30.49±17.43)岁,ASD直径7-39(22.74±5.49)mm,封堵器直径12-44(27.45±5.97)mm。随访中无封堵器移位及脱落,无二尖瓣及三尖瓣返流。封堵术后左房前后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术后LVEDD较术前明显增大(p<0.001),术后1月、1年较术后3天继续增大(p<0.01);术后1月、1年LVESD较术前增大(p<0.01);术后PD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AD于术后1年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PAP术后较术前显著下降(p<0.001),术后1年较术后3天继续下降(p<0.01);术后CO、SV、EF、FS显著增加(p<0.001),术后1年较术后3天继续增加(p<0.05)。(3)139例PDA患者,133例成功置入封堵器,男48例,女85例,年龄3-65(22.19±14.54)岁。PDA直径1.3-17(5.91±2.88)mm,封堵器型号在4-6mm和28-30mm之间。随访中,无封堵器脱落或移位,无PDA再通及溶血。术后LA、LVEDD、LVESD明显下降(p<0.05);PD于1月时显著性减小(p<0.01),而AD无明显变化,PAP显著下降(p<0.001);术后CO、SV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EF、FS于术后3天,1月下降不明显,1年时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4)肺动脉瓣狭窄患者50例,46例成功进行了经皮球囊肺动脉瓣狭窄成形术,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4-60(18.07±13.39)岁。4例因右心室肺动脉压差太小(小于30mmHg)未予以处理。1例于球囊扩张时出现室颤,球囊撤出后好转。1例术后2年再狭窄,重复扩张。术后LA、LVEDD、LVESD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D有下降的趋势,但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AD无明显变化,△P显著下降(p<0.001)。CO、SV、EF、FS较术前有增大的趋势,但是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四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患者术后1年内的左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得到改善。

论文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仪器
  • 2.3 封堵器及扩张球囊
  • 2.4 左房前后径、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室收缩末期前后径、主肺动脉内径、主动脉内径、肺动脉压力或肺动脉瓣压差、每分输出量、每博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的测量
  • 2.5 封堵方法
  • 2.6 统计学处理方法
  • 3 结果
  • 3.1 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后左房前后径、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室收缩末期前后径、主肺动脉内径、主动脉内径、肺动脉压力、每分输出量、每博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的变化
  • 3.2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后左房前后径、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室收缩末期前后径、主肺动脉内径、主动脉内径、肺动脉压力、每分输出量、每博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的变化
  • 3.3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前后左房前后径、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室收缩末期前后径、主肺动脉内径、主动脉内径、肺动脉压力、每分输出量、每博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的变化
  • 3.4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狭窄成形术前后左房前后径、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室收缩末期前后径、主肺动脉内径、主动脉内径、肺动脉瓣压差、每分输出量、每博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的变化
  • 4 讨论
  • 4.1 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疗效
  • 4.2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疗效
  • 4.3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疗效
  • 4.4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狭窄成形术的疗效
  • 5 结论
  • 6 本研究的局限之处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经导管介入治疗四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前后左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