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以籼稻TN1与粳稻春江06(CJ06)为亲本的包括120个株系的DH群体作为研究材料,利用已构建的含226个SSR标记的遗传图谱为基础,测定DH群体不同株系及双亲4个不同灌浆时期的顶部三叶叶绿素含量,共检测到7个与叶绿素含量有关的QTL,主要分布在第4,6和8染色体上。从不同叶片来看,倒三叶的QTL主要在灌浆早期表达,而在灌浆后期逐渐被倒二叶和剑叶所代替;从不同的检测时期看,在第一和第二次检测过程中各发现4个QTL,其总贡献率较大,说明在灌浆前期叶绿素含量较高;而在第三次检测中只发现3个QTL,第四次检测中只发现2个QTL,贡献率小于初期的总贡献率,说明随着灌浆进程,叶绿素含量会明显的减少,这与叶片的衰老密切相关。其中Qchl2和Qchl8-1,Qchl8-2,Qchl4-2和Qchl4-1主要是灌浆的前期和中前期对叶绿素含量有着一定作用。Qchl6-1和Qchl6-2两个QTL分别在第三和第四次检测时在剑叶上测到,表明这两个QTL可能与剑叶“持绿”特性或抗衰老关系密切。另外,还检测到36对影响叶绿素含量的双位点互作。只有5对互作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其余互作位于不同染色体上。6对上位性发生在主效和非主效位点之间。没有一对上位性发生在2个主效位点之间。第3染色体上的RM520区域同时与第3和12染色体上的2个位点互作。第1染色体的RM575区域同时与第5和8染色体的2个位点互作。RM85区域在3个时期都检测到。条件QTL共检测到9个发育行为的QTL,分别位于第2、5、6、8和11染色体上。第5染色体的2个等位基因和第11染色体的1个等位基因(RM21)来自TN1,其他6个均来自春江06,能解释总表型变异的26.7%。第6染色体的RM587等位基因,抽穗后,灌浆期的叶绿素含量在t2-t1时期的净表达量增加,所以后期一直表达,在第3、4时期均能检测到。第8染色体的RM310在t3-t2时期的净表达量增加,所以,在后期,不同叶片都能检测到Qchl8的表达。本研究发现的第8染色体的RM1111在灌浆期皆能检测到控制叶绿素含量的QTL,效应明显,有利用价值,是一个侯选基因。由于其加性效应的等位基因来自于CJ06,利用高叶绿素含量的株系DH12、DH46和DH79,与TN1回交,并辅以RM1111和RM310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已获得了BC2F2和NIL-Qchl8。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水稻论文; 加倍单倍体群体论文; 数量性状位点论文; 叶绿素含量论文;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