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瑞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被称为近代三大主要思想文化流派的激进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一直是后代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领域,而其中对激进主义的研究是近20年中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主义是以爱国主义为动力演变、发展而来的,是现代西方文明在中国传播的重要的内容,更是一种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具体内容的变革中的社会思潮。
关键词:激进主义思潮;学理;道德;历史
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11-0000-01
曾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激进主义思潮,对治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政治毒瘤、革新固步自封的传统文化态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激进主义思潮并尽善尽美,它的存在与发展仍有一些急功近利、脱离实际的问题,因此,重新审视激进的意识形态在现代中国历史上的作用,不仅可以加深对激进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近代中国激进主义思潮研究概述
中国激进主义思潮是在近代中国新兴知识分子阶层期望早日实现民族解放的急切心理的驱使下,在尝试若干救国方案而总以失败告终的阴影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般来说,激进主义可以被定义为对现有的制度安排存在怀疑,并主张废弃一些没有合理的存在理由却仍被盲目执行的制度安排的观点。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关激进主义思潮评估存在两方力量。一方观点认为,激进主义潮流推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但却促使中国近代历史的过激发展,最终导致了中国近代社会秩序的断裂与崩溃。这种观点人为:“戊戌变法超越了社会改革的实际承受力,势必将本可正常发展的中国导入一条前途渺茫的歧途”“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我们传统中的各项权威,已经非常微弱”。显然,这种观点是从中国近代史上激进主义所产生的表面影响来进行历史评价和定位的:认为中国近代社会激进主义发展的主流趋势社会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保守主义才是中国近代思潮的主流,并且其主要作用是负面的。而作为支流的激进主义思潮却在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认为中国百年改革屡遭挫折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保守主义太强势而激进主义太弱。因此,呼吁有志之士重新认识或理解近代史上的激进主义。在这一理论认识的基础上,这一观点认为辛亥革命并不是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而是因为清政府腐败无能最终导致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后一种观点是对前者修正的提法,克服了对激进意识思潮的负倾向性评估,对从而得出了更为客观且真实的评价。
二、近代中国激进主义思潮:一种复合型社会思潮
近代中国激进主义思潮形成的历史背景为一系列的救亡图存运动,具体来说,激进主义思潮以爱国主义为发展的精神动力,以革新传统的中国学科,向广大人民传播西学为发展手段,最终实现改革封建社会落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目的一种复杂社会思潮。激进主义复杂的意识形态决定了其历史评价的困难性。毫无疑问,爱国主义应该是一个评估社会思潮的标尺。激进主义思潮的思想动机和目的都具有明显的爱国主义特征。它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具有基础奠定作用,可以说,激进主义思潮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是占主导地位的。
三、中国现代思想的激进主义的再评价
以理论标尺、道德标尺、历史标尺对激进主义思潮进行再评价,既是对原有的评价结果的反思,也是对激进主义思潮的再认识。
首先以学理的标准对近代中国激进主义思潮进行再评价。二十世纪之前,属于激进主义的萌芽时期。在此期间主张革新的洋务派作为意识形态的主流,与保守派展开了数次激烈的论战,论战围绕着“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改革土地制度”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民生领域的改革展开,洋务派的思想虽然不属于激进主义思潮,但其要求革故鼎新的态度与激进主义思潮不谋而合,具有进步意义。但因封建守旧势力的巨大,每次论战都受到重重阻力的压抑,社会变革难度之大,可见一斑。同时也说明了近代激进主义思潮的发展,是在与保守力量的对抗中发展起来的,并随着变革深度的的增加对抗也日益激烈。随着改革的推进,戊戌变法中闪烁着激进主义思潮的维新运动已然在改革中处于上风,同时戊戌变法的思潮也受到了包括慈禧太后在内的部分皇室内阁的默许,激进主义思潮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进展,但由于民族危机的日益加重,以及渴望独立的急切心态,改革者激进的改革措施超出了统治者可接受的水平并最终被扼杀。改革的失败使得进步人士认为只有通过革命才能获得民族事业的成功,才能真正的挽救生灵涂炭的中华民族。出现这一情形的原因,既有对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失望,也有对辛亥革命倡导者的过分迷信。但由于改革的步调过急,变革的手段过快,超出了社会现阶段的承载能力,最终陷入了理想主义的泥潭。五四运动时期,激进主义思潮达到了顶峰,但当时的知识分子却找错了关注点,过多的将国家衰败的原因归结为国民觉悟不高,而忽视了世界大战,帝国主义侵略,政府无能等外在原因。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是经过诸多实践印证的正确理论,而在当时中国在人民的生活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的条件下,试图通过改变政治体制变化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尽管意图良好,却终难实现。因此,以学理角度来测评近代激进主义思潮,所得结论不尽如人意。
其次,以道德的标准对近代中国激进主义思潮进行再评价。作为中国传统历史评价标准中最为重要的道德评价标准,其所起到的激励作用不容小觑。激进主义思潮的改革方案没有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应过多的苛责这些激进人士。而且这些激进人士在救亡图存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英勇勇气仍就值得世代推崇。谭嗣同以死明智的决心与勇气;康有为、梁启超背井离乡的孤苦与无奈;许多有志之士所发出的对国家危机、民族灭亡的哀嚎。激进主义思潮主体所反映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以及勇于为国家牺牲的宝贵精神在今天仍旧十分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在当时闭塞落后的国情下,不明真相的中国百姓认为向洋人学习是一件卑躬屈膝的事情,然而激进主义的改革者顶住重重重压,冲破种种束缚,向外国人寻求救亡图存的方法并最终开启了中国现代历程,使中华民族加速融入了现代文明。他们身体力行所体现的开拓精神具有相当强大的激励作用。由此可知,以道德角度来测评激进主义思潮,所得结论是积极的。
最后,以历史标准对近代中国激进主义思潮进行再评价。评价任意一种社会现象,都要将其放入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中来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这就需要我们在理解和评价激进主义思潮的时候联系其发生时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的现实问题来思考,看他们在获得国家独立,实现民族解放,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而相继发生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以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为目标,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特点,且其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推动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在以历史的标准对激进主义思潮进行评价的时候仍能推得出正面的评价。因此,近代中国激进主义思潮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总体所起的作用是正面的,积极的。通过建立学理、道德、历史的三维评价模型体系,帮助我们更加直观、更加全面的去评价激进主义思潮。以学理的标准来评价,所得的负面结论值得我们深思;以道德的标准来评价,成就了对改革中有志之士创新精神的继承;以历史的标准来评价,激进主义思潮对推动历史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对于社会发展,不仅要注重可以通过改革给社会带来活力的激进社会的创造性,同时又不允许过分的扩张主观能动性,在极端改革的过程中忽视掉社会的承受能力,带来社会稳定的隐患,这是对由近代中国激进思想进行反复评价得出的双面结论。在这样的结论下进行社会的发展,才能真正的实现社会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三联书店,1988:8。
[2]萧功秦:5戊戌激进主义及其影响6。
[3]郑大华.对保守与激进的辩证思考[J].中州学刊,2004(3):73。
作者简介:张芳瑞,河南叶县人(1989.10.30-)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级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