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快繁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罗汉果快繁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耘园实验田栽培的罗汉果和实验室培养的罗汉果植株为研究对象,以其茎段,叶片,叶托为外植体。通过不同时间段培养寻找最佳的灭菌材料,同时利用多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设计,对结果做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建立起罗汉果组培无菌苗快繁体系,并且定植于实验田。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研究了不同月份取材和不同消毒剂对罗汉果外植体灭菌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0.1%HgCl2比10%NaClO有更好的灭菌效果。对于材料的选择,本研究发现,取材于5-6月份的外植体污染率比7-8月份取材的外植体要低。2本文研究了茎段、叶片、叶托作为外植体时诱导不定芽的效果。研究发现叶片作为外植体比茎段作为外植体时增殖系数要高4.5倍,但是其畸形苗的数量也很多不易于作为外植体。用叶托作为外植体时无法诱导出芽,可能是与其分化程度比茎段和叶片要高所致。3本文利于正交设计的方法对影响茎段增殖的多因素进行设计,并且用SPSS17.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最佳的茎段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7, mg/L+IBA0.1mg/L+NAA0.01mg/L+蔗糖20 g/L+琼脂5g/L,PH=5.8。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BA0.1mg/L+NAA0.1mg/L+活性碳0.01%+琼脂5%+蔗糖30%,pH=5.8,生根率为95%。4本文对罗汉果生根和芽诱导的发生进行了形态解剖学的观察,结果发现以节的方式诱导生根,根的发生与叶隙有关,节生根方式比以节间生根方式生根率要高。5本人首次在湖南长沙定植罗汉果组培苗,罗汉果的存活率达到90%以上,并且对栽培期间的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了有效的防治方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罗汉果生物学特性
  • 1.1 罗汉果形态特征
  • 1.2 罗汉果生态习性
  • 1.3 罗汉果的分类
  • 2 罗汉果中的化学成分
  • 2.1 葫芦三萜类
  • 2.2 蛋白质
  • 2.3 黄酮类
  • 2.4 矿质元素
  • 2.5 维生素
  • 2.6 脂肪酸类
  • 2.7 其他成分
  • 3 罗汉果药理学研究
  • 3.1 止咳祛痰
  • 3.2 降血糖
  • 3.3 保肝
  • 3.4 活血化瘀
  • 3.5 免疫调节
  • 3.6 抗氧化
  • 3.7 对防治龋齿作用的影响
  • 4 罗汉果繁殖技术的研究现状
  • 4.1 有性繁殖
  • 4.2 无性繁殖
  • 4.2.1 压蔓繁殖
  • 4.2.2 嫁接
  • 4.3 罗汉果组培快繁技术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罗汉果外植体灭菌实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消毒剂的灭菌效果
  • 2.2 不同时期外植体灭菌实验
  • 2.3 不同外植体灭菌实验
  • 3. 讨论
  • 第三章 罗汉果不同器官分化再生苗实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主要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罗汉果茎段不定芽诱导增殖结果
  • 2.2 叶片不定芽诱导增殖实验
  • 2.3 罗汉果叶托不定芽诱导增殖结果
  • 2.4 罗汉果茎段生根实验
  • 3 讨论
  • 第四章 罗汉果茎段快繁条件的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培养条件
  • 1.3 培养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浓度的6-BA对罗汉果茎段增殖的影响
  • 2.2 不同浓度的IBA对罗汉果茎段增殖的影响
  • 2.3 不同浓度的NAA对罗汉果茎段增殖的影响
  • 2.4 不同浓度的蔗糖对罗汉果茎段增殖的影响
  • 2.5 正交实验
  • 2.6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罗汉果茎段不定芽和生根形态的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罗汉果瓶苗茎段的结构特点
  • 2.2 罗汉果(节间)茎段基部不定根发生过程的观察
  • 2.3 罗汉果(节)不定根发生过程的观察结果
  • 2.4 罗汉果不定根发生过程的外部形态观察结果
  • 2.5 不同培养方式对生根的影响
  • 2.6 罗汉果不定芽发生形态的观察
  • 3 讨论
  • 第六章 罗汉果组培苗的炼苗和栽培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地点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培养条件罗汉果炼苗的影响
  • 2.2 炼苗时期的营养供给
  • 2.3 病虫害防治
  • 2.4 栽培
  • 3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的结论和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无花果组培中培养条件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5(14)
    • [2].桉树外植体诱导技术探讨与研究[J]. 北京农业 2015(36)
    • [3].无花果组织培养中防止外植体褐化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2)
    • [4].根癌农杆菌感染对甘薯外植体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06)
    • [5].香樟外植体诱导研究[J]. 林业科技情报 2018(04)
    • [6].尾巨桉3个无性系外植体诱导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15)
    • [7].红树莓外植体选择及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 农业科学研究 2015(01)
    • [8].血皮槭快繁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8)
    • [9].青钱柳不同外植体组织培养及褐变防止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08(08)
    • [10].抗褐化剂对水曲柳成熟胚外植体褐化及体胚发生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9(11)
    • [11].药用植物穿心莲无菌外植体建立及无性繁殖[J]. 福建热作科技 2017(02)
    • [12].西洋参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2(03)
    • [13].红腺忍冬外植体灭菌与芽诱导研究[J]. 南方农业学报 2011(02)
    • [14].川贝母不同部位外植体对鳞茎再生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0(06)
    • [15].甘蓝组织培养中防止外植体褐化的研究[J]. 北方园艺 2009(11)
    • [16].兔眼蓝莓外植体抗褐化技术初探[J]. 北方园艺 2009(12)
    • [17].朝鲜蓟外植体诱导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6)
    • [18].穿心莲无菌外植体快繁体系初探[J]. 种子 2018(08)
    • [19].蓖麻胚轴外植体离体再生研究[J]. 北方园艺 2013(03)
    • [20].铁十字海棠叶片外植体诱导与快速繁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2)
    • [21].“菊花组织培养”实验选取不同部位为外植体的结果比较[J]. 生物学通报 2017(01)
    • [22].外源激素和外植体对半夏胚状体诱导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22)
    • [23].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转化法外植体选择新方法[J]. 大豆科学 2016(05)
    • [24].百合根外植体体细胞胚胎再生影响因素研究[J]. 核农学报 2015(08)
    • [25].啤酒花节间外植体再生体系的建立[J]. 激光生物学报 2010(04)
    • [26].芍药组培中抗外植体褐化相关问题的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09(04)
    • [27].木薯外植体快速、高效消毒的简易方法[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09(04)
    • [28].牛大力外植体灭菌和增殖培养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 2015(12)
    • [29].多倍体连翘外植体初代培养[J]. 林业科技开发 2014(02)
    • [30].两种胡萝卜外植体无性系培养比较研究[J].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1(02)

    标签:;  ;  ;  ;  ;  

    罗汉果快繁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