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县人民医院产科;546200)
【摘要】目的:研究双球囊导管联合催产素应用在足月妊娠引产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收取120例足月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参照组采用催产素干预,实验组则采用双球囊导管联合催产素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分娩后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及促宫颈成熟有效率,记录宫颈Bishop评分、诱发临产时间、总产程。结果:(1)实验组分娩后并发症发生率(3.33%),参照组分娩后并发症发生率(2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5.00%),参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6.67%),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促宫颈成熟率(96.67%),参照组促宫颈成熟率(68.33%),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宫颈Bishop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要高,诱发临产时间、总产程时间与参照组相比要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球囊导管联合催产素应用在足月妊娠引产中临床疗效显著,可准确减少分娩后并发症及不良妊娠发生率,缩短其引产及总产程,安全性及可行性均处于较高水平,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双球囊导管;催产素;足月妊娠;不良妊娠结局;并发症;宫颈Bishop评分;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19-0322-02
在实际分娩过程中,宫缩引起的疼痛感极易对孕妇自身心理及生理造成影响,导致临床产妇面对分娩采用剖宫产大大增加,通过从腹腔建立切口将胎儿取出来达到避免疼痛的目的[1-2]。但对于胎儿而言,经阴道是符合生理及健康的分娩方式,在分娩过程中母体能够充分锻炼胎儿的肺活量,并使其自身抵抗能力及免疫能力得到提升。引产是临床针对选择自然分娩产妇实施的干预措施,通过尽可能缩短产程来减少疼痛及不适感,但想要取得满意干预效果,仍旧有必要辅以有效措施干预,确保其顺利分娩。本院就60例足月妊娠产妇采用双球囊导管联合催产素干预开展研究,现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收取我院于2017年10月-2018年9月收治的120例足月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产妇均为足月妊娠,经B超检测为单胎;(2)产妇均明确本研究开展主题;(3)自主配合研究内容开展;(4)研究方案拟定后送往医院伦理委员会,经审核批准后实施;(5)产妇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系统疾病,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分裂者;(2)合并心肾肺等器官衰竭疾病;(3)抵触研究开展者;(4)参与其他研究者。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实验组年龄22-36岁,平均(29.4±1.4)岁,孕周39-41周,平均(40.4±0.4)周;参照组年龄21-36岁,平均(29.6±1.5)周;2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经χ2/t检验得出P>0.05,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表明2组基线资料具有较好均衡性,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催产素干预,静脉滴注催产素,起始剂量为2.5U催产素溶于5%葡萄糖500ml中,为0.5%溶度的催产素,速度为每分钟8滴,并根据宫缩、胎心等情况进行对应调整,可每隔15-20min调节一次,直至出现宫缩表现;实验组则采用双球囊导管联合催产素干预,具体内容如下:常规消毒铺巾后,见阴道窥器充分暴露宫颈,将双球囊导管远端插入宫颈,直至双球囊置入宫腔内,后注入40ml生理盐水到子宫球囊内,取出阴道窥器后再次注入20ml到阴道球囊中,后以每次20ml的注射量逐渐将两个球囊容积增加至80ml,对产妇不适感及疼痛感进行观察,全程协助产妇面对分娩。
1.3研究指标
观察患者分娩后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及促宫颈成熟有效率,记录宫颈Bishop评分、诱发临产时间、总产程。
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以产妇自身情况进行评定,显效:产妇用药后24h内Bishop评分提高≥3分;有效,产妇用药后24h内Bishop评分提高≥1分;无效:患产妇用药后Bishop评分无变化;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宫颈Bishop评分以宫颈开大幅度进行判定,指标包括宫口开大、宫颈管消退、先露位置、宫颈硬度以及宫口位置,满分值为13分,得分越高,试产的成功率越高,得分越低,则表示能自然分娩的成功率越低。若产妇得分≤3分的话,则表示人工破膜均失败,应采用其他的方法分娩。若得分为4-6分,则成功率达到50%,可进行促宫颈成熟。7-9分的试产成功率为80%,>9分的试产均成功[4]。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呈均数标准差()表示,采取独立配对t检验;计数数据呈百分比(%)表示,采取卡方x2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娩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分娩后并发症发生率3.33%(2/60),参照组分娩后并发症发生率25.00%(15/60),其中实验组产后出血1例、胎膜早破1例,参照组产后出血8例、胎膜早破6例、羊水栓塞1例,实验组与参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要低,有统计学意义(x2=9.869,P=0.002)。
