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芳(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辽宁朝阳122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0-0298-02
【摘要】目的40例外科术后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进行了完全胃肠外营养,从正确换药、正确封管、预防导管阻塞、空气栓塞等方面加强护理,保证了术后营养的补充,减少了浅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外科手术后完全胃肠外营养护理
完全肠胃外营养是外科手术后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给药途径。为了保证术后患者营养的供给,机体迅速恢复机能状态,常常需输注一些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临床传统的用药途径为反复浅静脉穿刺,多次穿刺造成的机械损伤及高浓度药物、不同药物的酸碱等均对局部有较强刺激,导致给药静脉血管的破损及邻近组织坏死。既增加了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又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中心静脉置管40例进行完全胃肠外营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
中心静脉置管40例,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17~74岁。其中直肠癌10例,重症胰腺炎16例,胃大部分切除8例,完全性肠梗阻6例,置管时间7天~14天。
2操作方法与步骤
2.1穿刺前准备
操作前,向病人或家属解释置管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取得病人合作,并签定同意书。术前常规查血象、血糖、出凝血时间,选择好刺穿部位。
2.2插管用物准备
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单腔中心静管1套、无菌纱布、持针器、缝合针线、线剪、无菌巾、碘伏、肝素钠盐水、1%利多卡因,注射器(用含肝素25u/ml的生理盐水冲洗)。
2.3环境人员准备
调节好室温,严格无菌操作。操作前按手术要求洗手、穿手术衣、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
2.4置管方法
根据不同静脉分别取不同体位,其中右锁骨下静脉及右颈内静脉为首选。患者去枕平卧,颈下垫一小枕,使穿刺点同前挺出。穿刺侧上肢外展90°,头转向对侧45°~60°,头低足高20°。常规消毒范围10cm,戴手套、铺洞巾、局部麻醉。穿刺点选在锁骨中点上方2~3cm,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侧缘,可扪及颈内动脉搏动,在搏动的外侧即为颈内静脉进针角度45°-60°,方向对着同侧乳头,见静脉回血后将导丝送入20~25cm,拔出穿刺针,将导管套入导丝,送入导管。置管长度:置入导管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穿刺点距锁骨头上缘的距离,在右侧置管时,导管置入长度为1cm+7cm+穿刺点到锁骨上缘距离(cm),在左侧置管时,导管置入长度应再加3cm。置完管后拔出导丝,导管内注入肝素盐水3ml,末端用肝素帽封管,用卡栓卡住导管,导管外小孔与皮肤缝口固定。碘状消毒导管入口处皮肤及缝针处,待干后,用伤口敷贴固定。
留置导管要拍x片示导管位置正确,无血胸、气胸等方可进行静脉输液,并要注明穿刺日期、时间、部位、操作者。
3观察与护理
3.1置管后的观察
置管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全身表现,有无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患侧呼吸音减弱、上肢麻木等情况。若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师,及时进行处置。
3.2穿刺时严格无菌操作
穿刺点皮肤因汗液刺激易引起感染。因此必须保持穿刺点局部皮肤干燥,注意穿刺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炎性表现。隔天进行换药,在换药时,发现局部有血迹血痂,可在边消毒时边轻轻擦拭去,保持局部清洁无菌。
3.3合理使用封管液
每次输液完毕后必须采用正压封管及合理使用封管液,对于出血性疾病不适宜肝素溶液封管者可采用生理盐水,每4小时封管1次。
3.4预防导管堵塞
每次输注TPN完毕要彻底冲管,输入过程中要每隔8小时冲管一次,防止导管堵塞。
3.4预防空气栓塞
护士应加强巡视,及时更换液体,并仔细检查输液装置的各个连接点,进行妥善固定,使其不漏气,不易脱落。如发生空气栓塞,立即采取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予以面罩吸氧,抽吸含气的血液。
3.6防止导管脱落
对于长期置管者应注意预防导管脱出,在更换敷贴时要从下往上揭,并注意观察导管刻度,若有滑出,切忌再送管。对于躁动不安,不合作者应对其进行约束,以防将导管拔出。
4结果及并发症情况
我科40例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完全胃肠外营养40例,置管一次成功率为97%,置管成功40例。40例中30例无感染、出血、伤口愈合好,9例导管入口处有轻红肿,经换药及百多邦外擦后局部红肿消退。1例因少量血凝块堵塞导管接头处,用配制好肝素溶液抽吸后恢复通畅。拔管后穿刺点愈合均良好。
5讨论
中心静脉置管近几年来在临床上应用更为广泛,是临床上最快捷、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方法,输注的刺激性强、高浓度、高刺激的药物通过中心静脉管道注入血液后被迅速稀释,从而有效地保护了上肢血管网,解除了药物对周围血管的损伤,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黄艳红,杨立芳.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J].实用护理杂志,1996,12(1):42.
[2]邹素珍,张国花,周桂娅等.经颈内静脉穿刺上腔静脉置管长度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1998,33(6):341.