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协同性研究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协同性研究

论文摘要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一方面使得我国各企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拓宽了贸易渠道;但另一方面在产品的知识产权上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我国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在技术发展上受到制约。我国政府在明确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以来,提出科技发展战略,希望实现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和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为主的转变。同时,出台了许多相应的技术创新政策,希望通过技术进步带动经济的发展,但在实践中,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还有待研究。本文通过在前人研究工作基础上,引入协同论的思想,将政府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支持性政策系统按基本功能进行划分,提出政策协同的本质是政策功能协同。同时,明确政策协同效应的两个关键变量分析维度(即协同的序参量):企业R&D关键要素的市场供需维度变量(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和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倾向变量(价值创造与价值捕获),以此构建出关于技术创新政策的协同性分析框架模型,论述在各个象限理论上(理论上)可能存在的政策协同目标、两大类政策协同结构(即可能的存在的隶属于两大政策类型之下的传统政策类型的构成)与功能、与协同目标的一致性或匹配性以及可能的协同结果,进而构建各个象限的政策协同度评价和诊断基准。然后,以政策协同的参照基准,结合企业技术创新行为激励的层次与企业R&D资源供需瓶颈要素,诊断现有政策的匹配度(即协同度)。在文章最后,结合武汉民营科技企业“百星工程”的技术创新政策的实施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当前“百星工程”政策实施缺乏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倾向激励,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追求任期绩效的政策短视化倾向,导致在政策实施整体上协同度较低,对协同机会的识别和把握不足。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对“百星工程”的实施给出相应协同性改进意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的关键问题
  • 1.3 技术创新政策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美国技术创新政策研究
  • 1.3.2 日本技术创新政策研究
  • 1.3.3 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综述
  • 2.1 企业技术创新理论与技术创新支持性政策特征、类型和功能
  • 2.1.1 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
  • 2.1.2 技术创新机制的演进
  • 2.1.3 R&D 对技术创新活动影响
  • 2.1.4 技术创新政策的特征、类型和功能
  • 2.2 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支持性政策系统的协同论思想与实践
  • 2.3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支持性政策的协同性评价模型评述
  • 第三章 技术创新政策的协同评价模型
  • 3.1 协同机会的识别
  • 3.2 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协同性分析框架
  • 3.3 技术创新政策评价模型的诊断性应用
  • 第四章 武汉民营科技企业“百星工程”技术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 4.1 武汉民营科技企业“百星工程”介绍
  • 4.2 “百星工程”实施以来发展现状
  • 4.3 研究设计
  • 4.3.1 问卷设计与实施
  • 4.3.2 模型变量定义和测度
  • 4.3.3 主要指标计算
  • 4.4 模型应用分析
  • 4.5 武汉“百星工程”政策协同性改进建议
  • 4.5.1 形成一致的技术创新政策目标
  • 4.5.2 加强民营科技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参与度
  • 4.5.3 构建健全的人才吸引机制
  • 4.5.4 打造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平台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本文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调查问卷
  • 中文详细摘要
  • 英文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多无人机自主协同方法协同性能研究[J]. 飞航导弹 2017(05)
    • [2].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及其传导机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03)
    • [3].美丽乡村与特色小镇的协同性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16)
    • [4].基于高速公路绿化的景观协同性研究[J]. 江西建材 2016(17)
    • [5].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协同性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10)
    • [6].养老服务业七大隐患亟待破解[J]. 社会福利 2015(10)
    • [7].浅谈歌唱中的整体协同性[J].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 2012(04)
    • [8].高校教师发展非协同性问题探析[J]. 教育现代化 2019(21)
    • [9].基于环境熵模型的呼和浩特经济与环境协同性分析[J]. 环境与发展 2018(03)
    • [10].把握好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J]. 当代广西 2018(16)
    • [11].流通业和先进制造业协同性测度与评价——基于浙江的实证分析[J]. 江苏商论 2018(09)
    • [12].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协同性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 2016(02)
    • [13].基于协同性的读后续写教学实践[J]. 教学考试 2017(48)
    • [14].基于“目标协同性”视角的预算松弛原因及对策分析[J]. 时代金融 2013(36)
    • [15].反垄断法中协同性单边公告违法性的认定标准[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20(03)
    • [16].经济周期协同性的贸易传导研究——基于贸易关联与生产分割视角[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0(03)
    • [17].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国际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研究[J]. 技术经济 2020(05)
    • [18].产教融合政策协同性评价研究(2013-2020)[J]. 教育发展研究 2020(17)
    • [19].中国经济周期的国际协同性与群体差异性:1960-2007[J]. 国际贸易问题 2010(03)
    • [20].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中的协同性研究[J].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2013(06)
    • [21].央行定调2014:增强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J]. 四川水泥 2014(02)
    • [22].垂直专业化分工与经济周期的协同性——基于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的实证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 2013(03)
    • [23].基于共同周期的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协同性特征的测算[J]. 统计与决策 2012(11)
    • [24].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性探究[J]. 工程技术研究 2019(22)
    • [25].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网络协同性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8(04)
    • [26].新党章: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J]. 新长征 2018(07)
    • [27].增强协同性要求下企业思政工作的路径探究[J]. 办公室业务 2014(13)
    • [28].交互认知、协同性实践与认识论研究的可能拓展[J]. 齐鲁学刊 2012(02)
    • [29].外部冲击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波动协同性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 2010(07)
    • [30].论知识产权与贸易自由的目标协同性[J]. 甘肃社会科学 2011(01)

    标签:;  ;  ;  ;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协同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