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十年前,中国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新生形态朝气蓬勃;十年后,媒介竞争日益惨烈、受众选择日趋多元,即使是品牌谈话节目也面临重重危机。由内容到形式的雷同,使其在众声喧哗的当代语境之下越发显得保守而单面。迫于大量文本需求的压力,众多的谈话节目成为追逐成功人士、追求时尚热点的应景之作,看似热闹的表像之下,是难以掩藏的无力与苍白。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绝大部分都属叙事文本,即使是议论、辩论类节目也“含事”、议事。因此本文另辟蹊径,首次尝试以叙事学理论来系统观照这一节目形态,力图从文本入手把握目前中国电视谈话叙事的特点及其不足之处。在通过综述整体把握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状况的基础上,不但具体从该形态叙事的审美特征、主体、视角、距离、模式、互文策略等角度对其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而且为避免只重叙事形式的局限,更融入了新叙事学重视叙事语境与受众、质疑话语可靠性的思想。指出作者与隐含作者之间的差异性、故事叙述者的有限性与受众意识的模糊与偏差,视角、距离、互文策略的不当运用、叙事模式的不合语境等等造成了电视谈话叙事的种种不足。而要想更好地提高电视谈话的叙事艺术魅力不但要从上述种种形式策略上提高,更要抓住根植于现实受众思想与情感的叙事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