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新生儿缺氧缺血(HI)性脑损伤是导致新生儿死亡以及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病机理复杂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包括自由基损伤、半胱天冬酶(caspase)激活以及凋亡诱导因子(AIF)的释放和核转移等。本实验探讨AIF下调以及联合应用自由基清除剂伊达拉奉(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对未成熟脑缺氧缺血性损伤的影响。对象(1)观察HI对雄性野生型(Wt)小鼠与Hq小鼠脑损伤情况:9日龄雄性Wt小鼠(n=33),同日龄雄性Hq小鼠(n=37),HI 72h后进行脑损伤程度评估。(2)观察伊达拉奉对Wt小鼠与Hq小鼠脑损伤保护情况:9日龄Wt小鼠中对照组(n=16)及伊达拉奉治疗组(n=17),9日龄Hq小鼠中对照组(n=17)及伊达拉奉治疗组(n=16),HI后72h后进行脑损伤程度的评估。(3)观察钙蛋白酶与半胱天冬酶-3活性:同日龄的Wt小鼠与Hq小鼠,HI 24h后的Wt小鼠与Hq小鼠各6只,进行脑组织匀浆,进行免疫印迹和半胱天冬酶活性测定。(4)Wt小鼠对照组和伊达拉奉治疗组各6只,Hq小鼠对照组和伊达拉奉治疗组各6只,HI后3h,24h灌注取脑,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1、新生小鼠HI脑损伤动物模型制备:生后9天新生小鼠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并吸入浓度10.0%的氧气45min。2、给药方法和药物剂量:在动脉结扎后与缺氧后分别即刻经腹腔注射伊达拉奉注射液(10mg/kg)或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作对照。3、脑组织病理学检查:HI后3h,24h,72h,灌注后取出脑组织,固定后常规脱水、包埋,连续切片,进行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硝基酪氨酸(Nitrotysine)、4-羟壬烯醛(4-HNE)的表达检测。4.HI后半胱天冬酶-3与胞衬蛋白测定:HI 24h后的Wt小鼠与Hq小鼠对照组、治疗组各6只,分别取双侧大脑半球匀浆,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半胱天冬酶-3活性;免疫印迹法测定胞衬蛋白含量,观察钙蛋白酶与半胱天冬酶-3活性。5、伊达拉奉治疗后半胱天冬酶-3,硝基酪氨酸测定:Wt小鼠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只,Hq小鼠对照组与治疗组各7只,HI 24h后断头处死小鼠,大脑分左右半球进行超声匀浆,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半胱天冬酶-3活性、蛋白印迹测定硝基酪氨酸含量。6、统计学处理:数值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Students t-test方法检验,用StatView 5.0软件处理。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大脑皮层、海马、纹状体和丘脑在HI后均可见梗塞灶。Hq小鼠脑损伤情况较Wt小鼠减轻。2.雄性Hq小鼠脑梗塞体积(6.55±0.99mm3)比雄性Wt小鼠脑梗塞体积(13.82±1.86mm3)减少了52.6%。3.Hq小鼠与Wt小鼠在HI后脑组织胞衬蛋白免疫印迹显示半胱天冬酶-3、钙依赖蛋白酶的激活无明显差别。4.Hq小鼠HI后3h硝基酪氨酸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Wt小鼠(P<0.05)。5.伊达拉奉治疗可明显减少Hq小鼠硝基酪氨酸与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6.伊达拉奉对半胱天冬酶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低水平的AIF表达对未成熟脑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伊达拉奉可以增强这种保护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缺氧缺血性损伤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9(06)
- [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缺血性损伤治疗中的研究与进展[J]. 中国美容医学 2009(11)
- [3].肠道黏膜缺血性损伤与白细胞介素相关性研究进展[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0(03)
- [4].稳定表达Bcl-2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载体的建立及对缺血性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0(08)
- [5].Stanniocalcin-1对大鼠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04)
- [6].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胆道缺血性损伤的护理[J]. 全科护理 2010(01)
- [7].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对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2(03)
- [8].西维来司钠在离体星形胶质细胞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研究[J].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8(03)
- [9].中等强度耐力运动对心脏抗相对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J]. 体育学刊 2012(03)
- [10].磷酸肌酸治疗心肌缺血性损伤的疗效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10)
- [11].P2X7受体在OPCs缺氧缺血性损伤中作用的初步研究[J]. 重庆医学 2010(21)
- [12].人真皮多能干细胞移植后在缺血性损伤脑组织中的迁移与分布[J].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0(02)
- [13].不同肺动脉阻断时间对肺缺血性损伤程度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14)
- [14].NSC23766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保护机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35)
- [15].小鼠真皮多能干细胞在缺血性损伤脑组织移植后的分布与分化[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0(06)
- [16].缺血性损伤对肝移植胆道微循环的影响及重组人生长激素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9(11)
- [17].补肾中药复方对缺血性损伤大鼠薄型子宫内膜厚度及组织病理学的影响[J]. 陕西中医 2016(10)
- [18].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研究[J]. 微循环学杂志 2011(01)
- [19].实验性卒中对外周免疫的影响[J]. 天津医药 2010(05)
- [20].乌司他丁对缺血性损伤兔海马HIF-1α表达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17(02)
- [21].灯盏乙素对PC12细胞拟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 中国药房 2009(15)
- [22].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地黄饮子治疗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疗效[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14)
- [23].TGF-β1对MSCs体外模拟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8(06)
- [24].微生物-肠-脑轴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0(11)
- [25].TGF-β1、CTGF在胆管缺血性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现代医生 2012(04)
- [26].骨科止血带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22)
- [27].白藜芦醇预处理减轻神经元焦亡及对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1)
- [28].CaMKⅡ在神经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J]. 山东医药 2013(28)
- [29].珠子参临床药理研究进展[J]. 甘肃医药 2015(02)
- [30].中青年脑血管病与高尿酸血症关系探讨[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