2.2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5.00%(3/60),参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6.67%(16/60),其中实验组早产1例、妊娠期高血压1例、胎儿生长受限1例,参照组实验组早产4例、妊娠期高血压6例、胎儿生长受限6例,实验组与参照组相比要少,有统计学意义(x2=9.005,P=0.003)。
2.3促宫颈成熟率对比
实验组促宫颈成熟率96.67%(58/60),参照组促宫颈成熟率68.33%(41/60),其中实验组显效4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参照组显效30例、有效11例、无效19例,实验组与参照组相比要高,有统计学意义(x2=14.776,P=0.000)。
2.4宫颈Bishop评分、诱发临产时间、总产程时间对比
实验组宫颈Bishop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要高,诱发临产时间、总产程时间与参照组相比要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宫颈Bishop评分、诱发临产时间、总产程时间对比()
3讨论
妊娠在临床中又称为怀孕,是指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熟的过程,对于婴儿及孕妇本身均有重要意义。以往临床针对足月妊娠引产产妇大多采用催产素引产,催产素是临床一种肽类激素,由下丘脑室旁核及视上核合成,对于子宫平滑肌有选择性作用,应用于临床能够加强子宫收缩,进一步加快分娩进程[5]。对于产妇自身而言,由于其自身处于特殊状态,给予其催产素虽然能够促进分娩,但用药后可引起心悸、胸闷、心绞痛及腹痛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其自身健康及妊娠结局[6]。双球囊导管的应用是临床用于引产的一种新型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扩张宫颈,通过依靠导管和宫颈内外压力差,使宫颈管获得机械性刺激,直接作用于宫颈内源性前列腺,促使其合成及分泌,进而提高胶原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的活性。且双球囊导管在促进宫颈成熟时,具有作用温和、易于接受等优点,能够准确避免引产过程中出现的长时间宫缩表现,达到减轻孕妇疲劳的目的[7]。而联合催产素能够准确提高阴道分娩率及安全性,结合宫颈Bishop评分来看,证实临床采用双球囊导管联合催产素应用效果显著[8]。本研究结果,实验组分娩后并发症及不良妊娠解决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要低,促宫颈成熟率(96.6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68.3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产妇宫颈Bishop评分明显提高,并处于良好水平,其临产时间及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进一步对双球囊导管联合催产素应用效果进行证实。
综上所述,在足月妊娠引产中采用双球囊导管联合催产素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在确保顺利分娩的同时,对分娩后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进行控制,对其安全性提供保障,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Gomez-LopezN,TongWC,eral.Chemotacticactivityofgestationaltissuesthroughlatepregnancy,termlabor,andRU486-inducedpretermlaborinGuineapigs[J].AmJReprodImmunol.2015,73(4):341-352.
[2]韩丽萍.自然分娩与无痛分娩临床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8):330-331.
[3]何秋.足月妊娠引产应用不同方法对促宫颈成熟的预后效果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6,8(4):62-64.
[4]顾文清,宋秋瑾.小水囊与缩宫素引产对足月妊娠产妇Bishop评分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0):5161-5163.
[5]孙桂蓉.催产素联合COOK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3):646-648.
[6]陈清青,陈珊珊,周燕,等.催产素不同剂量及给药方式对自然分娩产妇子宫复旧效果影响的比较[J].护理与康复,2017,16(4):341-343.
[7]田敏,李萍.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6):101-102.
[8]连云云.COOK双球囊导管联合催产素应用在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7,15(4):415-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