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琼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本文以《说文解字·缶部》中的21个字为研究对象,在探究字义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缶部字的意义体系和用途意义体系。
关键词:说文解字·缶部意义体系用途意义体系
在我国文字学发展史上,许慎的《说文解字》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字义并按部首编排的字典,是我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自《说文解字》问世以来,对于它的研究层出不穷。本文就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根据《说文解字·缶部》21个字的字义总结并形成缶部字字义体系和用途意义体系。
一、缶部字字义体系研究
笔者发现,《说文解字》中21个缶部字字义之间存在着各种联系,它们共同建立了一个“缶”部语义场,21个缶部字可分成五个语义场。
(一)表示瓦器的意义
《说文·缶部》里表示瓦器的意义的字共有3个,分别是匋、?、?
1.《说文》:“匋,瓦器也。从缶,包省声。”什么是瓦?《说文·瓦部》:“瓦,土器已烧之总名。”
《说文解字今释》:“匋,用土烧制的器皿。”
2.《说文》:“?,瓦器也。从缶,或声。”
3.《说文》:“?,瓦器也。从缶,肉声。”
由以上三例可知,由义符“缶”构成的字,主要表示的意义范畴是瓦器。
(二)表示瓦器的外形
《说文·缶部》里表示瓦器外形的字共有9个,分别是缶、罂、缾、?、?、?、罃、缸、?。
1.《说文》:“缶,瓦器。象形。凡缶之属皆从缶。”
《说文解字今释》:“缶,大腹,小口,有盖。”
2.《说文》:“罂,缶也。从缶,賏声。”
段注:“罂,缶器之大者。”
3.《说文》:“缾,罋也。从缶并声。”
《说文解字今释》:“缾,罋也。从缶,并声。”《方言》卷五:“缶,其小者谓之瓶。”因此,缾是比缶小的容器。
4.《说文》:“?,瓦器也。从缶,从缶霝声。”
《玉篇·缶部》:“瓦器,似瓶有耳。”
5.《说文》:“?:小口罂也。从缶?声。”
《说文解字今释》:“?,小口甕。”
《说文解字注》:“?不长颈也。”
6.《说文》:“?,小缶也。从缶,咅声。”
《说文解字今译》:“?,小甕。”
7.《说文》?:下平缶也。从缶乏声。读若?。
《说文解字今译》:“底平的缶。徐灏《段注笺》:‘今俗常用之器。其形平底,正所谓下平缶也。’”
8.《说文》:“罃,备火长颈瓶也。从缶,熒省声。”
《说文解字注》:“罃,备火,今之长颈瓶也。长其颈以多盛水,且免倾覆也。”
9.《说文》:“缸,瓨也。从缶,工声。”
《说文·瓦部》:“瓨,似罂,长颈,受十升。”
上述九个缶部字,都是和瓦器的形状、大小、颈的长短、有无盖子等具有区别性的特征有关,给人一种更形象、更易区分的视觉效果。
(三)表示瓦器的存在状态
《说文·缶部》里表示瓦器的存在状态的字共有4个,分别是?、缺、罅、?。
1.《说文》:“?:缺也。从缶,占声。”
《说文解字今释》:“?,陶器缺损。”
2.《说文》:“缺,器破也。从缶,决省声。”
《说文解字今释》:“陶器破缺。”
3.《说文》:“罅,裂也。从缶宓声。缶烧善裂也。”
《说文解字注》:“凡裂之称。”
《说文句读》:“凡罅隙皆言罅。”
4.《说文》:“?,未烧瓦器也。”
从字义来看,以上四个字是表示瓦器的一种存在状态,或使用时造成的破损,或烧制时由于温度、土质等原因而产生的破裂,或尚未加火烧制的半成状态。
(四)表示瓦器使用后的状态
《说文·缶部》里表示瓦器使用后的状态的字共有2个,分别是罄、罊。
1.《说文》:“罄,器中空也。从缶殸声。殸,古文磬字。徐灏《段笺注》:“器中空则物尽,罄有尽义。故引申为凡空之称。”
2.《说文》:“罊,器中尽也。从缶?声。”
《说文解字注》:“罄,尽也。尽器中空也。”
上述两个字义表示的是瓦器使用后,器内变成空的状态。
(五)直接表明瓦器的用途
直接表示瓦器用途的有3个,分别是缾、?、?
1.《说文》:“缾,罋也。从缶并声。”
《说文解字今释》:“缾,罋也。从缶,并声。”
2.《说文》:“?:汲瓶也。从缶雝声。”
《说文解字今释》:“汲水瓶。”
3.《说文》:“?,瓦器也。从缶,从缶,薦声。”
《说文解字今释》:“?,纺锤。”
根据以上三个字的字义,可以清楚的了解它们的用途,或取水或纺织。
三、缶部字用途意义研究
(一)取水
《说文·缶部》:“缾,罋也。从缶,并声。瓶,缾或从瓦。”《说文·缶部》:“罋,汲缾也。”《说文·水部》:“汲,引水于井也。”《玉篇·水部》对“汲”作了不同于《说文》的解释:“汲,引水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汲,引水也。各本有于井二字。今依玄应引及《玉篇》订。”
因此“缾”和“罋”递训,都是用来取水的陶器。
(二)用作盛放、存储器皿
“缶”是一种可以用来盛酒的陶器。《说文·缶部》:“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缶”为装酒的容器。此外还有很多和“缶”有类似作用的瓦器,例如《说文·缶部》:“罂,缶也。”《说文·缶部》:“?,小缶也。”《说文》:“罃,备火长颈瓶也。”等,这类瓦器除了用来盛酒外,也可用来盛放食物或作为存储器皿使用。
(三)用于存钱或放入文书
《说文·缶部》:“缿,受钱器也。从缶后声,古以瓦,今以竹。”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缿,易入难出器也。”颜注:“缿,若今盛钱藏瓶,为小孔,可入而不可出。或缿或筩,皆为此制,而用受书,令投于其中也。”依段玉裁之意,“缿”是一种开口很小的陶器或竹器。这种陶器或竹器可用来存钱或接受告密文书。
(四)用作量具
《说文·缶部》:“缸,瓨也。”《说文·瓦部》:“瓨,似罂,长颈,受十升。”由此可知“缸”和“瓨”都是具有一定容量的长颈陶器。
(五)用作纺织用具
《说文·缶部》“:?,瓦器也。从缶,薦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广韵·廿二霰》云:‘?,纺锤也。’《集韵·霰韵》云:‘?,一曰纺甎。’”据以上注解,我们认为,“?”是指古代妇女纺织时所用的纺锤,也就是古人用来捻线的一种瓦器。
总之,《说文解字》在文字方面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研究和学习。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东汉)许慎著,汤可敬撰.说文解字今释(上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7.
[4](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清)王筠.说文句读[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作者简介:华琼(1990—),女,汉族,籍贯:山东济宁,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